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话:向文本更深处漫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话:向文本更深处漫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人认为,小学语文教材文本浅薄易见,一望见底,与之对话,不费心力。有人却认为,小学语文教材文本初读简单,越读越深,特别是一些“优秀作品,无论你怎样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歌德)如果是这样,我们与文本对话,就不应该浅尝辄止,而应当向文本更深处漫溯。

一、绘图式,向文本更深处漫溯

与文本对话,向文本更深处漫溯,重要的一条是要学会给文字造像,绘制图式。图式形象直观,一图胜百言。以柳宗元的千古绝唱《江雪》为例,谈谈怎样绘制图式,层层剥笋,读出味道,读出深意。

第一层级:平面读

平面读,仅仅是把文字还原成了声音。诗句是孤立的,景象是并列的,意境是割裂的。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第二层级:递减读

递减读,先是极目的广角立体高远大景,再是俯察的平面中景,然后是近景,最后是定格的特写。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第三层级:向心读

宛如地球层,诗的整体内部结构由外到内,依次为“壳层”――千山鸟飞绝;“幔层”――万径人踪灭;“外核层”――孤舟蓑笠翁;“内核层”――独钓寒江雪。核心点是“钓”。

“壳层”、“幔层”“外核”、“内核”,从外到内递减,一如向中心逐渐缩小的漩涡形,有着透视的美。

“壳层”和“幔层”,写“千山”“万径”杳无鸟迹人踪。在阔远的视野上一片空寂,在茫茫大江之上,一切生命的痕迹被大雪所淹没,只剩下一片空旷而寂静的空间。诗写到如此空灵,便是一种极致。因为空灵的背后伫立着孤独。

“外核层”与“内核层”不正描绘了“孤舟”和“独钓”的小点吗?(人)“孤”(舟)“独”,以极其细微的“有”反衬了大面积的“空”。“真空必定妙有,妙有毕竟真空”。“真空”是有生机的“空”,这种“空”就是“有”,“有”就是“孤”“独”。“孤”“独”的孤独才是人的本真状态、终极状态。孤独是美的,是快乐的,是自由的,是强大的。孤独是一种力,着力点在“钓”。在默渊无声里,“钓”的下面,难道不是“鸢飞鱼跃”吗?

二、叩文题,向文本更深处漫溯

文题,乃文章之领,提领“扣问”,易于向文本更深处漫溯。譬如,与《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一文对话,1.以题叩问:为什么“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一般都知道:花很美。2.扣问:花美在哪里?美在千姿百态、姹紫嫣红、芬芳馥郁。这仅仅只是表象的美。3.扣问:花真正的美在哪里?花,无论什么样的花,从它一冒出土的一刹那,都朝着某一个方向生长,好像它有一种不可动摇的意志力,趋向实现完全绽开直至充分展现其自身的欲求。于是,从凝成一个苞到尽情绽放,无论有着怎样柔弱的外表,它都会选择自己的弧度,自己的曲线,自己的色彩,自己的芳香,按照自己的节奏波向着自己向往的无限的纯净空间不可遏制地开放,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止、改变它形成自己的标志。在天地之间,花的形状如此特殊,它总是弯身向着自己的内在,又总是以一种献供的姿态向着外在。血肉包含在绽放中,精神包含在姿影里。这便是花真正的美。4.叩问:真正的美,为什么是给别人看的?真正的美属于存在,而不属于占有。德国人爱美,家家户户养花,德国人更懂得美,户户家家又都把花养在阳台上――各美其美;自己的花给别人看,别人看自己的花――美美与共。美属于存在,可以共享,不能占有,所以,“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再如,与《月光曲》对话,不妨直接叩问:为什么是“月光曲”?如果照本宣科:“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理解“月光曲”的来龙,似乎没有什么不妥。但仔细玩味,总觉得如此对话太过牵强与肤浅,没有阐释清楚月光与人(或曲子)的逻辑关系。既然没有说清楚其逻辑关系,也就没有汲取与文本对话的营养与智慧。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说清楚其逻辑关系呢?

第一,世界分为两个。一个是阳光底下的世界,一个是月光底下的世界。阳光底下的世界是把世界万物分开――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白富美和高富帅,丝和乞丐……这是一个硬世界。月光底下的世界是把万物汇聚――在朦胧中走向融和。这是一个软世界。

第二,音乐,属于月光底下的世界。不能否认,阳光底下的世界,茅屋里面,有位贫穷的盲姑娘。但她酷爱钢琴,渴望“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这就是阳光底下的硬世界。贝多芬善于把阳光底下的世界的严酷与灼热,转化成音乐,转化成月光底下的世界的柔美与清凉,转化成梦乡。

第三,月光底下的世界美妙醉人。月光浸漫,清明澄澈,了无滞痕。人的精神自由达到极致:突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直接与无际的宇宙相拥,与苍茫的时光对话;彼与此之间抵消了一切障碍与隔阻,身与心之间消融了所有的等级与差别,生命返本还源,原态解悟,走向无边的开放。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月光曲”中和、缓解了穷兄妹俩阳光底下世界的不幸与困苦,矛盾与冲突,重建了他们内心的平衡与宁静,给了他们通向精神世界的津渡,让他们的精神生命有了崭新的粲然与飞升。以至于他们觉得月光底下的世界是那么美好,贝多芬的琴声那么美奂,以至于“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其实,贝多芬也是人,阳光底下的世界他也一样有自己的烦恼与忧伤,他也需要到月光底下的世界去寻找清凉、安宁与解脱。

古希腊有位雕刻家叫匹格马林,他十分热爱自己所创作的美女雕像,以至于最后同他雕塑的像发生了恋情。这就是“匹格马林现象”。贝多芬也有着“匹格马林现象”心理,觉得自己即兴创作的月光曲是那样美妙,以至于自己都不愿意再回到阳光底下的世界来。所以才“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三、抓隐点,向文本更深处漫溯

“白鹭立雪,愚人看鹭,聪者观雪,智者见白”。文本中的隐点就是那“白”,要透过文字表象才能见“白”。

譬如,《少年闰土》一文中有这样三个句段:――“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这三个句段“看似寻常最奇崛”,其中有着怎样的隐点?如何层层发掘呢?

