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的女儿是商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的女儿是商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5年8月,笔者在去东北的火车上和一个中年人比邻而坐。他睡下铺,我睡中铺。一路看风景吃盒饭,闲聊。

旅途中的人最是坦荡无忌。古人说:君乘车,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车揖。君担簦,我跨马,他日相逢为君下。也许就是这个意思吧。不知怎么就谈到了他的女儿,于是就听到了这个颇有意味的故事。

女儿要去摆地摊

如果说有什么改变了50多岁的我的人生及价值观的话,我想那一定是商业。

我的经历十分简单,上世纪60年代上大学,经历十年“动乱”,之后回城,分到本市铁路设计研究院,结婚生子,平平淡淡地过了三十余年。商业对于从事了20多年科研工作的我来说,那几乎是另一个世界。

然而就在那天晚饭之后,一向温顺、乖巧的女儿向我们宣布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决定:她已经决定了,和同单位的一个女孩辞职摆地摊。

这几乎是一个晴天霹雳的决定。至少我想了一万种女儿的出路,但绝对没有想到的就是女儿会去摆“地摊”。地摊是什么?不用说谁都清楚。

我觉得太不是滋味。女儿上的是本省最好的大学,学市场营销。毕业之后,女儿说要出去见识一下,还算开明的我默许了。就这样女儿去了深圳,一去就是三年。三年过后,女儿没能混出个名堂,带着满腹怨气回来了,我又忙活着把她介绍到一家事业单位上班。没想到刚刚安稳了三个月,女儿居然向我宣布,要辞职摆地摊。这几乎足以引爆我的心脏病。

因为,我对她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龙,而不是摆地摊。

我以严厉的方式回绝了她:“绝对不可能!”

女儿呆在那里,没有说话,她以一种沉默的方式进行倔强地反抗。

这点我承认,女儿继承了我的全部特点,比如外柔内刚、比如倔强……但是,做什么都可以,摆地摊就不行。虽然小时候我牵着她的小手过大街时,指着路边小贩对她说,宝宝,职业不分贵贱。你看,这些人零下十几度还依旧在外风吹雨淋,还不是为了养家糊口,只要是靠自己的双手劳动,我们就千万不要看不起别人。小丫头天真地亲了我一口,爸爸,你真好!直到现在,我都认为那是我教给女儿最引以为自豪的第一课。

可小丫头现在却偏要去从事这行,我心里很难受。我承认,对这群人我没有任何的偏见,但我的女儿,一个重点大学的毕业生要去摆地摊,骨子里埋了几十年的职业歧视一下子显露无遗,我实在想不出摆地摊会有什么前途。

第一次交流不欢而散,我们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冷战”。几天之后,女儿单位的领导老杨突然打电话过来,说刘蓓这几天都没有来上班,是不是生病了。我慌了,女儿有时住在家里,有时住在单位,大了都没怎么管她。但还没有远到她突然失踪的地步,莫非她想不开……我脑子几乎一团乱麻。

手机总算打通了,隐隐地听起来有些嘈杂。好歹没什么意外,那一刻,我的眼泪都差点掉了下来。

我说,刘蓓,你在什么地方,爸爸想你。女儿说,爸,我在车上。女儿又说,爸,放心吧,我跟我同事在一起,我们一块去浙江义乌进货……

真是倔强的女儿啊!事亦如此,我也无法阻拦。我说,女儿,路上要小心点,不要着凉了,不要住车站边上那些简陋的小旅馆……电话那头说,爸,我知道了,你放心吧……女儿的话有些哽咽,我鼻子酸酸地,但忍住了。

女儿进货回来后,我们又进行了一次认真的长谈。我说,女儿,做什么当爸的都是支持你的,爸不希望你挣多少钱,吃多少苦,只希望你能够维持自己的生活费就够了。实际上我是希望她能知难而退。但女儿却没有,她说爸,先借我3万块钱吧,以后还给你。我顿时语塞。

我亲自陪着她去银行取钱,一遍一遍地点着票子,最后郑重其事地交到她的手上。从此,我可爱的女儿将走上那条被称做“大风大浪”的商道上,那一刹那,有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感觉……

好在情况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恶劣。她们以每个月700块的租金在步行街边的一个巷子租了巴掌大一块地方,然后在墙上挂满了饰品、发钗等小玩意,就算正式“开业”。一到晚上,再到滨江路的广场上去摆地摊。每个发钗的成本5毛7,通常可以卖到2块钱。

第一天女儿卖了300多个小玩意。那是我第一次看见女儿显露出前所未有的兴奋:她拿着计算器,反反复复地在屋里算来算去,“爸,你看,我今天赚了近400块。照这样下去,隔3个月就可以还你的钱了!”

