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会诊”宝宝“人来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会诊”宝宝“人来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然而,令不少父母头疼的是一见家里来了客人,平时听话乖巧的宝贝,就变得顽皮起来、闹得没了边儿。偶尔还会把客人置于尴尬的境地,弄得父母很没面子。对于宝宝的“人来疯”,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该如何调教呢?

看看我有多棒

3岁的典典聪明活泼,无论家里来了爸爸的朋友、妈妈的同事,还是亲戚和邻居,她都无一例外地把自己的“看家本事”一一展示――背唐诗、说儿歌、将自己的涂鸦作品拿出来展览。客人越夸,她的兴致就越高,成人之间的谈话就这样被无限期地拖延下去……

为什么会这样

孩子还不具备自我判断的能力,他们希望能从别人的夸奖中确认自己很能干,获得自信与满足,找到“我很棒”的感觉。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在思维上以自我为中心、自控能力差,不懂得考虑别人的需要;再加上客人的到来对孩子是一种新鲜的刺激,因此宝宝就很容易一发而不可收拾了。

应对招数:满足孩子的表演欲

父母可以顺应孩子的愿望,在客人面前给宝宝提供一个短暂的表演机会,也可以限制一定的时间,比如10分钟,让他们好好展示自己的本领,比如请宝宝背诵一两首唐诗、说一段儿歌、或唱一首童谣。给予表扬和关注

父母和客人认真、耐心、并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宝宝的表演,然后,肯定宝宝的成绩、夸夸孩子“真棒”、“说得真不错”……等等,使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父母和客人重视的,获得成就感和安全感。如此,家人容易把孩子的表现欲引上“正规”,良好行为得以强化,能有效抑制孩子的“人来疯”。

提示宝宝适可而止

表扬之后,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提示:“宝宝说得真不错,下一次我们再学一首新的唐诗、童谣说给叔叔阿姨听,好不好?”以此暗示宝宝今天就到此为止。如果孩子还想发挥,索性明确地说:“妈妈和阿姨有些重要的事情要说,去跟爸爸玩儿一会儿,好吗?”这时最好有大人陪孩子一起玩儿。

我兴奋得控制不住自己

家里一有客人来,博博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欢呼雀跃,没有静下采的时候:他一会儿上蹿下跳,模仿动物的叫声;一会儿扛着玩具枪,对着客人就是一阵“哒哒哒”;一会儿又不停地插话,问这问那,试图参与大人们的交谈。当着客人的面,妈妈不好意思训他,轻轻地说几句,也被小家伙当成“耳边风”……

为什么会这样

家里来了客人,原采的情境多少有些变化,孩子遇到了这些新奇的刺激,就容易兴奋,兴奋起来便很难控制自己的言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且,多数孩子抓住了“父母不太愿意在客人面前批、平自己”、相对比较宽容的弱点,更加忘乎所以。

客人来了,家中原有的生活秩序被打乱了,间接扰乱了孩子的生活作息。年龄越小的孩子对秩序的要求愈高,一旦生活秩序被破坏,情绪就容易失控,行为也有可能表现得“疯狂”。

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孩子的共性,对客人,孩子也有了解的欲望,但由于受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往往表现为“乱说”、“乱动”。如果父母不知道孩子的这一特点、不理解孩子的行为,强硬地要求孩子离开,只能取得眼前效应,下一次家中有客人,孩子照样“人来疯”。

应对招数:事先有个约定

提前告诉宝宝家里将有什么客人来、在客人面前该做什么。孩子“人来疯”的初衷是对客人表示热情、友好,父母不妨顺应孩子这一美好的愿望,安排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给客人准备拖鞋、端水、拿水果,给孩子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接下来是爸爸妈妈与客人谈话时间,双方互不干扰。家长尊重孩子,孩子一般都会信守约定,也能从中学会礼貌待人。

维持原有的生活秩序

尽量保证宝宝的生活规律、作息时间不受干扰,这就需要在父母会客的时候,有专人来看护宝宝,陪他一起玩儿,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睡觉的时候睡觉,避免情绪过度亢奋。

适当放弃你的关注

在客人面前批评孩子,父母和孩子都没面子;而且,大人说得越多,孩子可能闹得越欢。比较好的办法是在给了宝宝一定的表现机会之后,适当放弃对他的关注,专心于成人之间的谈话。宝宝被冷落了,也就不再疯闹了。不过,在宝宝安静一段时间,比如半个小时左右,父母就要及时地夸夸孩子“真懂事、真乖”。让他明白:爸爸妈妈和客人都喜欢安安静静的孩子。

