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内蒙古推进农牧业现代化面临的问题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内蒙古推进农牧业现代化面临的问题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农牧业现代化,是内蒙古农牧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内蒙古农牧业的总体发展势头良好,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粮食总产量增长,牲畜头数保持稳定、畜产品生产能力增强,农业部门结构渐趋合理、农畜产品的特色化水平有所提高。但在推进农牧业现代化过程中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深入地研究、逐步地化解。

一、农牧业科技成果的创新供给不足,技术推广服务欠缺

(一)内蒙古农牧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内蒙古农牧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缺乏,科技成果缺乏原创性、适用性等;农牧业科技成果大多是模仿性、常规性的,一般能通过专家鉴定,而独创性、突破性、能开发转化的很少。如,“十五”期间内蒙古23项农牧业科技成果中,属原始创新的仅有8项;13项农畜产品加工成果中,属原始创新的仅有2项。内蒙古的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左右,而全国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为40%左右,内蒙古的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大约10%。

(二)农牧业科技推广服务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经费不足,机制不够灵活

鄂尔多斯市设施农业发展相匹配的专业管理干部、技术骨干和技术指导员数额不足,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的力度不够。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真正懂设施农业技术,能够开展设施农业指导的科技人员仅为10人左右,缺乏面向生产第一线的科技人员,成为制约其设施农业整体水平提高的“瓶颈”。呼和浩特市从事土肥技术推广工作人员不足,全市仅有土肥站10名专职技术人员,旗县区均是农技站的兼职推广人员,影响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兴安盟一个旗苏木镇的41名农牧业技术人员中,有18人被借用到其他岗位工作,其余的23名农牧业技术干部还都兼有其他职务,没有时间和精力专门从事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

(三) 农牧业科技研发、服务、推广及创新机制不完善

农牧业科技成果创新特别是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等,在体制机制及管理上,没有很好地体现农牧业科技的公共性、基础性及社会性,盲目地市场化,盲目地有偿服务、自负盈亏等,使得相当一部分基层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及专业技术人员处于瘫痪、流失状态,连接农牧业技术和农牧民的纽带出现断裂,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名存实亡。可见,农牧业科技研发机制、服务机制、推广机制及创新机制等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要重续农牧民、农牧业与农牧业技术、农牧业科技人员紧密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二、农牧业物质装备水平相对较低,集约化、现代化有待推进

尽管内蒙古农牧业机械使用、化肥施用等的水准有所提高,但是农牧业的科技贡献率较低,集约化、技术化水平不高,农牧业水利、电力、防护及机械等的设施、设备的建设、更新、维护滞后。

内蒙古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缓慢爬升,由“八五”期末的34%逐渐增加到“九五”期末的39%,又增加到“十五”期末41%左右,2007年为43.16%,2008年为45.41%,2009年为47%,2010年全区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48%。然而,我国“十五”期末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就有48%,2010年为52%,2011年达到53.5%;上海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2009年达到59%,江苏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2011年达到61.2%;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升到了70%—80%的水平。内蒙古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四、五个百分点,比国内先进省市低十几个百分点,比国外发达国家低二十多个百分点。可见,内蒙古农牧业科技进步水平还是比较落后的。

在内蒙古的农牧业机械设备中,20马力以下的拖拉机占拖拉机总数的70%左右,且40%左右的拖拉机超期服役,玉米的机收水平只有10%左右;2010年内蒙古每公顷耕地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为4243.37瓦/公顷,低于全国5774.43瓦/公顷的平均水平,更低于山东省10056.34瓦/公顷、河北省11643.54瓦/公顷的水平。全区70%多的农田没有灌溉条件,灌溉饲草料地面积仅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0.4%左右;截止2011年,全区大型喷灌面积仅为236万亩、滴灌面积为297万亩,仅占全区耕地有效灌溉面积的5.12%和6.45%。设施农业面积占种植业面积的1%上下;一些作物品种已经推广使用了20多年,变杂退化现象非常严重,却还没有有效的提纯复壮和更新。

由于内蒙古农牧业的科技水平等相对低下,农牧业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等,所以农畜产品的单位面积产量不高。2006年,谷物单位面积产量,全国为5322公斤/公顷、内蒙古为4980公斤/公顷,内蒙古比全国低342公斤;2011年,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全国为5166公斤/公顷、内蒙古为4293公斤/公顷,内蒙古比全国低873公斤。内蒙古主要农产品的质量也较低,玉米含油、赖氨酸、蛋白质不高,花色品种欠丰富;小麦出粉率仅为60%上下,而全国平均水平为85%左右。

