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三教融合对大足石刻石窟造像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三教融合对大足石刻石窟造像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在漫长的历史旅程中,以宋代造像为主体的大足石刻处在了一个特殊的时空位置,承载了一个变迁时代独特的精神内涵。大足石刻造像是中国融汇儒、释、道三教而自成一体的大型石窟群,也是世界石窟艺术之林中一座让人惊异的丰碑。中国传统文化三大主流儒、释、道在宋代走向融合,这个融合始终贯穿于大足石刻开创的整个历史过程,并以具像的形式做出了生动而有趣的阐释,从而成就了大足石刻的不朽价值和独特地位。

关键词:大足石刻艺术; 三教融合; 石窟造像

一、石窟概况:

大足石刻,是唐末、宋初时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是中国晚期石窟造像艺术的典范,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身,铭文10万余字。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简称“五山”)摩崖造像为代表的大足石刻是中国石窟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宝顶山摩崖造像最为著名,也是世界石窟艺术中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间中国晚唐景福元年至南宋淳祐十二年最为壮丽辉煌的一页。大足石刻始建于公元650年唐永徽元年,兴盛于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余绪延至明、清,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三教造像俱全,有别于其他石窟艺术。

大足石刻规模之大,造诣之精,内容之丰富,都堪称是一项伟大的艺术杰作,千手观音是国内唯一真正的千手观音。其所显示的故事内容和宗教、生活哲理对世人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福乐,威之以祸苦。涵盖社会思想博大,令人省度人生。南山、石篆山、石门山摩崖造像精雕细琢,是中国石窟艺术群中不可多得的释、道、儒三教造像的珍品。

大足宋代的佛像全然失去了魏晋时期褒衣博带、秀骨清像的神秘色彩,也不似大唐丰腴壮硕、浓彩艳丽的华美,而似清丽淡雅、情态宜人的世俗容颜。以南山摩崖造像为代表的公元11至13世纪中叶的道教造像,是中国这一时期雕刻最精美、神系最完备的道教造像群。南山,古名广华山,与北山遥遥相望。山上绿树成荫,金桔飘香,素有“南山翠屏”之称,为大足十景之一。南山石窟造像开凿于南宋,均为道教题材。主要有“三清洞”“圣母龛”“真武洞”“龙洞”等。其中尤以“三清洞”最为著名。以石门山石窟为代表的释、道合一造像和以石篆山石窟为代表的儒、释、道“三教”合一造像,在中国石窟艺术中极为罕见;石篆山石窟中以孔子为主尊的儒家造像,更可谓是凤毛麟角。

二、融合三教思想的艺术宝库

信神不信教、信仰多元化,是中国民间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重大变化。自从东汉佛教由印度传播到中国之后,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儒教与外来的佛教之间便产生了似乎非常复杂而又不可调和的冲突,有时候相互利用与纠缠,有时又矛盾重重,水火不容,就其实质而言,关键还是集中在统治者那里“争宠”的问题。一般情况是,佛教处于较为尴尬和被动的时候多,因为它毕竟是外来文化。越是如此艰难困苦的环境,就越是历练了佛教在中国大地上坚韧生存的能力,并日益兴旺起来。佛教来到中国以后,还适时造就了不少时代的辉煌,到了唐朝时期,与儒、道二教一起基本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于此同时,印度的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融为一体,呈现了儒、道、释“三教合一”的趋势。最后经过极不和谐的明争暗斗,为了统治阶级更好、更顺利、更有效地开展统治,终于在宋代“三教”走向了融合。

大足石刻作为中国民间的产物,便是其重要实物例证。一方面,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三大主体的儒家、道教及佛教,在其长期的发展进程中,总趋势是由相互对抗走向相互融合。其表现之一,是使原本属于佛教产物的石窟艺术为道教和儒家所借用,且“三教”创始人不分高下的出现在同一个石窟之中。大足石刻中有释、道、儒“三教”分别造像者,有佛、道合一和“三教”合一造像者。这些造像表明,公元10至13世纪,“孔、老、释迦皆至圣”,“惩恶助善,同归于治”的“三教”合流的社会思潮已经巩固;世俗信仰对于“三教”的宗教界线已日渐淡漠。

