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金融资源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金融资源利用情况调研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经济发展第一推动力量,没有金融的支持,就没有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元谋县的金融资源,在资金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已达到一定的规模,到*年3月末,全县金融机构的各项存款已达到106126万元,而各项贷款只有31270万元,存贷之间差距较大,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金融资源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未能充分发挥积极推动作用。为全面了解金融资源及利用情况,推动我县金融资源的开发利用,县工商联和县政协经济委联合对我县金融资源及利用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研,现将调查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一、元谋县金融资源及利用现状

金融资源,是与人才资源一样,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积累起来的一种社会资源。金融资源的概念应当很大,我们这次调研的金融资源,仅对金融部门按照国家政策和金融法规,以存款的方式向企业、机关单位、社会团体和自然人吸收的金融资金,着重了解金融资金的规模、来源、结构及利用情况。

(一)元谋县金融资源情况

元谋县的金融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富裕,规模不断扩大,总量不断增多,到*年3月末,全县金融机构的各项存款余额已达到10612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0808万元,增长24%,全县人均存款达5000多元。从存款的分布看,农业银行有59423万元,占56.0%;农村信用社有37207万元,占35.0%;邮政储蓄所有9496万元,占8.9%。从来源结构看,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有75057万元,占70.7%,人均达3700多元;企业存款有22691万元,占21.4%;农业经济组织存款有6271万元,占5.9%;机关团体存款有1236万元,占1.2%;其它方面存款有871万元,占0.8%。从存款方式看,活期存款有66564万元,占62.7%;定期存款有39562万元,占37.3%。从地区分部看,资源主要集中在元马镇,达84580万元,占79.7%;其它7乡2镇仅有21546万元,占20.3%。

(二)金融资源的利用情况

当地金融资源的利用,可分三个渠道,一是存款人将存在银行的资金取出来,用于生活消费;二是银行通过贷款的方式,把吸纳的闲置资金投向社会,支持社会的生产生活消费。三是资金所有人通过购置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或者集资、入股等方式进行投资。这三种渠道都是加速资金的流动,提高资金利用率,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由于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大、收入不稳定,城乡居民在就业、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的预期支出压力越来越大,形成有钱不敢消费的心理。另外,我县广大农村人口正处在消费的升级过度期。

*年3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共吸收各项存款106126万元。具体使用情况是:用于发放贷款31270万元,占29.5%;用于法定准备金6686万元,占6.3%;用于二级准备金8100万元,占7.6%;用于备付金10170万元,占9.6%;其他占用600万元,占0.6%;闲置上存49300万元(其中邮政储蓄所有7600万元),占46.5%。也就是说,除邮政储蓄所上存的7600万元因政策限制,不能放贷,只能上存外,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两家仍有41700万元资金可以用来放贷,但因我县境内缺乏经营管理能力强,效益好,有还贷能力,信用度高的优良大客户或客户群,造成银行放贷困难,资金出路狭窄,大量资金闭置,只能选择上存,通过上级银行投向其他地区,确保资金的安全有效利用,并取得一定的收益。

目前我县金融市场发育不全,股票、债券还未形成市场,仅农行有部分基金销售,但宣传也不足,人们对金融产品的知识缺乏,仅有银行存款这一唯一的选择;加之社会信用环境差,直接融资更是困难,大量社会资金难以转变为资本。金融资源利用的又一渠道也不畅通。

从以上可以看出,我县不是缺乏金融资源,而是有资源够不着、用不到,银行也无投处,渠道不畅通。目前尚未找到有效的方法来开发利用它,为我县的经济发展服务,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我县在开发利用金融资源中所做的努力和尝试

近几年来,我县在开发利用金融资源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使30%左右的金融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有力的推动了县域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这与金融部门、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广大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分不开,没有大家的积极努力与配合,金融资源的闲置与外流将更加突出。近年来,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和措施。

