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亲历到亲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亲历到亲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面对新的历史时期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逐渐加快;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需求规格的逐渐提升,高等教育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尽快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高质量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我们教育工作者要重新审视传统的教育理念、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甚至是教学改革。为此,我校管理学院王立柱教授带领一班人,针对高等教育中计算机类课程的时弊,进行了大胆而又富有成效的尝试。改革历时十年,“数据结构(C/C++)”课程获得教育部―微软精品课建设项目的同时,也践行了“课程整合,赋予学生更多自由空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改革使命。今天,通过主编系列专访,通过王教授精彩解答,我回顾自身从亲历到亲为的过程,为该项目改革成功由衷喜悦的同时,也深感内心的充实。

1勇气

1998年,我作为一名计算机学院毕业留校的学生管理干部,忽闻管理学院计算机课程改革,将程序设计的核心课程“C语言”、“C++语言”和“数据结构”整合成为一门“数据结构(C/C++)”课程,一时对此改革迟疑、观望,反对声四起。

回顾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正值我国“深化教育和教学改革,探索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路子,使高等教育的发展在质量、数量、结构和效益等方面达到一个新水平”的关键时期;而此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由单一型向复合型急剧转变;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使得计算机科学不仅是各学科的工具,而且是继理论方法和实验方法之后的又一种科学方法。高校中固有的教学模式使计算机类课程出现“两多、一少、一浅”的现象,即计算机课程设置的门数多、讲授内容简单重复多;各门课程相互联系少;思想性、方法性涉及浅。在教学过程中,计算机课程的不断膨胀,加重了师资的压力,使教师难以站在高端,将知识融会贯通加以传授;同时也挤压了其他专业课程,难以实现使计算机技术成为专业学习工具和方法的夙愿。

此时,改革者带领一班人直面问题,打破陈规,在一片反对声中开始了历时十年的改革,改革需要勇气。

2创新

2003年,我调到管理学院做教学管理工作,了解了“数据结构(C/C++)”课程改革,亲历了改革的后五年。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在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中,敢于向传统的教育思想挑战,勇于向固有的教学模式挑战,是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真正意义创新的最好诠释。

在课程体系层面:大家已经习惯的课程改革只是针对某课程的开设与否、课程内容的变换、课程结构的调整及课时的增减等表层的改革,而此项改革将相互关联的C语言、C++语言和数据结构整合为一门课,实现了“把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从简单的应用和单纯的应试转到学习和掌握程序语言发展规律上来。”

在教学内容层面:坚持整体性原则,开创性地搭建了程序设计课程的新结构。正如王教授在专访中所谈:“程序语言发展的内在原因是程序设计的基本矛盾:存储和操作。从C到C++,具体包含着程序设计发展中的一个复杂的矛盾转化过程,依赖它们之间的这种联系,按照辩证法的要求,描述从低级形式到高级形式的发展过程,由此及彼地整体设计整合后课程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手段层面:揭示事物内在的矛盾,将辩证法贯穿在教材《C/C++与数据结构》的编写之中成为此项改革的一个亮点,而与教材配套的交互式多媒体软件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抽象算法的具体设计和执行过程。该教学软件不仅有效地解决了“程序设计基础”课程长期存在的“算法复杂抽象,教师难于讲授,学生不易理解”的难题;而且还填补了“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软件的空白,进一步改进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

十年来,改革的课程“数据结构(C/C++)”获教育部―微软精品课建设项目;教材《C/C++与数据结构》(第三版)获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课件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教改立项获天津师范大学一等奖。这一切成果的取得来自于创新。

3付出

2005年,我参与了管理学院“数据结构(C/C++)”课程实验班的组建工作。从组建实验班的动员到第一届实验班毕业总结大会;从任务书的发放到实验班成员的真情感言,四年来,我见证了老师、同学们的付出,更分享了他们成功的喜悦。

“数据结构(C/C++)”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上机辅导一度成为影响此项改革发展的瓶颈。在改革者的大力倡导下,学院从2004级学生中选拔36名优秀学生组成《C/C++与数据结构》课程实验班,以选修课的形式为他们开设“C++综合设计实力研究”课程,对实验班学生进行培训,以提高实验班的辅导水平。从此,每个周末,实验室中教师激情的讲授回荡在学生渴望求知的眼神中,许多同学在他们的感言中都写道:这才是真正的大学课堂,是大学中最愉快的时光。

此方法极大地调动了两方面(辅导方和被辅导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激活了学生潜在的学习需求,进一步挖掘了学生学习的潜能,不仅使参与辅导的学生得到了锻炼,也促使被辅导的学生很好地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和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加速了该课程改革趋于成熟的进程。

首届管理学院实验班学生中,有的学生得益于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跨专业考取“211工程”中重点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有的学生得益于担任实验教学辅导的锤炼,在程序设计上大显身手;有的学生得益于汲取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在IT行业游刃有余,而这一切无不凝结着改革者的付出。

4管理

2008年,该课程在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推广一年后,我担任“数据结构(C/C++)”的主讲。

不到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此项改革的艰辛,感受到多媒体教学的真谛,领悟到该课程的引领作用,逐渐摸索着适合本专业的教学方法。

该课程讲述了从C到C++的发展过程,诠释着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规律;该课程课时压缩,课堂上呈现的是最精彩的篇章;该课程概念庞杂,逻辑性强,学生理解上容易出现困难,这一切给主讲教师提出较高要求,要求主讲教师精通教材,将三门课程融会贯通,站在高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架构,梳理知识脉络,避免学生因为知识点多、难度大产生畏难退缩情绪。在实际教学中,形象而又恰到好处的教学课件有效地解决了单一知识点理解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积极作用。然而此项改革的目的在于“课程整合,赋予学生更多自由空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项改革压缩课时的同时意味着学生应增加自主学习的时间。如何监控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笔者认为还要回归管理,为此在以下几方面作了些尝试。

一要讲明社会的需求,开设此门课程的意义,防止学生陷入无目的学习状态,从思想上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改革考试方法。目前高校中许多科目存在着考前教师划定考试范围,学生突击应考、自欺欺人的局面。为了预防这种不良现象,我尝试取消期末考试,使学生根除考前突击的幻想,而是增加平时的考核:延长上机时间,每次上机内容由辅导学生考核;增加阶段考核,考核成绩不理想可以申请一次补考,以期达到较好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将学生分成小组,每次课布置自学内容,下次课由学生主讲部分内容,个人的成绩代表全组的成绩,以形成小组研讨、共同学习的团队氛围。一段时间来,通过严格的管理与耐心的教育,扭转了学生涣散的情绪,培养了学生自觉的学习行为,使该课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领。

从亲历到亲为,我们不仅掌握了程序语言的发展规律,更从改革者身上学到了克服困难、冲破束缚,甘于寂寞,全身心投入工作的精神。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在此借用主编一句话:“地球在变小,地球上不会再发现新大陆,可是一个新的认识、一个新的视角,无异于对地球的一次开拓,无异于发现新大陆”,祝愿此项改革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