1.体现儒家文化的造像内容

儒家思想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长期在我国思想界居于统治地位,即使其后曾经历各种哲学思想的严重挑战,作为根底牢固的儒家学说也从未遭遇灭顶之灾。时至今日,儒学仍为“国粹”,而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更是被历代群臣黎民所尊崇,其造像也源远流长、制作不绝、数不胜数。大足石窟中之孔子像除见于妙高山第2号释、道、儒“三教合一”窟外,更为重要者,是石篆山第6号孔子及十哲像龛。此龛造于宋元祐三年(1088),所刻均为儒像。龛正中正襟危坐文宣王孔子,方面大耳,头扎束发软巾,身着圆领宽袖长袍,腰束带,足蹬云头履,踏于双孔四方几上;左手扶膝,右手握羽扇于胸前。其两侧各并排侍立颜回、闵损、冉有、言偃、端木赐、仲由、冉耕、宰我、冉求、卜商等十哲,皆戴冠执笏,宽袖大袍,足着鞋履,谦恭侍立。

2.体现佛教文化的造像内容

北山宋刻观音像颇多。佛教经典把观音描写为具有超人智慧和力量的神,但古代匠师在造像时却力求接近现实生活人物形象,融现实与理想为一体,以取得更为美丽动人的效果。大足宋代雕刻的水月观音像很多,以北山佛湾第113号龛最为著名。这龛造像的顶部为穹形状,龛外门楣及两侧门柱上,刻水波纹装饰,以示“观音坐水旁,景观水中月”。正壁主像岁月观音呈游戏状坐于金刚台上,头戴精美繁丽的高花冠,上身着荷叶形短披衫,下系群衩,袒胸露臂,披发散垂于肩,浑身密饰璎珞珠串,肘带披巾上下飘动。其神态曲眉丰颊,仪态温婉,悠闲自若,风度潇洒,恰似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仙女子。身后有大圆形背光,背光左侧上方置一净瓶。造像虚实相济,意境悠远,生动别致,不失为艺术佳品。数珠手观音为观音菩萨之一种。北山佛湾第125号龛的数珠手观音像是大足石刻的名作之一。观音头戴花冠,脚踏莲台,坦胸露背,发丝垂肩;头向左侧低俯,目光下视,嘴角微收,含颦欲笑,面呈羞涩;右手持数珠,左手握右手腕,交叉于腹前;身段窈窕,体态轻盈,亭亭玉立,落落大方;衣裙迎风轻拂,静中寓动颇有“吴带当风”之趣。

3.体现道教文化的造像内容

在道教神系中,“三清”是指居于清微天玉清境的元始天尊(亦称天宝君),居于禹余天上清境的灵宝天尊(亦称太上道君),居于大赤天太清境的道德天君(亦称太上老君),与玉皇、紫微、勾陈、后土“四御”同是道教祈福、禳灾、供养的主要神像。

南山三清洞为平顶方形中心柱窟,开凿于南山绍兴年间。窟中央立有一柱,柱正面及左面各开有浅龛。其中正面造像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正壁刻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太上老君。三天尊均身着道袍,手戴莲形束发冠,面有三绺长须,盘膝坐于莲台上。长层左右壁各刻玉皇大帝、紫微大帝,皆头戴冕旒,两耳侧垂黈纩,手捧玉珪,足蹬舄,坐于龙头背椅上。下层左右壁各刻勾陈大帝、后土皇祗,面相、姿态、装束均与上层玉皇、紫微大帝相同。此外,中心柱左面壁上开有上下而龛。上龛为玉皇大帝巡游天,下龛为春龙起蛰图,造像均情态生动,表现场面宏大。