三、农牧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滞后,产业化、规模化需要拓展

农牧业社会化服务是面向弱质产业——农牧业、弱势群体——农牧民的服务对象较为单一的特殊服务行业,相对而言其本身也是一个弱势行业、而且还有一定的公益性,所以各级政府的投入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绝不能减少,只能保持不断的增加。然而,如何调动单位及个人开展服务的积极性、怎样才能引导与保护农牧民自觉自愿接受服务的需要等,也可以引入准市场机制的方式方法。

前些年建立健全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势头没有很好的延续下来,农牧业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从而制约了现代农牧业的发展。近年来比较重视了农牧业产业化中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与一定的服务职能,而有些轻视了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龙头企业的服务是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一部分,龙头企业的服务功能一般是局部的、较单一的,而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服务才是普遍的、全面的、长期的,在农牧业现代化、产业化与农村牧区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实现农牧业的产业化、集约化,既需要龙头企业的带动,也需要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撑。建立“企业加基地加农户”的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把龙头企业服务功能的放大与农牧业服务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产业的发展与以农牧业产业化为动力、纽带而形成的农牧业及其相关产业群的成长和谐一致、协调持续。

农牧业经营规模狭小是农畜产品生产成本较高而竞争力较弱的主要原因之一。单家独户的农牧民,势单力弱,在市场交易谈判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是被动的价格接受者与利益受损者。而通过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服务,通过该服务的组织作用、连接作用等,可提高农牧业产前、产后、甚至产中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如集中、规范的种植养殖,统一的技术制度运用、统一的产品规格与质量的要求,集中的收购与销售等。以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拓展和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为依托,开展不同形式的农牧业适度规模化经营试点、推广,以及多种类型的农牧民组织建设,逐步提高农牧业的规模经济水平,放大农牧业的竞争能力及其经济效益。

四、农牧业劳动力的知识水准较低,教育上似乎出现了“马太效应”

(一)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阻碍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和现代农牧业的发展

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具有一定技术、技能的人才严重短缺,阻碍着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和现代农牧业的发展。据内蒙古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内蒙古主要从事农牧业的人口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1407535人、占19%,小学文化程度3078485人、占41.54%,初中文化程度2547881人、占34.37%,其余高文化层次的人也大部分集中在城镇,真正在农村牧区从事农牧业生产经营的寥寥无几。据内蒙古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内蒙古农牧民家庭劳动力中文盲的比例高达7.4%,小学文化程度者占33%,初中文化程度者占49%,高中文化程度者仅占10%,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不足1%,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比重明显高于发达省区。

(二)现实的农牧业劳动力存在年龄、知识和季节性结构短缺

现实的农牧业劳动力既存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的短缺,即青壮年劳动力少、知识水准相对高的劳动力少;也存在季节性的短缺,即农忙季节劳动力缺乏。内蒙古现有农牧业劳动力主要以40岁以上农牧民为主,而35岁以下受过一定教育的青壮年劳动力几乎都离开了农牧业生产。而40岁以上农牧业劳动者中,多数受教育程度低,对新事物、新技术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差。发展现代农牧业,既需要具有生产经验丰富的中老年农牧民,更需要受过良好教育,能够迅速掌握科学知识和现代生产技术的青年劳动力。提高农牧民素质,培养农牧民人才,特别是千方百计地留住农牧民人才从事农牧业生产经营,是推进农牧业现代化的基础性、紧迫性工作。

(三)农村牧区的科教文化事业发展中存在的其他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学校的撤并、教育资源的整合等,使得农村牧区的孩子就学的方便程度下降,接受教育的实际成本也有所上升;比较高的学龄儿童入学率往往使人们盲目乐观,其实教育的量往往掩盖了教育的质,“三日打鱼、两日晒网”、 留级、辍学等使得接受小学甚至中学教育的农村牧区学生学到知识非常有限;教育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高等教育学费的愈来愈昂贵,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能够接受教育者尤其是高等教育者逐渐成为相对富裕者的事情;而科技推广、服务等的有偿化以及对成人扫盲教育的有所忽视等,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科盲、文盲的消除,特别是劳动者生产经营技能的提高。

这样,教育上的“马太效应”与经济上的“马太效应”并存,贫困向富裕、落后向先进、传统向现代过渡将会更加艰难。

五、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水平,收入的实际增速也较慢

(一)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还没有达到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水准

