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更新观念,促进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更新观念,促进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有力地冲击了旧的教学观念,构建了新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要用新的视觉重新审视语文教学的一切,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引进时代“活水”,构建多姿多彩的课型,模拟和再现社会、生活情境,形成课内外互相衔接、多元立体式的语文教学新格局,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际谈谈初步的思考和探索,仅供广大同仁在进一步思考和探索这一问题时参考。

一、 语文教学应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教育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但纵观课堂教学的现状,许多教师在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等方面并没有产生根本性变化,在教学过程中仍以教师的主观愿望来设计教学,全然不顾学生的基础、潜能、感受和需求。他们只是向学生灌输已有的知识,忽视甚至漠视造就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者与开拓者这一教育观。特别是今天的课堂教学,它是学生学校生活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应是学生焕发生命活力,不断体现生命价值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天的成长和明天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把学生的发展情况作为衡量教学成败的重要标准。教师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把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作为教学的原则。通过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通过激活思维,引导学生活学;通过传授方法,引导学生会学;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善学。要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目标、处理教材内容、安排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土。

语文课上,老师问:“读了《海燕》这篇散文诗,想想它的思想是通过什么手法表现出来的。”

学生们齐答:“象征。”

“同学们答得很对。海燕象征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时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害怕革命要破坏他们的安乐窝的形形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

接下来仍是老师分析大海、狂风、乌云的烘托作用,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

另一位老师在上同一篇课文,老师对学生说:“下面我们读一下《海燕》这篇课文,读完后请同学们给这篇课文加一个副标题。加副标题要抓住海燕的特征,而且要打开思路,从多方面考虑。”

片刻,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加的副标题是‘高傲的精灵’。文中说海燕是个‘精灵’。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它不像海鸭那样害怕,也不像企鹅那样把身子躲藏起来,而是在高傲地飞翔。我认为‘高傲’正是海燕的特征。”

又一名学生站起来说:“我的副标题是‘反抗上天的精灵’。我认为海燕的反抗精神特别强,敢于同雷声、闪电抗争。”

第三个学生说:“我的副标题是‘敏感的暴风雨的精灵’。课文中有一句话:‘这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

你一言,我一语,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师在肯定这三名学生的发言后,进一步引导大家说:“课文对海燕有一些具体评价性的语言,例如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像‘精灵’等等。请大家想想,此外,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去评价海燕呢?”

经过短暂的沉默以后,平静的教室里又活跃起来了。

一个学生抢先说:“我加的副标题是‘革命者’。我认为海燕不怕雷声不怕闪电,在苍茫的大海上上下翻飞,大声叫喊,反抗上天,反抗乌云和闪电,这就是和恶势力进行斗争的革命行动,所以我认为海燕是革命者。”

他刚坐下,又一个学生站了起来,“我加的副标题是‘无畏的革命者’。在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的恶劣环境下……”

再一个学生说:“我加的副标题是‘勇敢无畏的斗士’……”

老师满意地点点头,然后说道:“对同一个事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老师的话还没说完,一个学生抢着说:“我加的副标题是‘渴望暴风雨的勇士’……”

“我加的副标是‘胜利的预言家’……”

下面是学生们更加热烈的争先恐后的发言,学生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拟出了数十个副标题……

以上两个课例,讲的是同样的文章,却是两种不同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两种不同的教学行为。前者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后者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学,通过拟写副标题,不但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教给学生多向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的习惯。

二、 语文教学应由封闭的课堂转向开放的社会

首先,开放的课堂必须以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为前提,把学生作为生动活泼的个体看待,要向学生的生活回归。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材和教法等,更要研究如何打破僵化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在开放中争取更大的作为,把单一型的教学形式改变为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把学生从“笼子”里放出来。教室不应是固定的学习场所,课堂也不能只囿于教材和教室,还应包括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场、博物馆等,还要延伸到社区、工厂、农村、大山、海边,让学生在学习的空间上有较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教材要延伸到图片、报刊、电影、电视等各种传媒。课堂上除了通过创设情境的模拟体验外,更重要的是到社会实际环境中去真实体验,注重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使教学回归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教师要把现成的场所和传媒作为教育资源加以利用,把学生们的社会经历、生活、体验激发出来,去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把自然、科技最新内容纳入到语文教学中来,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把课堂延伸到与之联系的现实生活,延伸到相关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则不仅能使课堂内容丰富博大,而且更有利于学生愿学、会学,学活、学好。