1、明确发展战略,培植支柱产业,为各种投资创造条件。

县十次党代会以来,县委政府将“双目标、双动力、双支柱”,确定为我县的经济发展战略,一方面,千方百计扩大投资,以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下大功夫、花大力气,建设和培植绿色产业和特色旅游业。目前、绿色产业已经形成我县的强势产业,且发展后劲在不断增强;特色旅游业也已初步形成,发展势头良好。这些都将成为投资的热门产业,成为带动金融资源开发利用最基础的条件。近几年,已吸引金融资金、民间资金和外来资金数亿元。

2、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搭建投资平台。

发展小城镇建设,即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拉动投资,开发利用金融资源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我县以元马镇为中心,积极发展小城建设,为金融部门和民间投资者创造了一个较好的投资平台。具不完全统计,2000年至2005年这6年中,元马和黄瓜园两镇,仅私人建房就投资了12700多万元,有效的拉动了投资,为金融资金和民间资金找了一条很好的出路。

3、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创造投资商机

缺乏效益好的项目是造成金融资源闲置的重要原因,县委政府充分考虑地方事业发展和金融事业发展的双重性,把项目建设作为地方和金融双重发展的重要载体,先后推出了丙巷河水库建设,小水电建设、自来水供水、农村电网改造、大型灌区建设、土地开发、旅游开发、绿色食品加工、房地产开发等项目,拉动投资数亿元。仅滨河小区建设项目,就吸引银行信用资金投入1520万元,社会资金投入2000多万元,顺利地启动了投资闸门,开辟了投资渠道,激发了金融资金的运行活力,同时也促进了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4、政策引导,调动金融部门的积极性

一是“奖”,县人民政府于2005年制定颁发了《元谋县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同年,县信用联社经考核,各项指标完成较好,获得2万元的奖励。二是“帖”,采取政府贴息的方式,给公司、协会、农户和企业给予贴息补助。运用市场手段为银企合作牵线搭桥,降低银行贷款风险,激发银行的放贷积极性。

5、畅通信息渠道,加强协调服务

县委政府十分重视金融部门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充分认识到地方离不开金融支持,金融发展离不开地方发展的相互依存关系,在召开各种重要会议时,都主动邀请金融部门的负责人参加,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达到相互了解、互通信息、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目的。并积极协调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为他们做好服务。

6、积极开发金融产品,努力增加贷款种类

为了不断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客户的需要,金融部门不断改变服务方式、创新服务项目,积极开发金融服务产品。如贷款类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协会联保贷款、工资收入担保贷款、收费权抵押担保贷款、按揭贷款等。信用社推出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最受群众欢迎,做法是,以村小组为单位、根据农户家庭的生产经营情况、资产负债情况、信用情况、家庭和睦情况、家庭成员的社会道德情况,还贷能力等,对农户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分级授予信用贷款额度。信用额度共分五级,一级5000元,二级3000元,三级2000元,四级1000元,五级500元。取得授信的农户,可领取贷款证,凭贷款证随到随贷。2005年末,全县共评定信用户12363户,发放信用贷款证12378本,贷款4676笔,金额2338万元,极大的方便了群众,探索了一条有效金融资源开发利用途经。

通过以上努力,2005年金融部门共发放各类贷款24280万元,及时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资金需求,利用了资源,发展了生产,刺激了消费,推动了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综合分析我县金融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我县所作的探索实践是有效的,所取得的成效也是显著的,但金融资源的利用潜力和空间仍然较大。目前,我县信贷率仅为30%左右,与全国76.3%的利用水平差距较大,尚有41700多万元的资金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并出现存款持续增长,贷款走低的现象。通过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和困难。

1、认识上存在误区和差距

金融资源的开发利用,有三条渠道、一是存款户对自有存款的消费支出;二是银行通过贷款的形式,将资金投向市场,进行开发利用;三是资金所有者通过购买金融产品或直接投资,使闲置资金向资本转变。但是大多数人的普遍认识不是这样,它们认为,金融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是如何使银行把钱贷出来,投向市场,用于生产生活消费,把信贷利用看作金融资源开发利用的全部,忽视了资金所有者闲置资金转变为资本这一重要渠道,过分强调信贷开发,忽视存款开发。在这次调研中,大家都在谈信贷问题,贷款难,难贷款的问题,但对如何直接融资和投资金融产品的问题,研究得少,思考得少,包括部分领导干部中普遍存在。从而可以看出,多数人对金融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关心太少,了解不多,思考不深,因此产生片面的理解,认识上出现了误区和差距。

