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稠油区块吞吐后期转蒸汽驱可行性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稠油区块吞吐后期转蒸汽驱可行性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辽河油田转蒸汽驱得到了成功,可是蒸汽驱是一项投资庞大的工程。蒸汽驱的开发效果受多种因素制约。在论证转驱前,必须对油藏的适应性进行合理的筛选,论证转驱后的经济效益,避免投资风险。

关键词:辽河油田;蒸汽驱;吞吐;可行性;经济效益

1 蒸汽吞吐加热半径计算方法

利用矿场实际生产周期数据和Max-Langenheim加热半径计算公式对某区块各层系井目前的平均加热半径进行了计算,计算方法为:

A(t)=■(e■erft■+2■-1)

式中:A――加热面积;is――蒸汽注入速率;hm――饱和蒸汽的焓;MR――油层的热容量;tD――无因次时间;rh――加热半径;h―油层厚度;erft――误差补偿函数;ED――波及系数;λ■――顶底层岩石导热系数;αs――顶底层岩石热扩散系数;ΔT――蒸汽与油层的温差。计算结果表明:截止到目前,某区块各层系最大平均加热半径为36~65m。其中于楼油层的加热半径为36~40m,井间有36~40m的未加热区;兴隆台油层加热半径为52~65m。

2 井网井距适应性

考虑到正方形井网具有易于调整的优点,再加上将来转换开发方式对采注比的要求,本次调整将继续采用正方形的井网形式。

井距优选的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某区块除于Ⅰ组井距在合理井距的上限值以外,其他三套层系目前所采用的118m井距基本已经接近极限井距的下限值,其具体依据如下:

应用经济效益法计算合理井距:油藏采收率与油砂体分布的特点以及不同井距条件下的钻遇砂体的概率有关:油田总投资近似看成与井数成正比,即:

M=n・b=■・b

因为采收率、总产值、总投资额随井距变化而变化,当总产值与油田总投资额差值为最大时其开采经济效益最优,此时:

■=0

其中,N――油田地质储量;ED――驱油效率;λ――砂体驱替控制程度;ε――注采井数比;Co*――与砂体有关的常数;N――井数;F――油田总开发面积;Co――原油售价;ER――采收率;d――注采井距;?渍――面积校正系数;b――平均单井总投资。

求解上述方程即可得出在不同油价下的合理井距,当井距超出合理值时其总体经济效益将急剧下滑。某区块在油价为$20时,各层系的合理井距分别为106m、140m、119m和132m。

3 各层系吞吐及汽驱极限油汽比的确定

对于稠油注蒸汽热采开发,其原油成本中固定成本将大幅度提高,并且可变成本所占的比例也将升高,因此对其开采中的经济极限问题应格外关注。而油汽比是矿场常用的一项评价稠油开发盈亏的技术指标。当周期总产值与总成本持衡时,开采总收益为零,此时所对应的油汽比即为周期极限油汽比。

当Mp=0时,便可得出极限油汽比为:

OSR极=■

式中Mp――净收益;Roc――原油商品率; Rs――蒸汽成本;Cf――单井生产成本中平均每天分摊的固定成本费用;Cwn――与井网有关的费用;Rdef――折算到日的固定资产折旧率;Pv――产值;Pr――原油售价;qo――平均单井日产油;Iuw――分摊到单井的固定资产投资;Cwd――成本;qs――平均单井日注汽;Ro――与产油有关的费用;OSR――油汽比。应用上述公式某区块各层系吞吐及蒸汽驱方式的极限油汽比进行计算。加密井的生产周期油汽比达到上述油汽比指标时,开发才能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4 加密井吞吐极限产油量

运用经济盈亏平衡法对某区块各层系新井的经济极限产量进行了计算。

Np=■

其中Np――极限产量;Cd――钻井进尺成本;h――完钻井深;Cw――单井地面建设费;Cr――单井锅炉使用费;Pr――原油售价;x――税率;Cp――操作成本;F――管理费。

从各层系吞吐及汽驱方式下的经济极限产油量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于I组油层吞吐和汽驱方式下的经济极限产油量分别为3961t和5016t;于II组油层吞吐和汽驱方式下的经济极限产油量分别为4084t和5203t;兴I组油层吞吐和非混相驱方式下的经济极限产油量分别为4207t和5477t;兴II组油层吞吐和非混相驱方式下的经济极限产油量分别为4330t和5684t。

5 单井极限控制剩余储量、剩余可采储量

拥有足够的剩余单控储量是保证加密有效的物质基础。利用本次研究采收率的预测结果,对剩余单控地质储量为0.5×104t~6×104t的油井在不同开发方式下进行了剩余可采储量预算。

结合前叙所确定的单井经济极限产量和极限油汽比,便不难得出在不同开发方式下加密调整的技术界限。对于于I组油层,在剩余单控地质储量大于4.0×104t的区域加密吞吐仍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但若采用上返式吞吐开采,则每次上返至少应增加可采储量0.06×104t;汽驱开发采收率高,要求剩余单控地质储量大于2.0×104t。

参考文献:

[1]闫斐,刘卫芝,闫森,张勇,张金岗.孤气9封闭性断块蒸汽驱技术研究与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06).

作者简介:

杨强,男(1977.04-),籍贯四川省合川市,汉族,2001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职位:副队长,职称:助理工程师。现从事辽河油田齐40块油井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