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文学、美学角度浅谈对“悲”的理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文学、美学角度浅谈对“悲”的理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人类艺术创作的长河中,最具感染力的作品莫过于悲剧,如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以及我国著名悲剧《窦娥冤》等作品;除此之外,“悲”情在音乐创作中也是众多作曲家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表达手段之一。本文以“悲”字为主题,从文学、美学角度阐述对“悲”的理解,从而为未来的论题奠定基础,是一篇很有探索意义的文章。

关键词:悲;文学;美学;理解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4-0013-01

今生将不再见你

只为

再见的

已不是你

心中的你已永不再现

再现的

只是些沧桑的

日月和流年

――席慕容《悲歌》

这首《悲歌》是台湾著名女诗人席慕蓉的诗集《七里香》中收录的一首短诗。虽然简短,但是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它准确、细致地描写了一种无法实现的爱情悲剧。人生,总会有很多无法企及的愿望,比如不能相守的爱人,不能实现的理想,所以,这些不如意装饰了本来白纸一张的人生。

在人类艺术创作的长河中,最具感染力的作品莫过于悲剧,如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在艺术上,莎剧中成就最高的也是悲剧。再如我国著名悲剧《窦娥冤》,在关汉卿笔下,窦娥的悲剧命运是最具有震撼力和典型意义的。

“悲情”在音乐创作中是众多作曲家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表达手段之一,比如贝多芬的c小调第八号钢琴奏鸣曲《悲怆》op.13“……此时病痛已在叩门,一旦走进他的的身体内就再也不曾离开……我不得不忍受命运的安排。我却愿和我的命运挑战,只要可能;但有些时候,我竟是上帝最可怜的造物……①而通过贝多芬的音乐,我们能更多体会到的是他面对不幸遭遇时的“隐忍”,对命运的勇于挑战与激烈抗争,对现实的一直超越和升华,以及对理想的执着和坚持。所以说,贝多芬虽然遭遇尘世的残酷考验,他在精神上确实是胜利者。

再如柴可夫斯基最得意的杰作――《第六悲怆交响曲》。该作品充分表现了柴可夫斯基的忧郁气质,这首交响曲正如标题所示,强烈地表现出“悲怆”的情绪,这一点也就构成本曲的特色,因此本曲不仅是柴科夫斯基作品中最著名、最杰出的乐曲之一,也是古今交响曲中第一流的精品。

由此可见,“悲”在艺术文化的长河中表达着深刻的感情,扮演重要的解读角色。

一、文学角度阐述“悲”的涵义

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立场出发,从人类历史辩证发展的客观现实进程中揭示了悲剧冲突的必然性。他们认为,悲剧是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的信号,是社会生活中新旧力量矛盾冲突的必然产物,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的。简而言之,悲剧,就是你觉得有样东西它非常美好,非常珍贵,不论是人的感情还是物的存在,但是却在你面前活生生的毁坏掉了,让你的希望落空的东西。

放眼古今中外文学巨著,很多作品都是写人物不幸的结局,比如世界十大悲剧:《普罗米修斯》、《俄狄甫斯网》、《美狄亚》、《奥赛罗》等,悲剧之所以伟大,在于人们总会在苦难的境地里寻找幸福,沉默专注于刻骨铭心的悲伤,因为这些不幸的遭遇更能打动人心,更能激起对快乐的希望与渴盼。在文学世界里都是人想象的世界,而故事悲剧结局可以让读者重新回到现实,而不耽于幻想。

二、美学角度阐述“悲”的涵义

作为美学的审美对象,“悲”所体现的是人在现实中呈现出的否定状态。在美学的范畴,悲有悲态、悲剧、崇高、荒诞四种表现形态。

我们主要对悲情、悲态与悲剧的概念做简短的叙述。中国人民大学美学教授张法在《美学导论》中将悲态定义为:“由人生失意的沉痛升华为宇宙人生本体询问的伤感情怀。”《诗经》具有高度的悲态审美价值。其悲态的主体往往是普通人,悲态的表现往往是深层心灵的隐蓄吟唱,悲态的根,来自相应的社会道德审美判断方式。

悲情在中国的美学领域体现的较为深刻,在中国的文学中表现地更为淋漓尽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明之夜,诗人形单影只,借酒消愁,愁思之情油然而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凄冷的笔调融合了作者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情境显得格外深沉与厚重;“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婉转中带着淡淡的离愁,康河的徘徊中总也挡不住作者对人生信仰的追求。

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学悲剧呢?在古希腊中,“悲剧”原意为山羊之歌。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间把悲剧定义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悲剧之所以产生,其根源在于,人的生存本质,在于人类社会和人的生存本质的必然与自由、有限与无限的矛盾。

总而言之,作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悲所展示的人与世界、人与宇宙的冲突构成了悲美的美学艺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注释:

①罗曼罗兰.名人传[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