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体育课堂创新教学之浅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体育课堂创新教学之浅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体育学科是学校体育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与学校的其他课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体育学科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就成了体育教学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体育;教学;创新

目前,教学改革已经渗透到各学科的各环节中,体育课也在探索教法的创新。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现就创新教育的主要特征,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与培养作如下阐述。

一、创新教育注重智力的开发

人体发育智力的器官机能有赖于体育活动。教师要为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在讲解、示范和辅导时,在每个教学环节上都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积极开动脑筋,加深理解,从而获得知识迁移和信息反馈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还应重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因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

二、创新教育是多样化的教学

1.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体育教学模式有的取向于师生关系,有的取向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的取向于教学内容,有的取向于教学安排,有的取向于技能学习中学生心理的发展。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说明每个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特定的适用范围。尽管这些教学模式还不尽完善,但在体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强调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

如培养形式灵活,培养层次、结构多样化,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教学形式采取集体教学、分段教学、循环教学、提示教学、电化教学、分组考核、小组创编队形以及理论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多样化且生动有趣的活动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

3.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与可接受性

课程设置应由单一的普通教学课向选项课、专项提高课、保健体育课等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的体育教学内容,将从“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向“以体育方法、体育动机、体育活动、体育经验为中心”转移。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运动技术教学的否定。内容的广度将拓宽,包括理论、技术、保健、素质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内容的深度强调可接受性,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实用性,以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地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

三、创新教育是自主性教学

1.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

以学生为主体即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增强主体意识的过程,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问和争辩,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既不能不加分析地压制学生的不顺从性而赞赏其顺从性,也不能无条件地怂恿学生的不顺从性而贬抑其顺从性,应从二者的辩证统一上去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独立性。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一种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积极合作的关系,合作就应当是双向的、主动的、协调的、和谐的,不是管与被管的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是良好创新环境的基础。有了这一基础,就会时时处处激发起学生创造的兴趣,在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中,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3.处理好知识与身体活动的关系

首先,由于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的,因此活动量和生理负荷是最显而易见的因素,但身体活动又并不只限于生理上的作用,还兼有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发展、情感的体验等作用。因此,创新教育应以“量”的多少和合理性进行评价,如运动负荷量、知识的信息量、学生之间的交流量、通过活动获得情感体验的量等等。其次,学生的进步应表现在所学技术难度的不断提高和知识深度的增加以及感觉理解创造的思维递进上。而在培养人格、促进学生的社会性、改善学习效果、增加运动乐趣等作用的认识和功能上应得到充分发展。再次,身体活动外在表现的因素除来自于学习者本人努力之外,其他的因素影响也很明显,因此体育课中的个体差异大于文化课中的个体差异。再加上体育学科的培养目标和体育内容的相对可选择性,创新教育应给学生选择的权利,主要体现在内容、难度、量和学习方法等方面。

总之,创新教育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创新精神为核心,重点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习惯、基本的独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是完成素质教育宏伟大业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叶上雄.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中国教育学刊,2000,(02).

[2]唐厚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