第一层级:读出“是什么”,对文本进行本真判断。本真判断,意味着对文本存在的无蔽展开。1.初读:读出“是什么”,对文本进行本真判断。第一句是景物――“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第二句是人物――“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第三句是事情――“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2.再读:是什么景物、人物、事情?是月、地、瓜;是闰土;是捕鸟。3.细读:是什么样的月,什么样的瓜,什么样的闰土,什么样的捕鸟工具?是“圆月、西瓜、银圈、圆脸、竹匾……”4.深读:“圆月、西瓜、银圈、圆脸、竹匾……”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什么样的符号?圆。

本真判断是认知文本的起点和基础。只有实现了本真判断,才会有明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才有进一步的价值判断。

第二层级:读出“怎么样”,对文本进行价值判断。价值判断,意味着对事物属性与人的需要关系作出判断。“圆月、西瓜、银圈、圆脸、竹匾……”这些词语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共同的符号――圆。怎么会隐藏一个“圆”呢?1.从哲学层面看――宏观宇宙是圆的:时空广袤的宇宙所包括的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等无数个星系,每个星系所包含的千亿、万亿的恒星及大小行星都是圆形体,都是按照椭圆的公转和圆的自转轨迹而运行的。纵观万物是圆的:一草一木,一鱼一虫,究其形体无一不是由圆点状的基本物质构成的。沧桑之变,万汇之颐,暑往寒来,春夏秋冬,吐故纳新,新陈代谢,无不相抱成圆而无一不圆。大千世界,林林总总,万事万物都是圆的。微观世界是圆的:所有物质,无论是固态、液态、气态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原子组成。原子是由正电荷的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着的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而这些一般呈圆点状态。人体结构是圆的,母亲的卵子是圆的,人的大脑是圆的,人的眼睛也是圆的;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365天,人体有穴位365个,月球绕地球公转12圈为12个月,人恰有大骨节12个;人体的循环系统也都符合自然界圆的规律。人生轨迹是圆的:无论是达官显贵,无论是普通公民;无论经历怎样曲折、传奇;无论业绩怎样飞黄腾达;无论是人生喜剧、悲剧,每个人都在做着从宇宙中来,又回到宇宙中去的从点到圆从圆到点归根复命的旅行。人的思维是圆的:“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说,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列宁)。总之,万物皆以圆统之。整个世界宛如湖面上一张青盘滚珠的大荷叶,叶上洒水,散为露珠,大者如豆,小者如粟,细者如尘,无不浑然圆成!设若不从哲学的背景与文本对话,就难以理解“圆月、西瓜、银圈、圆脸、竹匾……”的形态之圆。2.从美学层面看――圆是一大美学定理。如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派就提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在一切形式中,圆是最和谐、最完美的形式,圆常常给人以满足、快乐和幸福。圆美的本质是圆的流转变化,因流转变化事物才变得绚丽多姿,气象万千。圆是完美的极致;是无以复加的美。设若从美学的层面与文本对话,就不难管窥“月圆、瓜圆、圈圆、脸圆、匾圆……”的大美。3.从心理层面看――圆,是人类心灵图腾,是人类精神寄托与慰藉。以圆为美是人的一种心理特征,是一大审美法则。对“圆”的同构是无意识的,并且是集体无意识的,所形成的“圆”之原型,在“所有人身上都是相同的,因此它组成了一种超个性的心理基础,并且普遍地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它以“无声的命令”决定、支配着人的行为,使我们都以祖先的同样方式把握世界和作出反应:“以圆为美”。人们渴望生活“圆满”,精神“圆成”。圆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精神原型与心理期盼。然而,人生总是有欠缺的,不圆满的。所以,缺什么,爱什么。爱圆,圆对人性是一种安慰,是一种心理补偿。

阔别三十载,再回原乡。与其说是在视觉回忆“圆月、西瓜、银圈、圆脸、竹匾……”的形态圆,不如说是在这种“圆”里回归童心(因为只有一个人达到人生智慧和真趣的极致,才能“复归于婴孩”与其精神状态一致,有一颗真纯朴素的童心),寻回那份单纯、质朴、率真、爱与神圣,享受一份心理的安宁与抚慰。自然,回原乡,咀原点,也是为加深体验今天,展望明天。作家的使命之一就是回向人生的原点,带着读者领悟原点,眷恋原点。文学有义务、有责任达到其所在历史时期的最高认识,并将其提升到哲学洞照得层面。

第三层级:读出“怎么办”,对文本进行策略选择。策略选择,意味着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思考或行动选择。我们要学会追求圆满,追求“人性的圆满”;追求“天地人合一”的圆满;追求在变中圆,在圆中变的圆满。同时,我们还要善于从作者那里习得用笔的“神圆”。况周颐曾云:“笔圆下乘,意圆中乘,神圆上乘。”笔圆是形式的完美体现,意圆是情感通过形式恰当的表现,神圆则是浑化无迹、微妙玄深的圆融至境。何以达至?文以气为主,气昌则辞达,气通则神圆。这里的气是主要指涉精气、才气、灵气、神气。它是圆点之气,圆融之气,圆明之气。气,要养,要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通过主观努力以静养气,以心养气,以志率气。气韵充盈,蕴思含毫,放言落笔,文章自然浑然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