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中地理教学中对新教材的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中地理教学中对新教材的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前言:随着教育要“三个面向”这一教育战略思想的提出,以及“惯切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正确、深刻地认识与理解现代地理教育新教材的特征,突破旧的思维方式,逐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学观、质量观等素质教育新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也在全面改革,教育改革的体现之一便是教科书的全新改版,高中地理也不例外。在此,也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重视学生,培养能力是新教材最突出的一个特点,高中地理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能力、解决能力以及辩证看待问题、尊重客观事实、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注意解决问题,联系实际,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这些都是高中地理新教材的主导思想,并且,这些基本思想都已贯穿与高中新教材的内容之中,体现在新教材的内容选择上、语言表达结构上、结构体系上和活动的设置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图片多,直观性强,体现了地理学中“图”的优势。

据粗略统计,“地理1”的五章内容中,各种图片达150多幅;“地理2”的六章内容中,各种图片达190多幅;“地理3”的五章内容中,各种图片达160多幅,最多的章有58幅,最少的章也有17幅图之,图文新颖,充分体现了地理学中“图”的优势。以图为本,学生易学,教师易教。

章节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合计地理1图片4144262618155地理2图片185840351729197地理3图片19523834231662.活动和思考问题的设计多,有利于教学互动。

“地理1”设计的活动有40次之多,思考有6次;“地理2”设计的活动有32次之多,思考有16次;“地理3”设计的活动有25次之多,思考有26次。这类活动题或思考题是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的,与图文紧密结合且合理分工,既侧重对问题的分析过程,又能尽量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广泛且主动参与,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使学习者学有所思、学有所问,真真正正动起来(动脑、动手、动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章节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合计地理1活动1013476 40 思考402006地理2活动58753432思考66202216地理3活动2857325思考38537263.阅读材料和案例多,信息量大,有利于课程的拓展、延伸和深化。

地理1提供的阅读材料有11篇,案例有12篇;地理2提供的阅读材料有9篇,案例有23篇;地理3提供的阅读材料有19篇,案例有0篇,但地理3提供的阅读材料基本上具有案例功能,例如地理3第三章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为例”中的阅读材料“伏尔加河的综合开发”就对课题作了进一步拓展说明和例证作用。

章节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合计地理1阅读43112 11案例1323312地理2阅读1411119案例35453323地理3阅读3644219案例000000 这些阅读材料和案例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说明性,内容丰富、详实,涉及到地理学的方方面面,对课文的相关内容起到诠释、实证、应用等作用,极大地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对教材较好地作了补充和说明。虽然新教材与旧版教材比较,章节、内容减少了许多,但由于补充材料的增加,学生学到的地理知识亦比较广。

4.每章节后都设有一个“问题研究”,侧重于所学知识的应用,可以联系了学生现实生活世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问题研究”应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月球资料的收集分析,市区气温高于郊区的探究及建议,让学生表述论证自己的想法,评价别的同学的观点等,鼓励学生将知识外化。这些都给学生创造了更多机会体验主动学习和探索“过程”和“经历”,学生从中体验到以下三方面的过程与方法:①获得、整理、分析、运用地理信息的过程与方法;②发现、探究、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方法;③表达、交流、反思学习与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的过程与方法。

5.注重“过程与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例如,“地理l”中的活动中,安排有学生讲解、制作学具、绘图、观察、实验、角色扮演、研究性学习、收集资料、设计、调查访问等多种学习活动形式;同时“地理l”的“问题研究”更需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这些学习情境中积极的师生互动和学生互动,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很强的团体合作意识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

二、对教师的要求,对于新教材的使用,教师担负着更重要的责任,教师只有适应新教材,完成融入新教材,才能更好地完成实现教材改革的目的。

1.要求教师运用新教材时,自身角色应该有所改变,改变旧教材中传统的传授灌输的说教者的身份,成为一个学生共同探讨的合作者身份。

2.教师的教学方式和策略应该有所调整。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间的紧密合作,逐步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由重学习结果向学习过程方向的转变。

3.新教材成为自身提高的推动力。新教材的实施要求教师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识和技能,不但要具备课程开发,综合能力,而且还必须具备把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有机结合的能力。要求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在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进行积累,进行知识和经验的重组,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的教育改革。

三、目前的新课改处于不成熟的探索阶段,要正确、深刻地认识与理解现代地理教育新教材的特征,突破旧的思维方式,逐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学观、质量观等素质教育新观念,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人才。因此,也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旨在对新教材的进一步修订尽点微薄之力。

1.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专业术语增加不少,但缺乏相应的注释支撑,加大了教师的备课量,也影响着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老教材相比,信息量大大增加了,主要表现在与现实结合密切的新图的增加、案例的种类与数量的增加、阅读材料的增加等方面。涉及地理研究的最新成果,当前正在解决的重大工程等,因此在文字叙述中增加了许多地理学科的专用术语,但鉴于中学生实际知识的有限性,对许多术语难以接受,而新教材中却没有太多的说明。如必修教材上册第二单元在“气象灾害及其防御”一节中有台风眼、旋涡风雨区、风暴潮、分洪区、滞洪、蓄洪区、洪泛区、冻雨等。教材中对这些术语大都没有具体的说明,当然也不可能一一注解。但是学生阅读起来较为困难,面对大量的生涩术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加以解释,从而浪费了教学时间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材中存在着一些表述不明确或不完善的问题。

在必修教材2.7中,有对“最小风频”的注释即“指当地出现次数最少的风向”。笔者以为“风频”应该是指一种风向出现的次数而不是指风向。实际上该节文字的表述也是这样认为的文中写道“……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向”。在5.6节的一幅图中又写道“工厂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又把风频与风向混为一谈。

新课程方案试验工作刚刚开始,我们要以此为契机,转变教学观念,端正教学思想。教学中,努力改变传统的、单纯的传授知识的作法,重视对学生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地观”等现代观念 的教育;注重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地理思维能力、运用地理原理、技能解决人地关系中问题的能力的发展,并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实践活动,将我们的地理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总之,新教材在新形势下,对广大师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适应形势、转变观念,为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而做好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