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挣脱父权制的束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挣脱父权制的束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苏珊・格拉斯佩尔是美国20世纪初重要的戏剧家之一,其剧作带有强烈的女性主义色彩。本文将通过剖析《琐事》中三位女性对于父权制的不同反应,展现出剧作家写作此篇戏剧的目的――增强自我意识,挣脱父权制束缚

关键词:《琐事》,父权制,自我意识,反抗

中图分类号:I712.0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2

苏珊・格莱斯佩尔是20世纪初期美国杰出戏剧家之一。她的第一部独幕剧《琐事》于1916年搬上舞台,反映了男女之间不平等的关系并揭示了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生存环境,因此人们将其视为美国女性主义戏剧的经典。舞台上男女角色的位置分开也暗示着现实生活中男女之间话语和思维模式的分离。这一对比反映了剧作家对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中两性关系和妇女权利的思考。自从1916年问世以来,《琐事》在引起巨大反响的同时,也为剧作家带了了至高的声誉。

该剧改编自1899年Indianola一件真实的谋杀案。《琐事》开场中,农妇赖特夫人即以谋杀丈夫的罪名被逮捕入狱。律师,律师和证人黑尔三个男人于现场收集证据,调查农妇的作案动机,得以进一步指控她。同时,彼得斯太太和怀特家的邻居黑尔太太也来为赖特太太取衣物。男人们只关注于调查所谓有用的线索,并嘲笑只关注于琐事的女士们,却不曾想,正是在琐事中,女士们发现了赖特太太的作案动机。但出于对同为女性的赖特太太的同情以及姐妹情谊,女士们掩盖了罪证。

一.《琐事》中的父权制的表现

纵观全剧,我们可以看到父权制对女性的统治无处不在。从各自所处的空间位置上,就体现了两性之间的不平等性。剧目刚开始,五位主人公登场。三位男士迅速来到了位于舞台中心的赖特家火炉旁,而两位女士仍在舞台的边缘地位踌躇不前。当男士们邀请他们“过来烤火吧 ”(161)时,他们只是向前挪动了一步,并声称“我不―冷”(161)。随着剧情发展,男人们大多数时间都高高在上,处于楼上的位置;而女人们却一直低一级,位于楼下的厨房里。这正符合于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他认为空间并不是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有秩序,有政治性的,由生产关系所决定的,“空间从来不是空洞的:它往往蕴含着某种意义”(Lefebvre,1991:54)。社会空间安排中,传统西方观点将家庭视为“私人”和女性的领域。而家庭空间中,女性的特殊领域是厨房,这是一个备受歧视的地方。这种空间的性别化划分正是生产关系所决定的。在父权社会,生产关系是建立在性别基础上的,因此,空间的划分,也是性别政治的体现。

剧本中关于男女不平等的表现在对白中也随处可见。比如,黑尔先生说:“女人总是习惯关心琐事。”(163)律师认为“警长的妻子就是嫁给了法律。”(168)等等。从这些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男人眼中女人的地位的低下以及女人对男人的从属关系。

然而随着社会和文化的进步以及女权运动的蓬勃发展,女性们逐渐不满意于自己的处境,并急切地想反抗父权制的压迫。这也正是《琐事》的中心思想。本篇文章将着重于分析剧中三位女性对于父权制的态度,以期为女性的“独立战争”提供一些启示。

二.挑战父权制

2.1 彼得斯太太――在改变中前进

开场中,彼得斯太太一直表现出懦弱的特点。她说话的语气总是,“紧张地”,“温顺地”,“惴惴不安地”。作为警长的妻子,她“嫁给了法律”(167)。这里的“法律”不仅指实际存在的法律,同时也代表着男人对女人的统治。对于女人来说,他们的丈夫就是他们的法律,丈夫对于妻子有着完全的领导权。女人不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他们应以自己的男人为纲。深受此思想毒害的彼得斯太太,坚信“法律就是法律”(165),作为一个女人,除了服从,她别无选择。

但是,正是这样的彼得斯太太在女同胞最需要她的时候,却挺身而出。当看到了勒死的鸟,了解了赖特太太的悲惨遭遇之后,她充满了同情心。因为这些经历勾起了她自己痛苦的回忆。“当我还是姑娘的时候――我的猫――一个手里拿着小斧的男孩,当着我的面――在我走过去之前――(突然捂住脸)如果不是他们拉住我,我早就――“伤”到他了.”(167)回忆过程中,剧作家用手部动作和破折号来加深她的情感,悲痛之情溢于言表。感同身受,加之黑尔太太不断的鼓励,彼得斯太太选择了姐妹之情,奋起挑战父权制。因此对于她隐藏并毁灭赖特太太谋杀的证据,我们并不为之感到惊奇。

