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银联卡大盗落网烟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银联卡大盗落网烟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银联卡没有丢失,密码也未泄露,但卡内资金却大量地被人从自动取款机上取走。神秘盗款人是谁?

通过改装银行门禁窃取客户的信息资料,用高倍望远镜偷窥客户取款密码。从2006年年底至2007年6月的半年多时间里,犯罪分子采用这种手段作案20多起,共窃取客户存款近20万元。近日,这一利用高科技手段作案的银联卡大盗在烟台落网

卡上钱款神秘失窃

自2007年7月以来,烟台市芝罘公安分局经侦大队和一些辖区派出所陆续接到10余位市民的报案:他们的银联卡没有丢失,密码也未泄露,但卡内资金却大量地被人从自动取款机上取走。有的市民甚至被窃取了多次,金额达4万余元。

芝罘公安分局立即成立了专案组,在银行的积极配合下,专案民警调取了所有案发自动取款机的监控录像进行分析。经过仔细对比发现,一名身穿印有英文字母的蓝色T恤衫、体态较胖、戴着眼镜的青年男子行迹可疑。在市民银行卡存款丢失期间,他曾多次到案发银行自动取款机上取款,而且每次取款时一进门就用手捂住口鼻,不断东张西望,举止遮遮掩掩。经失窃客户仔细辨认,无一人认识这名男子。

那么,犯罪嫌疑人是如何得知客户信息资料和密码的呢?难道是银行内部职工作案?于是民警对客户开户行内部职工进行了排查,但很快排除了银行内部人员作案的可能性。与此同时,经对客户交易单进行逐条核对,民警发现失窃客户存在一个共同点,就是案发前他们都曾在同一家自助银行内刷卡取款。侦查民警在该自助银行周围进行了秘密布控。

锁定10名作案嫌疑人

通过银行信息查询,专案民警发现,犯罪分子还在青岛和大连的几个自动取款机上取过款,专案民警于是调取了案发银行自动取款机的监控录像。监控录像显示,2007年4月20日晚10点左右,犯罪嫌疑人在大连某银行自动取款机上多次窃取方某的存款共计1万元;4月21日晚,犯罪嫌疑人在大连再次提取方某存款4300元。4月22日凌晨,犯罪嫌疑人在烟台芝罘区西南河一个自动取款机上取款6000元。6月3日,犯罪嫌疑人窜至青岛,从某银行自动取款机分10次提取景某存款2万元……

专案民警分析认为:犯罪嫌疑人在烟台市区作案,时间基本选在周末,每次到大连、青岛取款,最后的落脚点都回到了烟台,说明他可能在烟台居住或在烟台有固定工作,异地取款是为了掩人耳目。嫌疑人在异地作案时,一般会在旅馆居住,应该留有住宿信息。专案民警于是兵分三路,一路在烟台市区范围内进行排查;另两路则连夜赶往青岛、大连,调取案发银行周围所有酒店、旅馆住宿人员的登记信息。通过进行综合比对和一一筛选,最后锁定10人有重大作案嫌疑。

犯罪嫌疑人现形

8月8日凌晨,专案民警得到一条重要线索,在烟台市区某旅馆曾有一名与嫌疑人特征相符的男子开房留宿。通过全区的治安旅馆管理信息系统查询得知,该男子姓朱,江苏常州人,现年32岁,而且他也在10名嫌疑人之列。

调阅旅馆监控录像后,民警眼前一亮:身穿印有英文字母的蓝色圆领T恤衫,戴一副无框眼镜,体态较胖。朱某的衣着打扮、体貌特征与监控录像内的嫌犯完全一致,这不就是民警们千辛万苦要找的嫌疑人吗!

民警随后调出朱某的户籍照片,发现朱某的鼻子左下方有一颗黑痣,难怪他每次作案时都用手捂着嘴,原来是为了遮盖面部最明显的特征,以逃避警方的追踪。

8月15日,民警找到了朱某居住的出租房,但朱某并不在家中,于是民警在附近布网守候。8月18日下午2时许,朱某外出回来,被民警当场抓获。

盗得现金20万元

朱某落网后百般抵赖,直到看到记录有自己行窃过程的监控录像,才不得不低头认罪。

据朱某交待,2000年他来到烟台,先开了个网吧,后因生意赔本,从2003年至今一直处于无业状态。2006年7月,网上的一则有关信用卡诈骗的报道,使朱某萌生了犯罪的念头。

通过观察,朱某发现客户在进入自助银行取款厅前必须要在门禁刷卡,于是他先盗来一个门禁,又研制出一个小型发射器安装在门禁内,用来读取刷卡客户的信息。朱某还购买了高倍望远镜和两部摄像机,并租了一套房屋作为偷拍点,对进入银行刷卡提款的客户进行全程偷拍记录。

在窃取到大量的客户信息后,朱某通过电脑读取,得到客户银行借记卡卡号和密码。通过这种手段,犯罪嫌疑人朱某窃取客户借记卡数据资料200余份,伪造银行卡100余张,通过银行自动取款机先后在烟台芝罘区、青岛市、大连市等地提取现金近20万元。为了转移警方视线,他还制造了流窜作案的假象,异地跨行取款,为了遮盖住面部的黑痣,每次取款时他都用手捂着脸。

针对此案,警方提醒持有银行卡的客户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在取款输入密码时要尽量用身体或手遮掩住键盘,一旦发现自己的银行卡密码有可能泄露就应及时变更密码,并经常查询卡内存款余额,不给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机。(摘自2007年第20期《法律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