2、消费低靡,优质投资项目奇缺不振

由于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大、收入不稳定,城乡居民在就业、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形成有钱不敢消费的心理。另外、我县的工业基础薄弱,产业链短、大型企业少、旅游产业初成等原因,导致优质投资项目培育不足、成长迟缓,因而投资渠道不宽,投资信心不足,有钱无处投的现象客观存在。

3、银行贷款难、企业难贷款的问题突出

贷款难、难贷款的问题,是一个普遍性问题,也是一个历史性问题。主要是银行有资金,找不到优质客户放贷、造成大量资金闲置、贷款难。反过来、农户和个体小企业,又急需生产经营资金,由于各种复杂原因达不到银行的信贷条件,贷不到款,形成贷款难。究其原因主要是:

(1)我县属农业县,工业不发达,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有市场发展前景、经营管理能力强、信用度高的企业更少,银行难于找到优质的信贷客户,尤其是大客户,县域内稍好的几家企业,都已得到了相应的贷款支持。

(2)由于国家和银行内部的改革不断深化,对信贷资金的管理越来越严格,为了减少不良贷款,对信贷人员实行责任终身追究制,信贷人员以求稳为主、形成“惜贷”现象。另外,我县的信用环境不佳,诚信缺失,部分企业贷款后不能按期归还,有经营亏损的原因,也有少数企业存在骗取贷款的心态。其次是,计划经济时期,政府“拨改贷”过程中,给银行留下的巨额包袱,从而形成银行“惧贷”后遗症仍然在起消极作用。

(3)我县大部分企业都是个人或家族组建的,生产工艺落后、经营管理水平低、财务制度不健全,甚至为了逃税做假账,不能提供真实有效的财务资料,金融部门对他们的经营能力,还贷能力和信用能力持怀凝态度,所以贷款难。

(4)我县的大部分企业都处于初史创业阶段,资本积累不多,难于提供有效的资产抵押,凭空要求贷款,与银行的管理规定不符。

(5)银行为了回避风险,严格规范管理,信贷门槛高,手续繁锁,一般企业难于达到要求,从而把中小企业挡在了门外,他们只能望贷兴叹。

(6)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策略的调整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经营网点收缩,信贷权限上收,呈现出集中信贷资金,注重对大企业,大客户和重点行业的投入,忽视了对个体和中小企业的支持和基层农村的服务,农户、个体和中小企业贷款难,存取款也难。

(7)担保机构长期缺位。我县工商联也曾于1999年成立了非公有制企业贷款担保资金理事会,向工商银行担保贷出了898万元,支持了134户个体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由于担保资本金不足,抗风险能力弱等原因,一些少数企业不讲诚信,未按时归还贷款,致使担保理事会无法再继续运作。我县的担保机构长期缺位,个体小企业担保无门。

二、开发利用金融资源的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金融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金融就是第一推动力,是经济的核心、是经济的“心脏”、是经济的“发动机”,而资金则是经济的第一要素,是经济的命脉,是经济的“血液”。没有金融,经济就没有动力,没有资金,经济就没有活力,再好的项目也无法实施,再好的发展规划也无法贯彻落实,资金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发利用好我县的金融资源,对我县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把金融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与招商引资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深入研究和布置,做到不轻视、不偏背、不回避。

我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但最大的困难是缺乏资金。由于没有资金,很多项目得不到实施,基础建设滞后,工业发展缓慢,非公经济发展不足,为此,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为了争资金、要项目、跑招商,用尽了招法、吃尽了苦头。但我县境内的金融部门却掌握着数亿元,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而被“抽血”支持其他地区的发展,这与我县的经济发展需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所以,开发利用好金融资源,是我县当务之急的一件大事。全县上下应该给予关心、关注和支持,积极开发利用好我县的金融资源,为经济发展服务。