2.2黑尔太太――永远的斗士

在剧作家塑造的三个女性形象中,黑尔太太是最勇敢的一位。她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扭捏,不惧权威。关于她直爽的性格和对女性自主意识的保护,相信读者们也都深有感触。比如,当剧中人物进入厨房时,律师就议论过厨房太脏,并由此质疑赖特太太作为家庭主妇的能力。闻此,黑尔太太立即反驳道;“农场上是有好多事情要做的。”(163)而当律师抱怨肮脏的手巾时,黑尔太太说:“那些毛巾很快就会被弄脏。男人们的手并不一直像他们想象的那么干净。”(163)尽管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的妻子,但她并不惧怕律师的地位和权利,敢于直接指出他所说话的不妥之处。最后,律师也不得不认为希尔太太“挺忠于你的性别的。”(163)虽然女人们是被限制在厨房里,但希尔太太也将厨房视为自己神圣而不侵犯的领土。“我就讨厌男人到我的厨房来,东看看,西看看,还在那儿指手画脚的。”(163)在她看来,女人也有得到尊重和保护的权利。

如剧作家前文提及,希尔太太在自身具有独立意识的同时,她也努力去培养其他女性的这种意识。她还是一个非常热心的人。在赖特太太的痛苦遭遇面前,希尔太太不止一次地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 “要是我能偶尔到这儿来看看就好了!这是犯罪!谁将来惩罚这罪孽?”(167)眼前的一切都使她回想起赖特太太年轻时的美丽动人,她认为对于赖特太太今天的遭遇,自己也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她能时不时地和赖特太太说说话,开导一下她,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了。这份愧疚和同情唤醒了彼得斯太太和希尔太太内心的姐妹情谊,也是这种感情使他们做出了毁灭证据的选择。

2.3赖特太太―― 一招制敌

该剧中,赖特太太屡次被提及,却一直没有出现在舞台上。但这并不影响她给观众们留下深刻印象。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赖特太太的名字。剧中的女性形象均被冠名为谁谁的妻子,并未展示他们本身的名字,这是女性身份的缺失和对丈夫的依赖的体现。从其他两位太太的对话中,我们发现了赖特太太的名字――米妮・福斯特(Minnie Foster)。该名字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剧作家的意图。”Minnie”等同于”小的”,代表她的存在本身就是可有可无的;而”Foster”代表希望的孕育,在此是对赖特太太的一种讽刺。“她以前常穿得漂漂亮亮,生机勃勃的。那会儿她还是少女米莉・佛斯特,镇上女子合唱团的成员。”(164)曾经的她开朗快乐,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而自从走入婚姻的坟墓,她便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希望。

丈夫姓赖特(Wright)是”right”的同音词,在此也有着双关语的含义。一方面,对于赖特太太找到所谓“如意郎君”的嘲讽。在其他人眼中,赖特太太找到了她的如意郎君,共度此生。事实上,赖特先生确实一个豺狼虎豹。他不仅自私,而且冷漠,毫不关心妻子的感受和生活。”right”还有权利的含义。已婚的赖特太太丧失了最基本的权利。她不能参加妇女互助会,不能大声歌唱。由于赖特先生拒绝装电话,她甚至连与外界交流的机会都没有。但是赖特太太拥有争取独立和自由的权利,她有权反抗赖特先生的压迫和控制。

所谓“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在赖特先生掐死了她钟爱的小鸟之后,赖特太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勒死了她的丈夫。她迈出了争取自由独立的坚定的一步,勇敢地挑战了父权制。自此,她完全摆脱了丈夫的控制。

三.结语

《琐事》作为女性戏剧的先驱,主要意图是通过描写封建父权制压迫下的妇女悲惨命运,以此来唤醒女性的革命意识。通过对三位女性对待父权制的不同态度的描写,为争取独立的女性指明了道路――女性真正自救是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并当家作主。

参考文献:

[1]Lefebvre,H.The Production of Space[M].Cambridge:Blackwell,1991.

[2]李晶,《琐事》中空间的性别政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04).

[3]苏珊・格拉斯佩尔.2008.潘静 沈建青译.琐事[J].译林,(4):160-168

[4]王爱华、姚刚,米妮,鸟与鸟笼,被子― 谈《琐事》的象征手法的运用,时代文学[J],2011(05).

[5]张蓝予,女性的自救宣言―对独幕剧《琐事》中女性人物的精神分析解读,戏剧文学[J],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