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二氧化碳化学教育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二氧化碳化学教育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Q”———质疑升华

Q为单词Questioning(质疑)的首字母。“疑”在引发思考,促使进步方面的作用都是明显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和促成学生大胆质疑。学生在预习和学习过程中对知识、同学、教师产生的疑惑,即生疑;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各式各样的疑问,即设疑;在课堂上师生、生生一起共同探究去寻求答案,即释疑;在释疑过程中,学生自己又不断的提出疑问,为这些疑问寻找答案,即自疑,这是质疑的最高境界,学生能够自疑就学会了自己学习。

二、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之前第二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和探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所以教学时课前先安排了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的预习环节。通过预习,学生再次认识了研究物质的角度,并提出了对该物质性质的认识过程中不甚理解的问题。

(二)课上探究

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对本节课的学情提前进行分析。课上首先对预习学案进行评价,师生共同对其中一份学案进行梳理,得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之后对这三部分内容进行筛选,找准学生对二氧化碳性质认识过程中的疑惑点,有的放矢。充分体现预习的价值。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以学生熟知的用途出发,如:灭火、作制冷剂、做碳酸饮料,推测二氧化碳的性质,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在该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真正作为探究的主体,教师要提出合适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如:你们对二氧化碳的哪一条性质最感兴趣?组内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展示并由其他组评价后实施方案。以“碳酸饮料”为例,教学中给学生提出问题:碳酸饮料和我们今天所学的二氧化碳有什么联系?由配料表可以看出雪碧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和水,那由什么现象能证明这瓶碳酸饮料中含有气体?如何通过实验验证逸出的为二氧化碳气体?工厂生产碳酸饮料时是用设备加压使二氧化碳进入水中去了,那你们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气体进入水中去了呢?由矿泉水瓶变瘪的现象,我们知道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那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性质有什么变化?用什么方法来证实呢?是什么使紫色石蕊变红?你的猜测是什么?如何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为什么刚刚变红的小花又渐渐变紫了呢?通过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学生真正进入了情境,通过主动思考,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进行探究,学生学会了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结论。回到预习学案,由碳酸饮料的用途出发,学生设计实验证明了二氧化碳既具有能溶于水的物理性质又具有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化学性质。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产生了高度的学习热情。与此同时,学生在讲述自己的实验方案的过程,提高了表达能力,获得成功的喜悦与自信,教学效果明显。

(三)课尾讨论

学生亲自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产生了极大的学习兴趣,此时学生结合本节课内容深入思考、讨论,得出解决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由用途推测性质,设计实验证明性质。潜移默化中学生理解了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在PEQ教学模式中,预习、探究、评价、质疑贯穿了有效学习的全过程。这几个环节紧密联系,环环相扣,使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与张力,充满了生命灵动的色彩。

作者:李伟 单位:北京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