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文学是灯》感悟小时代文学的现实意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文学是灯》感悟小时代文学的现实意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面对“小时代”校园新生代远离经典文学的现状,从铁凝在首届东亚文学论坛上的演讲《文学是灯》感悟文学的意义的三层含义,即文学是生活的回忆、精神的滋补和人性的关照。

关键词:铁凝 小时代 文学 现实意义

“文学是人类价值建构和精神生长的过程,是人类生存意义的自我确证”。当浮华的“小时代”文学风靡之时,重读铁凝的《文学是灯》感悟文学的现实意义

一.生活的回忆

铁凝,用“朴素”、“醇厚”、“深沉”回忆三十多年前一段下乡经历,用“感同身受”概括对文学的认识。从她的“三垛”《大浴女》《笨花》等颇具影响力的作品来看,无不体现了她对文学创作的诠释:“用细腻的笔触慢慢拭去现实的表层,呈现出迥异于我们日常思维中的小人物群体,这些小人物的精神世界则一次次冲击着我们先前存在的思维框架” 。

三十年前十八岁的铁凝第一次投身乡村,因“炫耀”“十二个血泡”,引得当地的姑娘哭了,“她觉得她们手上有泡是应该的,而我们是不应该到乡村来弄满一手血泡的。”。

当下处于“传统被解构,经典被抛弃,时尚被追捧,流行风行四方;而独立、自由、充满想象和激情的大学人文精神处于失魂状态”的新生代,能否理解“十二个血泡”对“我”的意义?能否体会当年“素英”对“我”的心情?能否感触作者那颗渐渐平和的“普罗大众”的心?这些“能否”,指向欣赏文学必备的一种感同身受的心理。

作者当时“炫耀血泡”所表现的自怜自惜,跟《小时代》中被个人情感所扰的小资的心境极为相似。但当作者反观素英,发现她纯朴得没意识“我”的矫情、善良得没“一点怨毒”时,作者懂得了“那些醇厚的活生生的感同身受”才是“我生活和文学永恒不变的底色”。

试想,如果“我”在今天的“小时代”遇到“素英”会如此平和吗?《小时代》中的时尚女性尽管也有纯清与理想,但更显张扬与,比起熟知的中外文学经典形象,显得浅俗了些。“‘过分物质化’和‘手法不专业’是《小时代》最受诟病的一点”[4]使之成为时代病而远离经典。

二.精神的滋补

文学的眼光用文学滋养。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化“荒凉”时期,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扉页两句“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滋养了一颗卑弱的心,使之迸发出“一种冲动,想要去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

这种来自阅读经典的共鸣,起初可能是一种浅共鸣(冲动),日久的阅历和经历才催生共情后的反应――深共鸣(灵魂共鸣、理性共鸣)。甚至非现实主义的魔怪主题,也“为我当时狭窄的灰色生活开启了一个秘密的有趣味的、又不可与人言的空间”。

不管身处“大时代”或是“小时代”,对于心有所想者定有收获,只要能与作家作品感同身受,定是得到珍贵的精神滋养。

三.人性的关照

文学,即人学,铁凝“在她的很多作品中贯穿着对人性的美的抒写”。当人类所有行为都能关照未来,尤其是作为媒体灵魂工程师的作家、导演和教师,那就是文明大境界的到来,即教育终极目标的实现。

文学总是将人性的美与丑展现给人看,而“欣赏郭敬明的年轻人,实际上并不懂得什么文字是美的,什么作品是有内涵的,他们的欣赏已经被毒化了”。

从作家及常人的成长历程来看,青春期的阅读是一辈子的阅读。奉劝沉浸在“小时代”光怪陆离的幻象中的人们用经典滋补,借文学这盏长明灯点亮人类永恒的灵魂。

参考文献:

1.曾凡.文学的当下意义.人民日报.中国作家网

2.王利芳.小人物精神重估中的探询――铁凝近期城市凡人系列研究[J].科教文汇,2007,(3)(上班月刊): 163-164

3.吴晓东.当文学经典正在远去[J].教育旬刊,2009,(2)(中):61-62

4.李丽.“小时代”口碑两极分化影评人称“烂”粉丝赞好.羊城晚报.中国青年网5.李旺.从《笨花》看铁凝文学上的突破与发展[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76-78

6.张鸣.是谁毁了年轻人的欣赏口味[J].教育旬刊,2010(3)(上):16-17

(作者单位: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