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滇舞文化特性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滇舞文化特性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云南简称“滇”,云南的25个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舞蹈可称为“滇舞”。受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及其社会历史文化影响,滇舞具有杂居民族舞蹈文化特性、特有民族舞蹈文化特性和跨境民族舞蹈文化特性。文化是滇舞的标志符号,滇舞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必须符合滇舞文化特性,才能永具独特的个性和鲜活的生命力。

关键词:云南;舞蹈;文化特性;研究

云南简称“滇”,是我国原住民族最多的省份,也是独有民族最多的省份,还是跨境民族多的省份。除汉族外,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其中15个民族为云南所独有。云南的舞蹈可称之为“滇舞”。它是中华民族舞蹈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中华民族舞蹈文化的总体特征和基本内核,但滇舞又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质。滇舞异彩纷呈、绚丽夺目,形态多姿、内涵丰富,与民族社会、、节庆习俗密切相关。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今天的样式,与云南民族社会发展变迁不无关联。

云南地处中原舞蹈文化、本土舞蹈文化、东南亚舞蹈文化及藏舞蹈文化结合部,舞蹈文化现象十分丰富。加之民族及其支系众多,受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及其社会历史文化影响,导致舞蹈生态文化异同,从而产生各具特色的民族舞蹈文化。总体而言,滇舞具有杂居民族舞蹈文化特性、特有民族舞蹈文化特性和跨境民族舞蹈文化特性。

1 杂居民族舞蹈文化特性

云南各民族文化长期共存,民族舞蹈文化亦形成互相交融与共享的特征。从古至今,云南境内民族舞蹈均有交流、碰撞、变迁、涵化的文化交融现象。例如,象脚鼓舞不仅流传于傣族中,也流传于与之杂居、相邻的布朗、阿昌等民族中,是一种跨民族、跨族群、跨地域、跨文化的舞蹈。不同民族的象脚鼓舞既有共性特征,又各具特色。

滇中地处云南腹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民族交往、影响程度是显而易见的。滇中民族舞蹈文化交融对社会机制的影响比较突出。例如,通海县兴蒙乡的蒙古族,过鲁班节时,要杀猪宰羊,搭台唱戏,还要耍龙灯、跳蚌壳、划彩船等。生活在同一地区的汉族、彝族也有龙灯、蚌壳、彩船的舞蹈形式。而这一区域的蒙古族最普遍流传的“跳乐”,则是当地彝族最喜爱的彝族传统舞蹈。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云南后,蒙古族支系繁衍于此,定居于今凤凰山脚下,改逐水而居的游牧生产方式为定居农耕、捕鱼为主。为繁衍后代,蒙古族士兵与当地妇女通婚;为提高农业生产,他们向当地汉族、彝族学习生产技术。因交流需求,蒙古族逐渐学会了当地彝话,也逐渐学会了用彝话说“白话”(彝族民俗歌舞活动前,进行的有声韵的对白)、唱彝调。由于当地彝族歌舞不分,所以自然学会跳彝族“跳乐”。现今通海蒙古族每年均搞活动庆祝“三八”妇女节,而远近彝族都会被邀请参加歌舞娱乐。同样,蒙古族也是附近彝族每次活动的宾客。他们以“跳乐”等舞蹈为民族交流、沟通手段,加强友好往来和情感交流。一定程度上,这样的形式促进了当地民族和睦发展。在云南各民族杂居区中,这样的经验和情况并不少见。

2 特有的民族舞蹈文化特性

云南各民族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使得各民族舞蹈独具特色,不可复制。许多舞蹈是云南某一区域、某一民族的某种支系所特有的。其中,云南15个特有少数民族及其舞蹈文化,更是全国甚至全世界其他地区所没有的。云南特有少数民族的舞蹈尤其具有这样的特质。

