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捏脊揉腹法配合中药治疗小儿慢性腹泻40例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观察捏脊揉腹法配合中药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腹泻患儿40例按入组病案号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基于“通调腑气”思路,采用小儿捏脊揉腹法配合中药治疗。在第1周、第2周、第3周时进行中医症候改善标准的评价。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小儿慢性腹泻;升降中药;捏脊揉腹法
【中图分类号】R442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02-0106-02
Abstract:
Keywords:
小儿慢性腹泻(CDD)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形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疾病。国内小儿CDD多为炎性肠病、消化道感染后吸收不良综合征、乳糖不耐受、继发性双糖酶缺乏症、牛奶或豆类蛋白过敏、免疫缺陷病、慢性非特异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等[1-2]。西医多以微生态疗法,补充肠道正常菌群,常用药物如妈咪爱、米雅A、金双歧制剂等,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笔者运用“通调腑气”思路配合中药升降气机进行治疗,同时配合小儿捏脊揉腹法,捏拿脊部腹部以求调理阴阳之气,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科收治的小儿慢性泄泻40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1~5岁28例,5~7岁12例,按病案号单双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满足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脾胃学说应用研究》[3]中关于慢性腹泻的临床诊断标准,大便次数增多,呈不同程度稀便,腹泻持续或反复泄泻超过2个月;已排除痢疾。②满足西医诊断标准:大便形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黏脓便或脓血;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病程2个月以上;③年龄1~6岁;④治疗期间未使用其他药物。
排除标准:发热,粪便为脓血便,粪常规异常,有较多白细胞或有脓细胞、红细胞者;有明显脱水;代谢性酸中毒症状体征;先天性肠道畸形;肠道肿瘤等肠道器质性疾病患儿;合并有心血、肝、肾、脑和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采用西医常规基础治疗,包括调整饮食结构,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给予黏膜保护剂(思密达,规格:3g×10袋/1盒,空腹,1袋/每次、3次/d)、微生态制剂(妈咪爱,规格:1g×30袋/1盒,1袋/次,口服,2次/d)、补充锌剂(赖氨葡锌,规格:5g×20袋/1盒,1/2~1袋/次,口服,2次/d)以及对症支持治疗。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32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同时采用中药升降腑气、调理脾胃,组方为:升麻3g,桔梗3g,柴胡3g,桂枝10g,炙黄芪10g,炒党参5g,炙甘草5g,砂仁5g,茯苓5g,炒白术3g,煨苍耳子3g。若小儿畏苦,可加入山药10g,粳米10g,大枣10g,炙甘草5g,以求矫味。上药每日分3次服用,再以1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同时选用小儿捏脊揉腹法,对脾胃大小肠等脏腑采用补法。沿着脊柱由下向上提捏,重提大椎、脾俞、大肠俞等穴位。捏拿1遍约为10~15s,每次3~5遍,捏拿1次约1min。腹部按摩法为患儿取仰卧位,暴露腹部,医者端坐于患儿右侧,顺序按摩阑门、建里、中院、天枢、气海、关元和中极穴。每穴2~3min,以补法为主。捏拿时间最好在饭后半小时以后施术为好。每天1次,隔日1次,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4评价标准参照“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的标准[4]拟定。治愈为大便次数及性状正常,饮食正常;好转为大便成形,次数减少,但较正常次数多,其他症状改善;无效为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在患儿入组后第1疗程、第2个疗程以及第3个疗程后进行评价,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
3讨论
本病属于中医“泄泻”范畴,中医临床辨证为脾气亏虚泄泻及脾肾阳虚泄泻。脾气亏虚见于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常食后即泻,时轻时重,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缓弱或指纹淡。而脾肾阳虚多表现为形寒肢冷,面色s白,五更泄泻,下利清谷;甚则腹胀如鼓,或见小便频数,夜尿频多,舌淡胖或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细无力等症状。历代医家亦有小儿“脾常不足”的观点,而泄泻本就为脾胃消化系统疾病,大补脾胃本无大谬。然而,补脾之时,也需调脾,一味滋补脾肾,投大剂量猛补,过于滋腻,更易阻滞气机;而且在早期泄泻之时,部分医生会误诊为痢疾,或投以苦寒之品清利止泻。吴鞠通早在《解儿难》中就明确提出了小儿“稚阴稚阳”之说[5],忌大苦大寒猛泄,亦忌大补滋腻,用药上提倡以轻清之品,思路上提倡以和法为主。
[JP2]
《黄帝内经》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泻。清气为阳,此阳气无力升举,脾之运化功能失职,中气内伤,胃气不顾。胃气者,脏腑之气别名也。胃气不足,阳气先绝于下。若不护生阳气,此病何治?调理脾胃,升降气机也。”因腑气不通乃该病的共性病机,故以升麻、桔梗、柴胡、桂枝、陈皮、炙黄芪、炒党参、炙甘草、砂仁、茯苓、炒白术为基础方,可根据证型加减化裁使用。方中升麻、桔梗、柴胡、桂枝、陈皮等药,均可调理气机,且有升有降,腑气得畅。而炙黄芪、炒党参、炙甘草、砂仁、茯苓、炒白术亦为补脾之思路。故补脾调脾共举是该方的基本思想。[JP]
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体背部分布有督脉及背俞穴,腹部有任脉和募穴,督脉统一身之阳气,任脉络全身之阴气,因此,捏拿脊部腹部能够达到调理阴阳之气,使阴平阳秘。同时捏脊操作简单、安全,通过数次培训即可由家长在家中实施,其方法简便廉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徐樨巍,王国丽,邱晓红,等.小儿慢性腹泻流行病学与病因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2):112-115.
[2]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消化学组全国小儿慢性腹泻专题研讨会会议纪要[J].2007,45(4):260-261.
[3]危北海.中国脾胃学说应用研究[M].北京: 北京出版社,1993:323.
[4]方鹤松.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
[5]黄德祥.试论小儿“纯阳之体”和“稚阴稚阳之体” [J].泸州医学院学报, 1983,(3):14-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