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课改下化学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课改下化学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为了更好地实现新课改要求的三维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观念,教师可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激活学生思维;合理利用化学实验,以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这样才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中新课改;教学方法;乙烯;加成反应;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9-0239-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9.155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体现了对未来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目标。新的教育目标,要求教师彻底改变传统的化学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行为,这对广大教师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为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应当改变以往“填鸭式”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探索更新观念,把以前学生以接受式学习为主转化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下面就谈谈我在讲“乙烯”这节内容的一些探索和尝试。

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物,也是烯烃的代表物。高一学生虽然已经学习了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初步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认识了甲烷的性质,对学习有机化学的思路还不太了解。为了更进一步深化有机化学中“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乙烯内容的学习就能起到这种作用。

一、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激活学生思维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先从碳原子的结构出发,要达到八电子稳定结构,碳原子需要形成四个共价键,提示学生根据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乙烯和乙烷的分子式,给学生准备了乙烷的球棍模型,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乙烯的结构,并由乙烷的球棍模型转变成乙烯的球棍模型。这样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学生了解了乙烯的球棍模型后,向学生展示乙烯的比例模型进一步掌握乙烯的空间构型。把微观的肉眼看不见的分子转化为实体模型,让学生很好地体验乙烯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空间位置,学生会很容易接受乙烯的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及空间构型,同时还掌握了乙烷和乙烯的关系,为后面学习和了解烷烃和烯烃的关系打下基础。 新课标体现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因此合作探究式学习非常重要。

学生分组讨论便于为学生创造好的学习氛围,在小组讨论中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并使学生真正参与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

二、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习积极性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点,实验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过程、现象或亲自动手操作来获得感性认识,检验理论观点,加深对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化学实验还能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因此,化学实验应更多地要求学生参与,有条件的应多进行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更多的参与学习,对于一些无法分组的实验,教师应尽可能地进行演示实验,或采用视频方式从而拉近学生与化学的距离。

在乙烯的实验教学中,乙烯中的碳碳双键,决定着乙烯的化学性质。课本提供的探究实验的方案,对从石油分馏中得到的液状石蜡进行加热,将产生的主要气体乙烯验纯后分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最后点燃。由于加热的温度等实验条件的限制,采用的是乙醇为原料制取乙烯(为了让学生都能观察到实验现象,利用实物投影)学生观察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溴的四氯化碳红棕色褪去,并且乙烯可以点燃,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乙烯的性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刺激了学生学习的神经,并让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实验现象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从而得到乙烯结构中不同于烷烃的碳碳双键决定了乙烯的化学性质。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能使课堂教学生动化、直观化,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想象力。为了加深学生对乙烯化学性质的理解,尤其是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如何理解加成反应的概念,微观上是如何进行反应的,这就需要借助多媒体。乙烯与溴的反应原理利用Flas,形象而生动地展示乙烯和溴的反应过程和成键、断键情况,并指出该反应在有机化学中称为加成反应。多媒体的应用使得学生不仅能从实验的角度明白乙烯可以与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反应,还能从微观上了解原因,那么对于加成反应的概念自然而然就掌握了,这样既突破了教学难点,为以后学习其他不饱和烃的加成反应奠定了基础。

四、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学习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对于乙烯与高锰酸钾的反应,教师可以给出提示问题,结合高锰酸钾的性质,让学生分组探索原因。得出反应的实质是氧化还原反应,乙烯被氧化,发生了氧化反应。从而学习了乙烯的另一性质――氧化反应。教师可以简单介绍有机化学中氧化和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反应是有机物中加入氧原子或脱去氢原子的反应。还原反应是有机物中加入氢原子或脱去氧原子的反应。对比乙烯和甲烷的性质,让学生分析讨论其中差异,找出原因,学生对甲烷与酸性高锰酸钾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不反应,而乙烯可以反应进行讨论,并结合前面乙烯和乙烷结构的差异,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是结构引起的两者性质的差异,进一步深化“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而乙烯燃烧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最后得出结论产生黑烟是因为乙烯中碳的含量较高,不完全燃烧导致。

化学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化学教师对化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转变,以适应“标准”所提出的目标要求。对乙烯知识的安排,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乙烯的物理性质;探究乙烯分子的M成和结构式;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掌握加成反应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乙烯性质的科学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从乙烯的结构和性质到单烯烃的结构和性质推导分析,初步学会用结构分析有机物性质的方法。(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乙烯分子结构的推理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从而提高学化学、爱化学的自觉性。还突破了教学重点:乙烯的加成反应;通过实验初步了解有机基本反应类型;形成对有机反应特殊性的正确认识,并能从结构上认识其反应特点。教学难点:乙烯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总之,我们要重视学生科学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尊重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自发、有目的、有选择地学习。我们还要重视科学探究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化学。并要运用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参与化学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