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幼儿园绘画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幼儿园绘画教学的思考与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绘画,给儿童健康提供一种成长助力

绘画有助于提高儿童审美判断力。儿童画中表现着孩子真实的感觉。儿童在绘画中通常能自由地、无约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所以,从孩子的作品中能窥见其内心世界,能了解孩子对世间事物美丑的真切体验,有利于帮助孩子分清美丑和善恶,以便提高儿童的审美判断力。

绘画有助于培养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孩子笔下的世界总蕴涵着大胆的想象。正是想象使孩子在绘画中获取了灵感,发挥了创造性。儿童从绘画中发展起来的想象能力是非常宝贵的。

绘画有助于培养儿童观察力。儿童绘画着色大胆、强烈,不受物体真实的固有色彩的限制,善于选择自己喜欢的鲜艳色彩去表现。儿童在绘画中不仅提高了造型和配色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丰富和发展了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感受力和表现力。

把儿童画还给儿童

儿童画是儿童的自我表现,其真谛在于儿童的自主表现,而我们在实际的绘画教学中还存在以下误区:

以幼儿习得绘画技能为目标,注重临摹训练。它掩蔽了儿童画本来的画法规律和发展特点,遏制了儿童自我发展的愿望,抹杀了儿童绘画创新的精髓。

以“传授”为基本教学方法。教师不一步步示范讲解,好像就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的示范、讲解成了教学所必须,出现教师教一笔幼儿画一笔,幼儿没有运用自己的眼睛看真实的事物,用自己的心灵去感觉事物,更没有用大脑去思考,他们画出的画面都是老师“教”的。所以在幼儿绘画作品展示栏上,我们经常会看到形式雷同,造型一致的画面。

评价活动是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摆脱不了承认的眼光,只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幼儿的积极主动参与;只重视占少数的较好与较差的作品,忽视大多数的一般水平的作品;只重视幼儿美术作品的结果,忽视幼儿美术活动的过程;只重视幼儿美术活动本身的判断评估,忽视对教师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与反思。

化青色为浓郁

在《纲要》的艺术领域的内容要求及指导要点中就明确指出:“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这些基础上,能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说到底应该如何指导幼儿的绘画活动呢?

(一)精选主题和题材内容

1、贴进幼儿生活,即内容必须是活生生的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或一般的静止形象不是他人的,而是幼儿自己的,是幼儿亲身经历、体验过的。

2、生动有趣,即幼儿对其感兴趣。

3、有想象的空间,有选择的余地,有一定的包容性,能够发挥幼儿的创造性。

4、适合于以美术的方式,特别是幼儿美术的方式来表现,能够形成生动的画面。

5、根据不同年龄阶段设计不同的课程,逐步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

在幼儿上小班的时候(3~4岁),采用在物体表面着色;将纸蒙在表面凹凸不平的物体上用铅笔拓印;拼贴布贴画;用粘土或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等,逐步让幼儿对绘画兴趣。

在幼儿上中班的时候(4―5岁),则运用寓知识于兴趣之中的游戏方法,通过阅读小故事根据体会作画,依据孩子的生活体验来描绘使自己感动的事物,通过各种角度观察对象,并描绘出自己的感觉。

在幼儿上大班的时候(5―6岁),则转变为采用不同纸质或不同形状的纸进行游戏表现,加深幼儿对材料和形状的认识,按照自己的构思故事作画,扩展游戏范围,并以此作为表达的题材,描绘自己热衷欣赏的事物。

(二)优化组合家庭、幼儿园、社会及自然多层绘画环境。

1、创设宽松的绘画环境。

中国美协儿童美术艺委会主任杨永青说:孩子把画画看成是游戏,那么我们就应当像游戏那样去教学,教他们观察,启发他们想象,鼓励他们勇敢地用自己的语言画出所看所想,所爱。因此,要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和谐的环境,采取生动活动的教学形式,善于把幼儿引到想象的王国中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掘和引导幼儿所固有的天赋,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教师应成为幼儿热情而耐心的听众,并从孩子的角度联想问题、提出问题以激发幼儿连续不断思考、想象和表达的热情。

