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理想聚居环境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理想聚居环境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通过对人类聚居环境的演变与人类理想环境的追求进行分析,探讨了人类活动是如何在自然改造中营造美感,最终得出人类的理想聚居环境只能徘徊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论断,并对此提出了几点设想,也为构建合理的人地关系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聚居环境;理想景观;自然;人类活动

一、早期人类活动与自然

1.1 荒蛮的时代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西方学者一般持“四阶段”观点,即认为“人类是从狩猎和采集进入到畜牧阶段,然后最终发展到商业阶段的。原始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是本性的需要,“聚居”从字面上理解包括居住与聚集两大类,居住与建筑有关,而聚集则与环境场所有关”。原始人的生产主要依赖大自然,是一种过度的索取,因此他们不得不过着流动的生活。经常性的流动生活使人类社会许多重要活动如科学、文化、美术得不到发展,对人类的进步不利。原始人类对美的创造是粗犷、质朴、简单的,因为人类最初首先是解决物品的使用功能问题,而后,加工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了,生存的紧张程度有所缓解,物品的美学特性才随之增加。由此我们可以说对美的营造是人类的天性,这种天性不断地被注入智慧,使美的形式多种多样。

1.2 传统的农业聚居环境

传统聚居环境本身就是在自然生长、不断更新的过程中形成的。在历史长河中,传统聚居的社会组织、生活模式及经济体系不断发生变化,人们停止迁徙,开始定居。传统聚落环境在这种社会生活的变化下渐进发展、不断修正,从而产生村落。在中西方古代农耕社会中,农业聚居环境成为传统聚居环境的主要形式。农业聚居环境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的自然条件(地形地貌、气候雨量、水文状况、森林植被等)、生产方式、社会层次结构、民族心理气质、和风俗习惯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1]。

人类与聚居环境的关系是双向影响的,农业聚居环境的结构组合既有机又随机,既有法又无法,既有理性又无理性。农业聚居环境具有丰富的审美潜能,但是在古代,很少将农作物作为纯粹的审美对象看待。农业景观在古人心目中不是一般的景观,它联系着国家的命脉,人民的幸福。

二、人类文化与聚居环境

2.1 人类的理想景观

2.1.1 中国人的理想环境模式------桃花源

中国人的理想聚居环境始终表达了一种隐忍安逸的思想,对生活从不肆意夸张[2]。“桃花源”来自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是第一个从美学角度看待农业聚居环境,最终成为了中国隐逸文人理想家园的象征,是历代文人名士和布衣百姓在尘世中渴望寻觅到的能够庇身养性的世外仙境,同时也是理想的人居环境形态作为独善其身的精神寄托。中国古代士大夫隐逸思想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完善人格。他们总是寄情于丘壑山水之间,创造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天地,从而摆脱荣辱之场的争斗。中国人对环境美的营造就是基于这样一种审美理想[3]。

2.1.2 西方人的理想环境模式-----伊甸园

伊甸园是西方人理想的聚居环境,据圣经记载,那里的地上撒满金子、珍珠、红玛瑙,各种树木从地里长出来,开满了各种奇花异草。还有河水在园中淙淙流淌,滋润大地。河水分成四道环绕伊甸:第一条河叫比逊,环绕哈胖拉全地;第二条河叫基训,环绕古实全地;第三条河叫希底结,从亚述旁边流过;第四条河就是伯拉河。作为上帝的恩赐,天不下雨而五谷丰登。

2.2 人类文化与理想景观

人类聚居环境是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的复合体,也就是说,一切景观都与文化有关。因为我们看到的所有景观作品从一定程度讲都受到人的行为和个体意识的影响。历史上,在朴素的自然观、环境观的引导下,或者受制于较低的生产力水平,人类改造自然往往表现出与自然的顺应关系,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文化使得人类理想聚居环境有别于原始自然的生活境域,而是实实在在的创造过程[4]。文化是人类活动的成果,包括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是人类有史以来积累的创造性经验。文化依赖于符号而得以存在,这也正体现了人的特征,表明人超越自然的精神指向。[5]所以“文化对于人永远具有感召精神和灵魂的魄力,如果从人的世界中驱逐了文化,也就等于驱逐了理想。因此,文化是人类实现人类理想聚居环境的必要条件。

