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与灾难共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与灾难共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建好许多高楼大厦,旧貌换新颜,而且是要为那里的人民以及他们的子子孙孙能够过上有希望、有自尊的踏实生活。应该强调的是与灾难共生,可持续发展。

汶川地震之后,先是子弟兵奋勇抢救生命;接着是白衣天使救治伤员;然后是心理学者修补心灵。就此各种心理学流派各显神通,有的主张哭,有的主张笑,有的主张运动,有的主张倾诉。究竟哪路神仙起到治愈的作用,尚不能知。而后建筑师纷纷登场。有的主张迁移,说如果不迁移就有违生命至高无上的原则,就是想要人定胜天。有的说不能迁移,迁移就是逃跑,安全地带为什么要放弃!

所谓专家是指对过去发生的事有经验,而只有智者才能洞悉未来。显然,在汶川重建问题I二仅靠专家是远远不够的。但谁又是智者呢?智者存在于愿意帮助灾区重建家园的人与灾区的民众之中,存在于对未来的共同思考中。

根据网上资料显示,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一般年份,全国受灾害影响的人口约2亿人,其中因灾死亡数千人,需转移安置300多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000多万公顷,成灾2000多万公顷,例塌房屋300万问左右。随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生产规模扩大和社会财富的积累,灾害损失有日益加重的趋势。从灾害区划看,全国有74%的省会城市以及62%的地级以上城市位于地震烈度VII度以上危险地区,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75%以上的工农业产值,分布在气象、海洋、洪水、地震等灾害严重的地区。中国的山地丘陵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只占12%。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近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响。

非常不幸,我国人口占到世界人口的1/4。在有可能发生各类自然灾害的地区,难道都不适合人类居住?

实际上,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正在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年轻人外出务工,老人和孩子在家留守。如果能够融入城市生活,他们可能放弃土地。问题是务工所得仅够维持家庭日常开销,而土地是他们养老的唯一希望。城市容不下他们,他们中的大多数只能返乡。中国有数百万水库和矿区的移民,他们的生存状况告诉我们,移民之后,生活将更加艰难。因为他们移不到土地肥沃的鱼米之乡,移不到城市,最后还是移到地震带上,移到所谓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土地上。

移民搬迁的主要依据是次生灾害威胁,如山体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笔者在1995年为考察羌族民居跑遍川西北羌人聚居区,在5・12地震后又去汶川、卧龙考察。目前看来,这片土地的确不安全,山体开裂,滚石不断。当地民众都说每天听山石滚落,每天经历余震,他们已麻木了,其实心里都怀有巨大的恐惧。少数有条件的,已经移出,成为自然移民。大多数在等待,不知道路在何方。

一般而言,地质灾害发生,三五年之后地质状况会逐渐趋于稳定。而5・12地震是千年一遇的大震,我们不能为三五年的恐惧而放弃千年的生存之地。我们放弃的不仅仅是土地,还有流传三千年的羌族文化。在族群离散,故土失灭的情景下,又有哪一利,文化能作为一个整体继续延续?在地质稳定之后,再来判断哪些地段适合人类居住,哪些地段经过治理适合人类居住,哪些应该放弃,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我们强调救灾要急,重建要缓。

根据各国经验,尤其是台湾地区9・21震后重建的经验,救灾要急,抢救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但是在面对满目疮痍的废墟时,一定要慎重思考,宁缓毋急。其实,即便是专家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因为他们都仅仅具有某一方面的经验。又有谁能站出来说他是如此大规模重建的专家?想三年就完成重建工作是毁灭性的重建,在地质状况还不稳定的情况下,贸然大规模建没,不仅劳民伤财,还会因设想不周造成不可弥补的硬伤。边设计边施工已是政府明令禁止的,难道又要重演?强制村民下山高密度集中居住,让他们远离土地,更是无情毁灭本已脆弱的乡村文化。何谈以人为本,科学规划?为什么不能直接告诉民众其实他们需要时间研究,需要与当地居民和所有愿意帮助他们的人共同谋划他们的眼下与将来。

根据台湾的经验,重建周期约为九年至十年。在这期间,政府和社会应承担起持续的援助:[:作。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建好许多高楼大厦,旧貌换新颜,而且是要为那里的人民以及他们的子子孙孙能够过上有希望、有自尊的踏实生活。应该强调的是与灾难共生,可持续发展。

谁也无法为想要移民的人找到《圣经》上所说的“流奶与蜜之地”。他们注定还要生活在从父辈手里传承下来的土地上。救灾的主体是他们自己。

自然灾害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就是城市的快速发展,人口的膨胀,众多的小水电,过度的垦伐及开矿等对生态的破坏加剧了次生灾害的诱发。承认过去过度开发的错误,才能打消重建原样城市规模或超越震前城市规模的理由。确定长远发展的合理规模,使之持续地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这片多难的土地上,生存之道只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重建之路上,我们要更多地考虑环境的容量,尝试非城市化之路,珍惜土地,节约能源与水资源,要对废墟里的建材进行循环利用,要从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来评估建筑的经济性,要重视废物排放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要让地域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延续!这些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落到实处绝不是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之力能完成的。它不仅需要政府主导,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更需要广大灾区民众的觉悟与自主参与。在灾难面前,我们可以喊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在灾难过后,我们也应有勇气做到“与灾难共生,可持续发展!”这样,我们才可以通过共同的努力建设一个真正可持续耕耘的、和谐的新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