“莫搓搓”是哈尼人的一种隆重的丧葬仪式,只为正常死亡的高龄老人举行,一般无儿无女或非正常死亡的人不举行“莫搓搓”。“莫”为老者,“搓”为跳,意思是:为死去的老人跳舞。以棕扇舞为主的哈尼族舞蹈活动是“莫搓搓”的主要内容。舞蹈场上,人们竞相展示舞技,以博得赞赏。平时,哈尼习俗严禁青年男女在公开场合演唱情歌,尤其当本家族的异性在场时,更是严加禁止。而此时,各种禁忌都被,尤其是未婚的年轻人,特别地被允许狂欢。深夜,模拟动物的舞蹈动作逐渐上场。据哈尼族史诗《阿培聪坡坡》讲述,历史上哈尼族历经无数战争和迁徙,为保民族发展,繁衍后代,所以在像“莫搓搓”这样的特殊环境,允许男女抛开婚姻的约束谈情说爱,并通过模拟动物的舞蹈动作营造气氛。“莫搓搓”活动中所跳的舞蹈,是哈尼族人民在长期的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是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有的舞蹈。云南众多民族均有类似哈尼族“莫搓搓”中的舞蹈,具独特的动作形态、文化内涵,与民族历史发展密切相关,不可复制。

3 跨境民族舞蹈文化特性

云南位于祖国西南边陲,西与缅甸交界,南与老挝、越南接壤,并邻近泰国。在长达4060公里的国境线上,有16个民族和“克木”人跨境而居。拉枯等民族还是广布于4个以上国家的跨境民族。国境线两侧的边民,探亲访友、通婚互市、过耕放牧、拜佛朝庙、节日聚会等传统交往,从未间断过。民族舞蹈及其文化成为这种特殊地缘、血缘、亲缘关系文化交往的重要纽带。舞蹈在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与周边国家和睦友好合作关系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居住在云南德宏州的景颇族是一个跨境民族,他们和缅甸克钦族、印度的兴颇人是同一民族。景颇既是景颇族支系之一的名称,又是民族的总称。中国景颇族和缅甸克钦族历史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山水相连,鸡犬之声相闻,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基本相同。

目瑙节是景颇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日期在正月十五日至十八日。目瑙纵歌是节日期间举行的全族性最隆重的大型集体祭祀性民族舞蹈盛会。届时,景颇族的男女老少便聚集舞场,穿着盛装,满怀喜悦地迎接这盛大仪式,“目瑙”舞场喜气洋洋。近年来,德宏州定期举行国际目瑙纵歌节,来自国内外的景颇族和各族人民一起在景颇目瑙和音乐的引领下,共跳目瑙纵歌。目瑙纵歌有严格的传统习俗规定,这与目瑙纵歌的起源传说和民族迁徙历史以及宗教祭祀有关。过去,目瑙活动都是由景颇族中的官家主办的,为官家的家族兴衰服务,而且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解放后,这一传统活动得到了继承和发展,逐渐成为全民族的节日活动。每逢重要节日,景颇族人都要举行目瑙活动,以示欢庆,同时起到加强民族内部相互联系的作用。今天的目瑙纵歌继承和发展了民族性、娱乐性,当中外景颇族和各族人民,按追溯景颇族历史迁徙的传统线路舞蹈时,沉浸在舞蹈带来的娱乐中的人们,也同时感受着民族传统文化,了解悠久的民族历史,并在感同身受中接受彼此,无论情感、经贸,或是别的。

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团结统一,并区别于外族的一套符号和观念系统。也可以说,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据。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消亡了,这个民族也就消亡了。一个民族基本的文化精神是一以贯之不可丢弃的,这是民族的生命原动力,它不会因时代的改变而改变,却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发扬光大。滇舞与云南特殊的地理环境、各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发展密切相关。滇舞的传承、发展与创新要符合滇舞文化特性,才能永具独特的个性和鲜活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赵廷光.云南跨境民族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2.

[2] 金春子,王建民.中国跨界民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243.

[3] 赵学先,岳坚.景颇族文化大观[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72.

[4] 施惟达,段炳昌,等.云南民族文化概说[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1.

作者简介:额瑜婷(1976―),女,玉溪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民族舞蹈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