三、现代人的困惑

3.1 美的创造者还是破坏者

人类改造自然是向着美的方向进行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与此同时,人类活动也往往会产生一些相应的“副作用”或者说得到消极的结果。尽管人类在运用智慧在改造自然环境的活动中取得了某些成就,但这种活动本身必定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由于人类对自然知识的有限性、经验性和盲目性,人类在实现理想聚居环境时必然要产生矛盾,并隐藏着破坏性。例如不同程度地破坏地球环境;被污染和破坏了的地球环境,还会再反作用于人类活动,危害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在这种情况下营造的“美”也是畸形的,是不健康的美。一部创造史在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一部破坏史。

3.2 居住在城市还是乡村

景观存在于人的理念世界和想象世界,就像前面所讲的乌托邦式的理想环境与人们生存的城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一方面,人们追求乡村田园的自然与生态,又无法摆脱对文明的依赖。

3.3.1 城市

城市象征着财富、文明和繁荣,象征着生活舒适、交通便捷、经济发达……城市是城市人为之骄傲、城外人为之神往的充满诱惑的风景。但不知从何时起,久居城市的人们忽然发觉城市的天空不再湛蓝、空气中弥漫着异味、如蜘蛛网般发达的交通开始梗阻、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许多莫名的焦虑和烦躁……城市仿佛一夜之间发生了变异,让城市人感到陌生和不安,甚至是惊恐。城市让人们更加文明,却让人们远离了人类的来处和归宿――大自然。

3.3.2 乡村

乡村顺应了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生态平衡尚未遭到破坏。宁静舒缓的生活节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人们可以丢掉钟表,不闻号令,凭意愿行止起坐。农事活动安排里紧外松,营造宁静而闲适的氛围。天然、静谧、纯绿色的农村应该让农村人感到自豪与满足。纯朴的农村人生活简朴、为人豪爽、憨厚善良。乡村之中流淌着清澈的小溪,各种小动物在那里自由生息,有着生机盎然的大自然。那里栽培着作为食物的水稻,蔬菜,有着广阔的农田,隐约而现的村落与周围的自然风景相互协调。这种能够带来安心、满足、平静自然之感的环境是城市人梦寐以求的。

四、接近理想的风景

4.1 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找到平衡

对于现代人类来说,真正能使内心得以平静的风景就是乡村风景。处于世界各地的人们,大家只要有了“绿色”就会有安心之感。这样的绿色风景往往是像大草原一样广阔的景象。人们畏惧森林,需要原野,这也是乡村风景的能够带给人的满足。在现实的城市中,要想实现霍华德所提倡的“田园城市”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作为现代城市居民,通过各种形式建立于乡村风景之间多样的关系还是有可能的。

4.1.1 在城市中建立农业景观

例如在社区景观中栽植农业作物作为绿化物,并由社区居民进行料理,形成一种微型的农业生产活动区域,这需要政府,教育机构给予积极的支持与引导。在东京这样高度城市化的区域中就有这样的专业农家。这是在城市中接近理想景观的一种实际行动。

4.1.2在乡村中建立农业体检基地

具体做法是将农业劳动作为社区活动的一部分,在农忙时给予农家人力资源支持。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城市居民感受到农业美的真实存在,又可以在经济上对农业景观的营造进行支持。还可以通过租赁一定面积的农地,与家人共享务农的乐趣,在发现美的同时创造美,维护美。

五、结语

自有人类以来,人们一直在对自然基于生存的目的进行改造,与此同时,由于人类本质上对美的追求使得人们在改造自然过程中不断产生与“美”相悖的现象,使得人类不断怀疑自己的“创造”与所处的环境。其实这种怀疑是正确的,最初人类以为只有城市才是最理想的聚居环境,但事实并非如此,人类最终的理想聚居环境应该是内心中早已存在的理念世界,例如“乌托邦”。这种理念世界在与现实世界的多次交锋中往往难以成功,但可以通过建立某种合理的人地关系接近这种理念世界,这样的思考对于今后更好的营造人居环境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李香会,张盼,从空间到场所[M],大连理工出版社,2009,6-7.

[2] 金俊,理想景观 [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绪论1.

[3] 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 [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5-16.

[4] 吴良镛,人居环境学 [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460-470.

[5] 叶琳娜・米哈伊诺芙娜・斯科瓦尔佐娃(俄),文化理论与俄罗斯文化史 [M] ,王亚民,张淑明,黄宏伟 译,敦煌文艺出版社,2003,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