其次,开放的课堂要允许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奇思异想”,保护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于我们看来幼稚荒唐的“异想天开”,要有耐心并循循善诱,启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让学生体验到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和生命价值。教师可采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探索学习。教师要打破以问题为起点,以结论为终点的做法,不把现成的结论交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挖掘问题。激发学生以产生问题始,以产生新的问题终,这样的教学过程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近开学,校园各区域出现很多提示、标语牌,内容丰富多彩,覆盖面很广,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教育,养成严格自律的好习惯,它们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但其中有些标语不够得体、恰当,与使用环境不协调。针对这一情况,我适时地将其引入课堂,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师:同学们,注意到我们学校里,教学楼的墙壁上多了什么没有?

生(互相提示,恍然大悟):一些宣传牌。

师:也就是一些标语、口号等。它们对我们同学的行为起着一定的规范作用。好,现在我想知道同学们喜欢这些宣传牌吗?

生:有的喜欢,有的不喜欢。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有的语言过于生硬,好像下命令,谁愿意听呢?有的则说到我们的心坎上去了,自然就喜欢了。

师:好,这节课我就请同学们做一回评判和策划人,写出自己满意的宣传牌。

(学生一听,很感兴趣,议论纷纷)………

这节课结束后,学生纷纷反映,从没想到一块小小的标语会使他们受到这么大的启发,真是获益匪浅。这种形式比老师单纯讲怎样运用语言生动得多,学生印象也很深刻。看来,语文教学确实应多与其他活动相结合。

上面这一课例是把学生由课堂引向社会,当然,引向社会的课堂要根据当地教育资源而定。这里提出的开放的教学模式涵盖了校内的课堂和校外的社会。

三、 语文教学应以教师活动为主体转向以学生活动为主体

以往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抹杀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知识的讲解、内容的分析、结论的得出、问题的设计、答案的得出等都是由教师一个人承担,学生坐在那里,除了听,就是记。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因此必须转变传统做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中多一些讨论式、座谈式、游戏式的教学活动,多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组织者要求教师运用启发式,于教材精妙处,于问题难解处,于容易疏漏或出错处,于难以理解处,点疑为悟,拨难为易,让学生在“山穷水复疑无路”时,呈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参与者,要求教师走到学生当中,和学生一起讨论、探究。课堂上恰到好处地点拨、层层递进地启发,学生们便能积极主动地深究、讨论、合作、交流,在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中主动学习。

教师在上《木兰诗》一文时,要求学生将古代叙事诗《木兰诗》改编为小话剧《木兰替父从军》,先改编剧本,推选出优秀剧本,找同学在课堂上表演。

改编剧本的要求:(1)准确理解诗歌内容。除把握词句意义外,对课文涉及的偏义复词、文化礼俗、表现手法等也需透彻了解;(2)戏剧冲突和戏剧语言是戏剧文学的两个重要内容,改编时要准确把握原诗的矛盾关系来构成戏剧冲突,改编后的戏剧语言要有个性特征,符合原诗中人物的身份,对场景的交代可用舞台说明;(3)剧本的改编要忠于原著,而且在布局上要注意话剧的特点。

对欣赏表演的同学也提出要求,不能光看“热闹”,要看出“门道”,要进一步对原诗进行思考,同时对诗歌、话剧这两种不同艺术形式在表现同一内容时所产生的效果进行比较。

演出时设主持人一名,负责主持演出进程;由一名同学负责朗读舞台说明。

这是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教师引导学生从教材中解放出来,一反过去从词句讲解到层次分析,从把握形象到提炼主题,以至于艺术手段的分析等都由教师一一讲解的做法。将诗歌改编成话剧,变靠抽象思维来理解的诗歌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不同艺术形式的转换,使学生既学习了诗歌,又学会了剧本;既加深了对诗歌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艺术手法的理解和把握,又激发了他们的想象思维,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四、 语文教学应由传统的单一化转向现代的多样化

