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数学课堂上精彩的一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数学课堂上精彩的一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案例描述:

每个教师都应该有着自己一定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事先所没有料到的事件和问题。当这些不确定因素真的出现时,考验我们课堂应变能力的时刻也就来临了。如何妥善、机敏的化解这些问题,不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只有在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才能慢慢掌握它。

在2015年春季初三数学总复习的一堂课中,我有过这样的经历:

课堂上,当我复习完“一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刚要按教学设计进行下面的复习时,没想到吕明格同学举着手要发言。我犹豫了一下,马上让他发言:“老师:我在想,在这一章中,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都有逆命题。如果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ABC,∠ABC=Rt∠,D是AC上一点,BD=AC,那么可不可以推知BD是AC边上的中线呢?”(如图1)

面对提出的这样一个意外问题,我愣了一下,我为他提出的问题而惊叹!但我马上肯定地说:“真好的想法。”“老师也是第一次碰到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解决好不好啊?不过我先建议大家用一下同一法,即如图2,BD1是AC边上中线,BD1=AC,由于已知BD=AC。所以BD=BD1即D与D1重合,这样我们就成功了。”

大家觉得很有可能。

可此时吕明格又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说:“有可能三角形BDD1是等腰三角形呢?”

他的快速反应又一次让我暗暗吃惊。我们有必要进行新一轮的探索。怀疑它是个假命题,着手去举一个反例。

我们先用一些特殊的三角形做实验:(一)如图3,已知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BC,∠ABC=Rt∠,D是AC上一点,BD=AC,可是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所以找不到这样的D点。即点D是AC的中点。(二)如图4,已知直角三角形ABC中,∠A=60度,BD=AC。

但因为AB=BD,ABD是正三角形,AD=BD=CD,D是AC的中点。也找不到这样的D1点。

既然找不到反例,我们又一次怀疑了。从而陷入了困境。

我们又回到了如图4的地方。我提示借助一下圆,以点D为圆心,DB为半径可画一个圆,且AC刚好是直径,能否从中找到有用的东西。这时大家建议先画圆(半径要大),再画直角三角形试试。

“好主意!”我立刻按照同学的意见在黑板上作出了图形(如图5)以点D为圆心,DB为半径,画一个圆,再画出直径AC,最后以B为圆心,BD长为半径画弧。我们惊喜地发现图上出现了一个新点D1,那么也就是说BD=BD1=AC。在我的引导下,同学努力地去探索,终于得出了这个命题是错误的。

我说:“我在吕明格同学身上学到了善于发现问题,并对问题提出合理猜想的严谨的学习态度和丰富的想象力。”

我终于成功了,这已经不仅仅是一道数学题的解答,而是一种数学思想的完美展示;是学生主动地汲取,而不是教师被动的传授;是那么的自然,如此的恰到好处。这是一个数学教师事先备课根本无法预料到的。作为一个有十几年教龄的我从心里更加喜欢新课程的理念了。

二、反思与分析

(一)教师要有以学生为本的意识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教学已经不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独白”,而应该是师生、生生之间自然的智慧的“对话”。通过本案例我更加体会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拥有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去发现、去思考、去观察、去动手、去创造,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各种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这样才能把教师逼着学生学,转变为学生要求自己学。

(二)教师要根据生成性问题适时地调整教学预设

课堂教学中,当实际生成和教学预设不相符时,教师不能把学生的思维强扭过来,教师要因势利导改变原来的教学预设乃至放弃教学预设, 创造出新的推动教学动态生成的教学流程。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应变能力,培养教学机智,能迅速、灵活、高效地判断和处理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各种信息,引领学生的思维,促进课堂生成。

(三)教师要根据生成性问题善于有机渗透学法的指导

一堂课的设计,不应受传统教学思想束缚,备课时要精心预设,但在教学过程中却不拘泥于预设。我们要努力实践,不断反思,应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善于发现促成美丽生成的教育教学资源,适时调节教学行为,使课程实施由“执行教案”走向“互动生成”。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师生的双主体作用,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才能充满激情与智慧,充满生命的气息与情趣,充满挑战与创新,使数学课堂真正因生成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