2、创造良好的家庭绘画环境

根据大量的研究表明,家庭是影响孩子绘画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我们通过“父(母)子同画”、“新春画展”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鼓励家长与孩子一同遨游多姿多彩的绘画世界,激发孩子绘画的热情,帮助孩子把绘画当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家长与教师配合,经常为幼儿购买内容新颖、图片生动、色彩鲜明丰富的儿童读物及画报,扩大幼儿的感受力。

3、感受多彩多姿的社会和自然环境

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的体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因此,我们常常带孩子走出教室,看看美丽的花朵、观察小动物;带领幼儿走向社会,观察景观四季变化(同家长配合进行)认真观看运动及各种形式的演出,让幼儿身临其境,对周围的事物有切身的感受体验。

例如,让幼儿画以《郁金香》为题目的画,首先把孩子带到植物园,让孩子观察各种各样析郁金香,给孩子讲解花的生长习性,鼓励孩子大胆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郁金香,然后,鼓励幼儿画出自己喜爱的花。这样的幼儿绘画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果用传统模式,幼儿就有可能只会画教师教的一种花的画法,作品就可能出现模式化的倾向,内容贫乏。因此感性认识是想象和创造的基础和源泉,要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必须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

(三)运用融电教、语言、社会、音乐、绘画为一体的多层次教育手段,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

绘画是幼儿借助画笔表达自己对现实事物的认识态度、内心情感的一种手段,是与其兴趣、智力乃至个性品质的健康和和谐发展都密切相关的。因此,幼儿绘画教学的重要意义不在于幼儿“作品”的水平,而在于绘画活动本身。所以,教师在绘画教学中,不能只注重教学结果,更重要的是注重教学过程。目前,电脑、投影仪以及大量新颖的“电脑课件”的出现,为多种技术融合的绘画教育手段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幼儿绘画脸部特征的活动是一个老教材,常规教法是老师讲课幼儿看图片、教师指导幼儿画画。活动过程中,幼儿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难以得到发挥。针对这一弱点,运用电脑教学手段,设计了美术活动“会变的脸”。用电脑制作本班幼儿的相册幻灯,把笑脸的五官变换成幼儿想象中的笑脸。如眼睛换成太阳,鼻子换成糖果,嘴巴换成花朵等。通过这一生动活泼的电教手段,激发了幼儿潜在的审美想象能力。

(四)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注意方式方法:

1、应赞赏幼儿的每一个创意,鼓励幼儿获得的成功和体验,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当教师对学生抱有殷切希望时,学生会不知不觉的变好当教师对学生失去信心时,学生也往往会越变越坏。如果教师对幼儿的作品持否定态度,幼儿自己也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反之,会增强幼儿的绘画热情,对创作活动产生更大的热情。

例如:在评价“海底世界”绘画作品时,看到了一张看上去很糟糕的作业,上面画满了各种颜色的线条,小朋友们都看不懂。这时教师引导幼儿说:这张画和别的画有什么不一样?有一个小朋友站起来说,他用了很多颜色来画海水,他真了不起,说完,教师带头鼓掌,教室里就响起了掌声。教师的及时引导防止了一颗幼嫩的心受到伤害。因此,教师对这种创造性的美术作品的赞赏和鼓励必然会使幼儿对创作活动产生更大的兴趣。

2、教师应有目的的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

幼儿的绘画作品是充满个性化的,其中有许多值得相互学习观摩的部分,引导幼儿乐于观赏,能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发现优点,及时地介绍幼儿有创意的表现,从中可以激发起幼儿另外的想象力、创造潜能。

3、蹲下身子去欣赏孩子们地绘画,用赏识的眼光去感受,你肯定会被其中的真实、自然、可爱所感动,从而给自己的心灵投去一片惊喜与惬意。教师让幼儿充分地去发现、去尝试、去表现、去交流是提高幼儿能力的关键,教师独具慧眼的引导也是提高幼儿作品成功的关键。

总之,每一位智力健全的孩子都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画家,但这需要我们的循循善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