1990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647元、全国为686元,内蒙古比全国低39元;2000年,内蒙古为2038元、全国为2253元,内蒙古比全国低215元;2005年,内蒙古为2989元、全国为3255元,内蒙古比全国低266元;2010年,内蒙古为5530元、全国为5919元,内蒙古比全国低389元;2011年,内蒙古为6642元、全国为6977元,内蒙古比全国仍低335元。可以看出,从1990到2011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有拉大的态势。

(二)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实际增速较慢

2009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绝对量排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第15位,其比上年的增长率排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第30位、也就是倒数第2位。2010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绝对量排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第16位,其比上年的增长率排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第27位。2010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9.0%,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10.9%,内蒙古较全国水平低1.9个百分点。

(三)内蒙古农牧民收入来源相对单一

2009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18.23%、家庭经营性收入占66.38%、转移与财产性收入占15.39%,而同期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40.00%、家庭经营性收入占49.03%、转移与财产性收入占10.97%,工资性收入比重内蒙古比全国低21.77%,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内蒙古比全国高17.35%,家庭经营性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内蒙古占90%以上、全国占78%左右。2011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642 元,其中工资性收入1311元、占19.74%,家庭经营性收入4218 元、占63.50%,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1113 元、占16.76%。可见,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主要来自家庭经营性收入特别是农牧业收入,工资性收入的占比较低,收入来源相对单一。

六、城乡居民收入、消费的差距拉大,农村牧区市场拓展有限

内蒙古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牧民纯收入的占比,1990年为1.79:1,1995年为2.19:1,2000年为2.52:1,2005年为3.06:1,2010年3.20:1,2011年为3.08:1,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

内蒙古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的占比,1985年为1.83:1,1990年为1.82:1,1995年为1.97:1,2000年为2.43:1,2005年为2.85:1,2010年3.14:1,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差距逐步拉大。2011年,内蒙古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3%,农牧民恩格尔系数为37.5%,前者比后者低6.2个百分点。说明农牧民消费水平、生活水平与城镇居民的差距还较大。

2010年内蒙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37.3亿元,其中,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914.58亿元、占87.3%,比上年增长19.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22.72亿元、仅占12.7%,比上年增长13.9%。2011年,内蒙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36.61亿元,其中,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439.92亿元、占87.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96.69亿元、仅占12.6%,可以看出,内蒙古乡村消费的占比很低,增长速度也相对较慢,农村牧区内需市场的拓展有限。

七、农产品结构欠合理,尤其是粮食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加剧

我区粮食总产量,“九五”时期年均增长3.3%,“十五”时期年均增长6.0%;其中,玉米产量“九五”时期年均增长4.0%、“十五”时期年均增长11.1%,而小麦产量“九五”时期年均下降7.1%、“十五”时期年均下降4.6%。说明“九五”、“十五”, 我区的粮食结构“粗粮”化的趋势非常明显。

内蒙古的粮食内部结构不合理,在其2007年1750万吨的粮食总产量中,“粗粮”占85.8%、特别是玉米占64.1%,小麦、水稻仅占14.2%;这就使玉米等粗杂粮严重过剩,小麦、水稻等的缺口增大,粮食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加剧。

2008年,我区小麦的产量为154万吨、比上年下降了12.5%,稻谷的产量为70.5万吨、比上年下降了13.4%。小麦和稻谷产量下降的幅度都很大,说明在一定程度上粮食总产量的增长主要是“粗粮”增多了,而“细粮”反而减少了;为了满足消费的需求,我区小麦和大米的购入量要相应地增加。

2009年,内蒙古粮食总产量1981.70万吨,比上年下降7.0%,其中稻谷下降了8.1%。2010年,全区小麦产量165.24?万吨,下降3.5%。

2011年,内蒙古玉米、马铃薯种植面积分别达到4050万亩和1127万亩,同比分别增长了10%和3.2%;大豆种植面积为1206万亩,与去年持平;而小麦种植面积738万亩,同比下降了5.6%。

八、第一产业增速缓慢,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

内蒙古第一产业(农牧业)增加值,“九五”期间年平均增长6.4%,“十五”期间年平均增长6.6%。内蒙古2009年农牧业增加值的绝对额排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第18位,其比上年的增长率排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第29位、也就是倒数第3位。

内蒙古第一产业(农牧业)与第二、三产业相比,增加值的增长速度较小,特别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2010年,内蒙古第一产业增加值1101.38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6365.79亿元、增长18.2%,第三产业增加值4187.83亿元、增长12.1%;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6%,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7.1%,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9.3%。同样,2011年,内蒙古第一产业增长5.8%,第二产业增长17.8%;第三产业增长11%;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8%,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8.3%,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9%。

(作者系: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牧区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