女儿的喜悦让我有种夺门而出的冲动,这是我第一次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了商业带给一个家庭的欣喜。

女儿的“二次创业”

对商业一窍不通的我之后开始了幻想,我天真地认为,几个月后,女儿将挣来她人生中的第一个5万元,除了还掉我的3万块本钱外(当然其实我并不急着要她还钱,终究都是她的),她还有一大把的利润,然后她用这些钱再去进货,在南门的步行街上又开一个店,生意同样好得不得了,以至于女儿请了5个帮手都不够。同行看了都羡慕我,碰到我就夸,你看,老刘家的女儿多有出息。

但我的“奢望”只持续了一个月时间便被冷水彻底泼灭。第一个月,女儿的店赚了7000多元钱,但第二个月,便滑到只有2000元进账。除去租金、水电费等,便是两个人的工资,算下来,每个人1000元都不到。

生意不好,问题又出来了。女儿跟那个女孩最终闹翻了。一个说对方投入不够,另一个说对方不懂进货,总之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想当初,她们坐着硬座,两个人吃一个烙饼在大冷的天去南方进货,不知道有没有想到会有今天这步田地?我真是心生感慨,俗话说,商圈之内无朋友,看来,任何东西只要一沾上“商”字的边,也许再好的朋友都难免会成为路人。

女儿的店开到第七个月,最终还是关了门。就在这个时候,我与女儿又进行一次促膝长谈。我说,女儿,你知道为什么会失败吗?女儿说,我怎么不知道,竞争激烈(这点我赞同,在女儿之后,这条街上冒出近十家饰品店)、不齐心协力(这点我也赞同,两个年轻人根本没经过什么挫折,有点困难闹别扭也是正常)……女儿噼哩叭啦地说了一大通,仿佛是个高深的分析家。我说,那就回来认认真真地上班吧。我的话还未完全落地,女儿却又向我抛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要转行做服装,希望我能够再度借给她10万元钱……

什么?!简直是疯了!我当即反对:你连一个小店都打理不好,又怎能经营更大的生意?再说,服装行业你懂什么?面料?款式?潮流?我觉得女儿完全是天方夜谭,再说,一个门面的租金每个月都要好几千块,总不能拿着钱去“找感觉”吧?你亏得起吗?

但是女儿却搬出了自己的道理。她说本市东方商厦正在招租,头半年免租金,也就是说卖一件的钱就属纯赚,这相当于送上门的生意。半年之后,如果经营不好,自己还可以选择退出。进可攻,退可守,凭什么不去“拣”这半年的钱?女儿的话里找不到一丝破绽,在这点上我承认,经过大半年的锤炼,她已经越来越像一个商人。至于东方商厦招租的事情,我甚至连听都没听说过。

女儿对“二次创业”充满了很强的信心,这点,我自叹不如。第

二天上午,她便去火车站订了一张票,当天晚上就要去江苏订货。女儿订的是硬座,普快列车,要在路上折腾三天四夜才能到达江苏,何况东北还是零下十几度的天……我说,女儿啊,就当爸爸友情援助你,帮你订一张卧铺票,不要去坐硬座了,成不?我的好意被女儿当即回绝了,爸,生意都没有做起来,哪有坐卧铺的道理,再说,这点苦我也吃得下。

事实证明,女儿对机会的洞察力超出了我的想象。

那6个月里女儿每天带回来的几乎都是好消息:今天衣服卖了20多件,赚了800多块钱,有人看中了一种款式,提前向她预定。之前我对隔行如隔山的女儿还有种隐隐的担心,但她凭着年轻人对潮流、款式的理解,所进的每批货都几乎受到人们的青睐。同样在这6个月里,我亲眼目睹了女儿从懵懂到精明的全过程,我们的谈话几乎从来都离不开服装这个话题。这期间,每个月女儿都赚到了在我看来完全是天文数字的一万多元,门面也有了一个时尚靓丽的名字:靓点坊,还请了两个营业员……

相比于工作了30多年的我却只能拿到两千多元的工资而言,我怀疑这一切来得是否真实。商业,真的是一个神奇而魔幻的世界!我情不自禁地被它吸引了。

父亲是你最厚重的靠山

6个月的免租期到了,顺理成章地,女儿没有撤场。相反,她利用这几个月挣的钱又在另外两个商场租了门面,一共有了7个人的规模。我虽然不是很懂行,但我知道一只鸡下蛋与三只鸡下蛋的道理。如果每个门面都能像前一个门面生意那样火爆,同样的人手可以赚到3倍的钱,为了支持女儿,我把点滴积存起来的20万元全都拿了出来,换成了花花绿绿的衣服,挂在墙上很是耀眼……