南山三清洞是以“三清”“四御”为主,再配刻其他诸神的道教石窟。从道教神系的发展看来,由于政治等历史背景,从汉魏对“老君”“天官”的崇拜,到隋唐时形成并确定了以“三清”为最高的神仙体系,至宋代的“三清”“四御”。南山第5号“三清洞”造像,正是这一历史时代道教神系的生动反映。

对于三皇的传说,古籍中有很多的说法,如汉班固等编撰的《白虎通》以伏羲、神农、燧人或伏羲、为三皇等。石门上石窟第10号三皇洞高3.01m,宽3.9m,深7.8m,洞顶及右壁在清乾隆时期崩塌,现虽已加固,造像已不存在了。洞内原本有数则造像记,现已剥蚀不清。从现存造像风格及所处位置上看,似开凿于宋。洞内正壁刻三皇像,均头戴王冠,冠两侧垂黈纩,双手捧玉珪,双足蹬舄踏几案,呈帝王之形貌。三皇顶上有“三清”像,左右立男女侍者。窟左壁分上下两层造像。上层为28位或男或女、或坐或立、或怀抱如意、或上手捧玉珪、身高尺许,衣冠各异的天尊像。下层造立像七尊,身高1.9m。形为武将者胄甲威严,雄姿勃勃,形为文臣者儒雅文静,风度翩翩,尽皆恭敬侍立。

此外,在大足石刻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很多独立表现三教思想的石窟,还能看到许多三教同窟同龛的景象。在中国早期石窟中我们看不到三教共尊的景象,在这里却成了三教同祀的大观园。老子龛、孔子龛、三身佛龛等三教的尊像,堂而皇之的供列在一起。如妙高山石窟三教龛。在同一龛里,释迦、老子、孔子的尊像一起供奉,这种三教同祀的景象不仅大足仅见,恐怕在全国也属凤毛麟角。透过这些纷繁的图像,我们就能够深切感知大足石刻是一个包容和体现多元宗教文化的艺术宝库。

三、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是多元文化(以儒释道为主)的交融和互补,是历史过程的积淀和扬弃。至赵宋时期,文化交融与积淀完成了新的总结和升华。大足石刻恰当此时,以石窟艺术特有的形式成为文化转型和繁荣的绝好见证。就此而言,它对于中国思想史、文化史实在是不能或缺。纵观三教发展演进的历程,尽管彼此间的融合一直是发展的总体趋势,但由于自身理论构成的特点和皇权的介入,三者并非比肩平等的关系。儒家思想一直处于正统的地位,它所宣扬的“三纲五常”,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立国之本。道统是维护封建中央集权制的精神武器,因而也备受尊崇。连大兴佛事的梁武帝也说“建国君民,立教(儒学)为首,砥身砺行,由乎经术”。这个思想在大足宝顶山石窟、石篆山石窟都有充分的体现。在中国具有代表性的石窟中,敦煌自然是“敦煌学”的宝藏。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昭示了皇权政治与佛教在历史演变进程中的特殊关系,但道教造像始终无缘走进这两座佛教文化艺术的殿堂。惟有大足石刻,它顺应了历史文化的潮流,推陈出新、极工穷变,以其极大的包容性,生动具体地承载了以儒、释、道三教融合为基本特征的新思潮、新文化,并将其永远地、艺术地凝固在了悬崖峭壁之上。

大足石刻承载和启示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潮流。它用丰富的图像和文字记录了那个变迁时代文化思想的重要特征。由此可见,大足石刻的产生深受三教思想的影响。在这里,儒、释、道三家思想水融,难解难分。

(刘健、刘晓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龙红.风俗的画卷——大足石刻艺术[M].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2 郭相颖.大足石刻研究文集[M].重庆出版

社,1997年 8月第一版.

3 郭兴建.大足石刻文集》(五)[M].重庆出

版社,2005.

4 江涛.大足石刻:一部承载儒释道三教融合

思想的文化巨著[J].中国文化遗产,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