(二)成立金融资源开发利用协调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政、银、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为了协调好金融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凝聚各方力量。首先,应成立金融资源开发利用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经贸委,专门负责研究、协调金融资源开发利用及信贷市场培育工作的相关事宜,每半年召开一次政、银、企三方座谈会,使之互通情况、相互了解、相互支持,最终达到多赢的目的。其次,继续完善和执行对金融机构的考核奖励办法,提高金融部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大信贷力度。第三,进一步加大政府贴息力度,支持部分企业加快发展,尽快完成资本原始积累,进入自我发展的良性轨道。

(三)开发项目,激发投资

项目是拉动投资最积极的力量,也是开发利用金融资源的有效途径。当前,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又是吸引投资、刺激消费的最好方法。旅游服务业和食品加工业,又是开发利用金融资源的主力军。因此建议,一是加速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步伐,有效地把存款资源盘活,刺激消费增长;二是坚定不移的发展特色旅游业和食品加工业,培养一支开发利用金融资源的主力军;三是加强项目的可研、论证、包装和,最大限度地培育优质投资项目,增强银行、企业的投资信心,吸引各方力量,打造开发利用金融资源的杠杆,促进金融资源的开发利用。

(四)加强信用环境建设

信用环境是一个软环境,但他对经济发展和信贷投资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要培育良好的信贷市场,必须着实抓好信用环境建设。首先,必须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和基础数据库,把各级政府、金融部门、工商、公安、财政、税务、精神文明办等部门的信息资源整合起来,用科学的评价指标进行评判,并把他与“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户”、“先进个人”、“先进企业”的评定表彰结合起来,与信贷授信、抵押贷款比例、贷款利率等联系起来,同时按期给予通报和奖励,使诚信体现应有的价值,诚信者受益,失信者受罚。其次,各级政府和政法部门,要积极支持金融、财政和担保资金理事会对不良贷款的清收,尤其是法院,要依法办案,加大案件执行力度,对赖账者给予应有的惩罚。第三,税务部门要探索新的税收征管方法,促进企业说真话、办真事、建真账、报真表。

(五)加强担保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解决担保难

中小企业担保难,是难贷款的首要问题。建立担保体系,是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有效途径,也是解决银行贷款难的重要方法。担保体系是否完善关系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和金融资源的开发利用。我县建立担保体系,首先,应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和支持成立各种形式的担保机构,从担保基金、税费方面给予支持,并建立健全风险分担保障机制,政府和金融机构都要积极为担保机构的生存和发展创造应有的条件。认真总结工商联贷款担保资金理事会的运作经验教训,鼓励成立各种形式的担保组织,为中小企业、个体私营经济提供贷款担保。

(六)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规范小额扶贫贷款管理

我县信用社在农村开展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经过试点运作,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它对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开展新农村建设,解决农户生产生活中的周转困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各乡镇信用社的人员少宣传力度不够,业务推广缓慢,几年来,全县仅评级授信户,贷款金额万元,占全县农户比例不高,各乡镇应抽调人员,支持配合信用社,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推广工作,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小额扶贫贷款是国家的一项扶贫政策,它的政策要求非常严格,我县在发放和使用小额扶贫贷款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应当引起高度重视,规范管理,以便今后争取更大的支持。

(七)金融部门要转变观,创新服务方式,开发金融产品,提高服务能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与经济是相辅相承,相互促进,也相互制约的,没有经济的发展,金融也不可能有好的发展。金融部门要树立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就是为自己创造发展空间的观念,不能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存贷都求我,我便是上帝”的思想。要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做好信贷产品的宣传营销工作。还要探索开发一些适合农户、协会和个体中小企业的信贷方式,降低门槛,减化手续、使其通过努力,能够达到银行的要求,取得信贷支持。同时要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推广工作,适当提高信用额度,并把个体小企业纳入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开。

(八)积极引导企业开展直接融资,

经济发达地区企业直接融资,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也是富民强县的重要途径,在加强社会信用环境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引导企业开展直接融资,普及现代金融知识,培育现代金融市场,引导群众转变观念让闲置资金转变为资本,实现资本的增殖,应当是金融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面或最终目标。

总之,金融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个综合性难题,他需要政府、金融部门、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协作和努力,共同创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和信用环境,有利于金融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形成金融洼地,吸引各方县外金资,支持我县的经济发展,早日实现富民强县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