但接下来我们就遭遇到了最大的“玩笑”。女儿从浙江进了批“本年度最流行的秋装”回来,挂在各大门店两天便被一抢而空。为此,女儿急忙打电话找对方要货,一狠心订了10多万的货回来,但就是这批货出了问题。

几天后货到店时,天气突然由几度变成了零下十几度。秋装变成了“冻装”,整整一个月,3个店一件衣服都没有卖出去。后来营业员都有意见了,说卖不出去衣服,没有提成,400块钱的基本工资怎么活呀,6个营业员走了5个。有一次,同事老杨专门给我打来电话,老刘啊,你还是好好安慰一下刘蓓吧,刚刚路过她们商厦时看见她在那里发呆,两个小时后我们回来时她还是那样……

当天晚上我们父女间进行了一场最为艰难的谈话。我说,你想好了没有,究竟还想不想做?如果现在不想做了,十几万的货父亲愿意赔了,再大的困难父亲都愿意帮你扛,别为难了自己。女儿没有说话,她只呆呆地盯着窗外,一边默默流泪。手上拿着一个本子,上面有生意的全部记录,掉下的眼泪滴在了上面……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全天下最失败的父亲,我不能分担女儿的压力与痛苦,也没能给她带来真正的快乐。

第二天早上,女儿在桌上留了张纸条:“爸,你能不能再借给我5万元,我要翻本!”我倔强的女儿,在她最困难的时候,依旧未能丧失掉自信,作为父亲的我,也还有什么犹豫的呢?商场如赌场,既然选择了游戏规则,也就只有硬着头皮撑下去,一旦下注,也就没有那么多的如果可言。

我承认在借给女儿我最后的5万块钱时,我没有半点的犹豫。或许之前的我会分析半天的因果、风险,外加一大堆谨小慎微的话,但这次我却没有。我甚至怀疑自己是否也变得有些商人化,不惜下注,甚至对风险都已经不太注意。我满脑子灌满的是,既然女儿有信心可以赚回来,那就一定可以实现。

女儿用这5万块钱进了10万多元的货。事实上是这样的,对方发了10多万元的货过来,女儿只打了一半的款到对方账上,并且还是本市的总,有一个响亮的“华伦天奴**”的品牌。说是华伦天奴品牌,其实不过是江苏某山寨工厂里生产出来的产品,鬼都知道国内打着华伦天奴旗号的企业有几十家,但谁又会管它是哪里生产出来的。女儿坚信在我们这个不大不小的地级市“华伦天奴”品牌,肯定能吸引一大批拥护者。

果不其然那个冬天女儿的生意经历了人生中最为戏剧的起伏。“华伦天奴”登上了大雅之堂,并热卖了整整一个冬季。一件进价不过百多元的衣服,居然卖到了400多元,并且成了人们的抢手货。女儿又开始兴奋起来,开始拿着计算器在屋里算来算去,又开始叫嚷:“爸,我这一周赚了一万多块!”……

女儿的喜怒哀乐挂在脸上,但为人父母,我承认,其实我才是最快乐的。

经过了3年多的磨合和摸索,女儿的生意逐渐趋于稳定。而我们,也习惯了这种风浪迭起的日子,商业逐渐融入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女儿还是那个女儿,不过,她早已褪去了昔日的青涩,变得坚韧,倔强,聪慧,甚至还有那么一点点“投机”。她高声地与人侃价还价,并可以将一件40元的衣服抬高成200元后卖给人家,然后镇定地夸耀对方眼力好……

这还是那个当初赔了钱扑进我怀里说“爸爸,对不起”的女儿吗?我曾一度怀疑。其实从一开始我给女儿设定的道路是这样的,找个好工作,嫁个好人家,一辈子平平安安波澜不惊地走过。但她却并没有按照我给她指定的路走,而是和自己较上了劲。有人说,商人重利轻义,无奸不商;有人说,商场就像一个大染缸,一旦选择了进入,也就再难有漂白的机会。我常常望着女儿出神,不知道她以后会是个什么样子。

但是几年过去了,女儿学会了精明并没有变得冷漠,她那高额的“暴利”也是风餐露宿赚回来的。低买高卖本就是商业的基本规则,何谈道德和仁义?现代商业的一大特征就是信息不对称嘛(呵呵,书上看的)。随着下海渐深,中国文化深处对商业的歧视和误解也慢慢地在我内心消解了,商业并不可怕也不可恶,只要你按照商业规则行事……

“爸,该吃饭了!”一阵叫声将我唤了回来,女儿笑语盈盈地站在门口:“今天是你56岁的生日,我亲手煮了饺子给你吃。”女儿的笑靥像一朵灿烂的百合,那一刻我又突然想起了小时候牵着她的小手过大街时,给她讲那个“职业不分贵贱”的故事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