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文化与艺术中品味美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文化与艺术中品味美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今年五月中旬,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向国内外的观众们玩了一场“吃货总动员”,纪录片播出的时间段虽然已是深夜,无数喜欢美食的人们仍然守在荧屏前,看得食欲大增,口水连连。在食品安全问题闹得人心惶惶的今天,中国人对美食压抑已久的热情就这样一夜之间被重新点燃。纪录片播出的日子里,微博上的赞誉之辞可谓铺天盖地。网友频繁发出“深夜看《舌尖》,真是虚心”之类的感叹。有人当即暴走街头寻觅夜宵以解口腹之欲。还有不少网友在网上贴出边吃方便面边看纪录片的有趣场景。

有网友评论说,从一开始,《舌尖上的中国》就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它里面包含着浓厚的美食文化和艺术,以及浓郁的中国乡土人文风情。“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鱼儿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的白花花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声声脆响……这些生动的场景,让每个人都激动得落泪”。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不仅仅体现了该片的独特性,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性,而且还通过美食这个窗口,让观众们更多地看到中国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并让许多人从文化和艺术中品味到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美食。“看这部充满温情的纪录片,有人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的味道’,有人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还有人升华到了‘爱国主义’的境界……”有观众这样评论说。“不是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一位网友的评价,指出了该片的成功所在。

饮食是流动中国的主要文化记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受捧和流行则是国人乡愁的集体共鸣。尤其是文人,在舞文弄墨时的追忆和乡愁向来有谈吃的传统,即使他们小的时候吃的食物看起来稀松平常,长大了也总是难以忘怀,难以忘掉那些曾经愉悦过味蕾的美味。比如作家汪曾琪,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一生情系美食,被誉为作家中的“美食家”。汪老先生喜欢美食,不仅仅在于吃,更在于他能够亲主庖厨,做得一手好菜,甚至,还将各种各样的美味作为文化和艺术来欣赏。因此,汪老先生的儿女们常常说自己的父亲有“三杂”:吃杂食,看杂书,写杂文。所以,汪老吃“杂食”的习惯也影响了他一生的写作,他不仅写出了几十篇谈饮食的美文,且文章博识通达,情味浓郁,而且还以“杂食”作比,阐述自己对某一时期文化现状的看法。

文化与艺术品味美食,是作家兼美食家汪曾祺一生的喜好,而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同样将中华饮食文化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演绎。比如汪曾祺在接待来访友人时,大都喜欢品尝他亲自下厨烹制的美食。一次台湾女作家陈怡真到北京拜访汪老,指名要他做家常菜,汪老自不推辞,做出了几种他最拿手的的菜肴。时值春天,北京的小水萝卜恰好上市,极其鲜嫩,汪老兴之所至,还做了一道烧小萝卜,陈怡真吃后,赞不绝口,称汪老做的菜肴饱含文化与艺术的气息,让她吃到了地道的中国传统美食。更有趣者,华裔美籍作家聂华苓到北京来,中国作协委托汪曾祺在其家中宴请聂华苓,汪老特地做了一道最拿手的“煮干丝”,并在淮阳菜“大煮干丝”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这道菜吃得聂华苓一派盎然,最后竟连碗里的汤汁都喝得干干净净。

而对于《舌尖上的中国》这部以中国传统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有观众则充满感情地评价说,看的是舌尖上的中国,品的是舌尖下的文化,在其浓厚的文化气息及艺术特质的氛围里,不仅让人们从饮食里搜寻到中国的文化记忆,同时也充分展现出国人的生存、情感和命运。因为正是他们,用辛勤的劳动和超常的智慧创造了灿烂的饮食文化,而艺术家们又用自己的智慧和创意将饮食中的文化及艺术魅力展现在他们面前。这或许是一夜之间,因《舌尖上的中国》而引发众多“吃货”跟风,并为之深受感动的主要原因。

我们知道,中国的省份和民族众多,每个地区都有各自与众不同的饮食特色,光说主食,就有馒头、米饭、面条、油饼、米粉、河粉、年糕等等。其做法也是民间流传下来的做法,拉面的师傅内功深厚,打年糕的力足气稳,涂满盐的腊肉,油汪汪红亮亮的臊子面流水席,白吉馍里塞得满满的炖肉,蕴含的都是一种至情至性来自民间的烟火气。而这种丰富新奇的饮食文化,则是水与火的艺术,是人与天地间的和谐关系,让人们在文化与艺术中尽情地满足自己的味蕾。所以说,舌尖是个人的,中国则是共同的,“味道是骨子里绕不开的乡愁。看到和家乡有关的部分,真的会哭。”一位网友在微博里的这段话得到热烈的回应。由此可见,饮食是流动中国的主要文化记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流行,则是国人乡愁的集体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