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课程建设推动本科人才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课程建设推动本科人才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人才培养是大学声誉的源泉。哈佛大学通过不断改进课程体系,推动了本科教育卓越。新生研讨课是哈佛在通识课程之外创建的一种课程形式,是有学分的学术性课程,它促进了新生与资深教授的密切接触和沟通,有利于养成大学生的批判思维和理性思维。国内研究型大学应当加强本科课程建设,通过新生研讨课等新的课程形式推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创新,通过教师教学培训、研究生助教等课程制度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新生研讨课;课程建设;本科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2)05—0023—06

人才培养是大学声誉的源泉,大学其他职责都派生于此。然而,国内大学学术资本主义盛行,一切以绩效为标准,科研因为与市场的密切联系而受到宠爱,教学和人才培养被冷落,突出表现为对本科课程建设的忽视。课程是教育的核心,“课程更是学院心脏中的战场”,课程水平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水平。因此,如何从课程出发,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大学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哈佛大学在课程建设和本科人才培养方面有许多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其中,新生研讨课作为通识课程之外的一种学术性课程形式,在本科课程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以新生研讨课为视角,可以管窥美国大学以课程建设推动本科教育的办学理念。

一、哈佛新生研讨课

(一)哈佛本科课程体系

哈佛本科教学主要由文理学院(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FAS)负责。文理学院的业务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确定本科生和研究生行为规则和标准;制定教师的研究、教学以及其他职业活动的相关规则和政策;等等。也就是说,哈佛文理学院是负责本科生教学的实体部门,历史上多次本科课程改革就是由文理学院院长牵头负责的;而哈佛学院是负责教学之外的本科生生活、管理的实体部门。

1、本科课程体系设计

哈佛文理学院对本科生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具备宽广的知识基础(博识);对某个专门领域有深入了解;具备现代社会所需的某些专门技能。对应这些基本要求,本科生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核心课程要求(2009年秋季以后改为“通识教育计划”);专业要求;写作和外语。这些内容由四个大的模块来完成:通识教育;新生研讨课和住宿学院研讨课;81个方向的专业课程;研究生通识教育研讨课。其中,研究生通识教育研讨课是根据新的通识教育计划要求,专门为研究生设计的通识教育讨论会。因此,本科课程主要指前面三个模块。文理学院主要提供第一、第二模块的本科课程,其中就包括新生研讨课。所有学生必须完成32个学分的“半课程”,才能获得学士学位。

2、关于通识课程

哈佛从2009年秋季开始实行新通识教育项目,要求学生在8个不同领域选择8门“半课程”。另外,所有的学生必须在第一年完成写作课,在第三年之前完成语言课要求。通识教育、写作和语言总计9—11门“半课程”,大约占所有学分要求的30%—35%。

3、关于本科专业

从第三个学期末,学生才可以开始选择专业,通常有45个方向,其中包括八个跨学科项目。大多数专业要求12—14门“半课程”,大约占所有学分要求的50%。

4、关于选修课

由于选择不同的专业、是否获得荣誉学位等因素,对每一个学生选修课数量的要求是不同的。本科生选择选修课的作用体现在:用来攻读第二学位;学习第二外语;促进海外学习;深入推进课程学习或某一领域的研究;为研究生阶段做准备;探索其他感兴趣的知识领域。

5、关于研讨课

研讨课不属于通识课程,它是哈佛为本科生提供的另一种课程形式,主要包括新生研讨课和住宿学院研讨课,不同的研讨课形式服务于不同的教学目标。其中,住宿学院研讨课由各个住宿学院开办,从不同方面对现有课程进行补充,包括教学方法、主题的范围和深度、实践和理论的结合、对学生需要的特别回应等;评分方式包括给学分等级或者满意/不满意(SAT/UNS)。而哈佛设立新生研讨课的初衷是提供小班教学,促进新生和教授最快、最密切的接触。因此,它不是熟悉大学生活的适应性课程,也不同于住宿学院研讨课,而是一种有学分的学术性课程。

(二)新生研讨课

新生研讨课始于1959年,1963年被正式定为哈佛学院提供的一种学术性课程形式。它不是一种所谓的“营养学分”,在哈佛本科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哈佛实现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最近完成的《哈佛学院课程回顾》提出了哈佛本科课程的改进方向,包括:通识教育项目取代已存在30年的核心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海外学习机会;研究性学习;改革第一学年语言要求;专业之外的第二领域学习。其中,在第一学年提供更多小型新生研讨课是重要努力方向之一。

1、课程内容与课程结构

2011—2012年秋季学期,哈佛学院开设了85门新生研讨课,每个班10—30个学生,平均约14人。课程内容既涵盖自然科学领域(如“微生物”、“物理与应用物理系新生研究实验室”、“外科手术简史”等),也涵盖社会科学领域(如“证人席:美国法庭的科学证据”、“翻译的创造性工作”、“1960—2012年美国总统竞选和选举”等),还涵盖人文学科领域(如“狄更斯在美国”、“比较历史神话”、“伟大的犹太经典”等),更多的是涵盖跨学科领域(如“分子生物学的艺术与政治”、“美国科学和医学上的民族概念”、“中国石窟中的佛教:身体、时间和宇宙”等);除了西方文化,课程还涉及拉美、中国、日本等非西方文化内容。这些新生研讨课从不同角度对大量自然问题、社会问题或文化问题进行了理性、批判性探讨,学生可以就感兴趣的主题与教师充分交流,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智力体验。表1列出了2011—2012年秋季学期哈佛学院实际开设的85门新生研讨课中的32门。

2、课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