平时太孤单了

家里一来客人,俏俏的小嘴巴就说个没完,“阿姨,您去过天文馆吗?”“您见过大恐龙吗?”“您会用纸折小飞机吗?您家也有我这样的芭比娃娃吗?”“您跟我玩儿过家家吧!”……她还把玩具一件一件地搬出来,摊在地板上;把自己的小零食拿出来、硬往人家嘴里塞;在客人面前跑来跑去。真是热情得过了头,弄得父母和客人的交谈时断时续。每次客人要离开,俏俏都拉着人家死活不让走。

为什么会这样

像俏俏这样性格活泼、开朗、外向的孩子,本身喜欢热闹。但是,如果父母平时比较忙,很少带宝宝出去走走,孩子只能在家里和家人、保姆、玩具或电视打交道,他们会觉得自己很孤单,一旦家中有客人出现,孩子会为家里多了一个人而高兴,很容易兴奋得过了头儿。因为,他们太需要和自己生活的小圈子以外的人交往了,孩子也需要诉说、需要表现、需要被欣赏,需要热热闹闹的氛围。

俏俏的“人来疯”,主要是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造成的。

应对招数:给孩子一点“交谈时间”

家中有客人来,父母应主动把孩子介绍给客人,不给他受冷落的感觉。对那些特喜欢在客人面前滔滔不绝的孩子,父母不妨给他一点“交谈时间”,比如15分钟,让他把心里想说的痛痛快快地对客人说出来,说完了、聊够了,对大人们的话题不感兴趣了,孩子有可能自己就离开了。如果大人们的交谈或活动不需孩子回避,也可以允许孩子参加。

平时让孩子“疯”个够

外向的宝宝精力旺盛,父母平时多带孩子到外面走走、去亲朋好友家串串门、参加一些聚会或集体活动,多跟小伙伴一起玩儿,也可以多邀请邻居、朋友到家中做客。这样的机会多了,宝宝再见到生人也就不觉得新鲜了;而且,该玩儿的时候玩儿了、该疯闹的时候疯闹了,精力得到了释放,想表现自己的时候也充分展现了,自然减少了在不该“发疯”的场合“发疯”的可能。

做个称职的小主人

如果客人中有小朋友,父母索性把招待小伙伴的任务交给孩子,最好提前把交往的规则、礼仪告诉孩子,并和他做一些准备,比如准备一些小礼物,如小贴画、气球。小客人来了,宝宝主动拿出自己的零食招待人家、搬出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儿,孩子、大人互不干扰。如此,既避免了孩子的“人来疯”,又培养了他的人际交往能力,还能使孩子在同伴中找到童

真的快乐。

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彤彤是全家人的掌上明珠,说一不二;她做的事,多半会得到夸奖。无论是彤彤的父母还是她的姥姥姥爷都认为,孩子就得经常被夸奖、被表扬。当家里有客人时,彤彤也希望所有的人都来注意她、称赞她,以至于客人们根本无法谈话,而且客人越多,她闹得就越起劲儿。

为什么会这样

3~6岁的孩子对自我的认定主要来自成人,如果她的“疯”、“闹”一贯被肯定、被认可,孩子就误以为自己的做法是对的、好的;家里来了客人,他们很容易表现得有过之无不及。而且,这个年龄的孩子还不能意识到别人的需要,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如果全家溺爱孩子、习惯于以孩子为中心,使之变得自私、任性。当家里来客人时,孩子也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就是所有人的中心,并对父母的话置若罔闻、无理取闹。

应对招数:表扬有个限度

赏识教育是必要的,但也要有个限度,表扬孩子和让孩子自我表现都要有所节制,一旦超越了一定的界限,父母就该出来制止,让孩子明白自己的哪些行为不好,逐渐改掉这些做法。这样能有效抑制孩子的“人来疯”。

该奖就奖 当罚则罚

在客人到来之前,先给孩子打“预防针”,告诉他将有什么人要到家里来,在客人面前宝宝该如何做,讲清道理,提醒他不许“人来疯”,并提出具体的奖惩措施:比如,如果宝宝很有礼貌、不疯不闹,下周日可以带他去翻斗乐玩儿,否则,翻斗乐去不成,下周六去动物园的计划也将被取消。当然,爸爸妈妈要说到做到、绝不食言。

宝贝也知道要“面子”

即便是宝宝“人来疯”,父母也别当着客人的面训斥他,这样做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还有可能引起逆反心理,形成“你越说,我越疯”的现象。

别让孩子牵着鼻子走

如果孩子趁“人来疯”的时候提出过分的要求,请不要妥协,而要用沟通的方式来引导他。

家教宽严适度

溺爱容易造成孩子的“人来疯”,但家教过严,也会产生同样的后果。因为,没有自由的生活使孩子的心理长期处于被压抑状态,正好乘客人来的机会,发泄储存的精力。所以。矫枉不能过正。

给孩子一点时间

“人来疯”是学龄前儿童特有的行为,如果不是太过分,家长也不必太在意。等孩子长大了,自然而然会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