据认知心理学家统计,课堂教学中学生所接受的信息约20%来自听觉,约80%来自视觉,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化教学、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等,可大大增加学生的视觉和信息接收量,有利于信息加工。实践证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在运用新技术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提高获取信息、运用和处理信息的现代化素质。

充分利用现代传播媒体和工具,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失去个性、失去主动、全盘接受的被动地位,特别是网上学习,学生的参与性、选择性、创造性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充分利用现代传播媒体和工具,可强化和拓展交流的渠道,它既是教师和学生沟通交流的工具,又是学生自己发现、探索、认识人生、社会与自然的一种全新的工具;充分利用现代传播媒体和工具,可以改革课堂教学内容,如电视散文、外国文艺及焦点访谈等栏目都可成为教学资源,成为课堂学习的内容;充分利用现代传播媒体和工具,可多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充分展开思维,提高思维品质和思维质量。

在《谁是最可爱的人》的课堂上,录音机里传出《抗美援朝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大屏幕上出现了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情景。

师:1950年6月25日,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同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一道抗击美帝国主义……

教师又让学生们回忆了反映抗美援朝的影片,屏幕出现了影片《英雄儿女》中王成手持爆破筒,高喊“向我开炮”的画面……

同学们沉浸在抗美援朝的硝烟里,诉说着他们对志愿军战士的崇敬之情……

音乐和画面一下子将学生们的思想带到了朝鲜战场,“未读书先入境”,在入境中读书,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五、 语文教学应由单纯以分数为评价标准转向全方位的以语文素质为评价标准

我们的评价标准往往是以分数为标准论高低,以一张试卷定优劣,以标准答案论对错,以是否听话论好坏,从评价项目的确立到评价操作体系都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不科学的因素。

因此,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系统和评价标准,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时表象,更要发现和确立学生将来的个性潜能,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如语文素质发展评价可从态度情感和知识能力几方面,采用书面、口头等多种形式进行综合考察,注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阅读量、写作量、口语交际能力、自学能力和参加各种语文活动与实践的情况进行评价。

当然语文学科的评价是多方面的,形式也是多样的,但通过笔答试题评价是不可忽视的一环,试题如何出得新颖、灵活,让学生们在评价过程中增进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能力,这一方面我也作了一些尝试:如给出一篇文章《生活中需要思索》(文章略),自拟3道考试题,自问自答。(可以多拟,拟的问题要有意义、有深度)

评分标准是:(1)如果所命试题都是识记题,如拼音、辨析汉字、词语解释(静态义)、词语填空、文体知识等,最高得9分;(2)如果所命试题中有一道理解题,如词语解释(动态义)、语句理解、概括、归纳段意、层意或中心思想、语句照应等,最高可得12分;(3)如果所命试题中有一道分析应用题,如对中心句或重要语句、文章思路、写作特点或语言应用等进行分析,最高可得15分;(4)如果问题设计有创意、有思考价值的,可在满分的基础上加3分。

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要注意评价的全面性,坚持笔试与非笔试相结合,把评价贯穿在平时的教学和活动之中,转变以往重书面训练轻口头表达,重阅读轻写作,重知识的积累轻创新能力的培养,重结论轻过程,重课内学习轻课外活动,重理论学习轻实际操作的评价体系。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建立多元、灵活、有效的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把评价贯穿在平时的教学中,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激励评价,启迪学生智慧,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使他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敢想敢说、勇于创新。

总之,语文教学工作者要用新的视觉重新审视语文教学的一切,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引进时代“活水”,构建多姿多彩的课型,模拟和再现社会、生活情境,形成课内外互相衔接、多元立体式的语文教学新格局。而这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和课业负担;有利于各种能力全面持续地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投入到探索新知识的活动中,体验学习、体验创造、体验成功;有利于全体学生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为学生将来在社会上各个岗位获得成功打下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