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知识人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人类社会是发展的,对人的认识也是发展的。知识人是更为复杂的社会人。发展是他们的本质特征,学习是他们发展的动力源泉,实现社会价值、提高幸福感是他们追求的目标。他们的行为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约束,其约束条件是多元的。对待知识人要尊重、关心、信任、帮助;要加强培养、放手使用;要科学管理,加强激励。
关键词:知识经济;人的发展;知识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2-0157-02
人对自身与知识的认识并非开始于现代,古已有之,但是,直到16~17世纪,才有人真正认识到知识是推动社会历史进程的重要力量。英国的弗兰西斯·培根在《新工具》中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论断。但是,人类一直没有真正揭示知识与其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只有马克思、恩格斯才真正对人作了科学的阐述。他们认为,人是人类历史活动的主体,科学知识是生产财富、创造财富的手段。人类历史已经充分地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马克鲁普等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此后,知识经济(亦称智力经济)逐渐发展起来了。一些发达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已有50%以上来自于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加速了人类现代化的进程。因此,知识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但是,无论科学技术发展到多高水平,人永远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体,人永远是知识、科学技术的载体,知识只能是一种生产财富、创造财富的手段。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能颠倒,否则,必然陷入新的重物轻人的误区,重蹈历史覆辙。因此,知识经济实质上是一种内涵丰富了的人本经济。它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以“知识人”(即实现了现代化的个体或群体)为主体,最终目标要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自身的全面发展。知识经济只不过是对人的建设、人的现代化、人的主体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已。因此,各级政府不仅要高度重视人的价值,高扬人的主体性,全心全意地为人民谋幸福,而且还要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加快知识人的培养。
进行新的人性假设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即人是自然、社会、精神属性的统一体;其次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再次要充分考虑时代的转换,从现实社会出发,着眼于现实和人类的未来发展,而不能靠主观臆断。从亚里士多德到亚当·斯密,再到泰罗制、行为科学,相隔2000多年,时代的转换非常明显。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从“政治人”到“经济人”、“社会人”的假设转换,反映了时代的进程和人类认识的深化,反映了人类社会实践中心的转换,反映了人类管理理念的进步,反映了人的发展。“政治人”假设推动了政治活动和政治管理;“经济人”假设推动了经济活动和经济管理;“社会人”假设促进了社会活动和社会管理。尽管从总体上看这些假设是有局限性的,但在某些方面它们也是有积极意义的,是适应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同样,对知识人的假设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也会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对人的认识也是发展的。人性假设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但不外乎政治人、经济人、社会人三种主要观点。纵观其历史线索,一个又一个的人性假设的提出无一不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而提出的。21世纪,不同于古希腊,也不同于20世纪,而是一个知识爆炸、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的主体性日益增强的新世纪。因此,可以对人性提出新的假设,它是在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下的、根植于21世纪人类社会实践发展的新的人性假设。要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必须站在时代和全球的高度,重新审视以往“重物轻人”的错误发展战略,正确处理人的建设与其他“五位一体建设”的关系,并把人的建设摆在优先的位置,大力加强对知识人的培养,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其素质,加快实现其现代化。
英文对知识人的称呼是:intellectual,其单数形式是指拥有智力者,复数形式是指知识界或知识阶层。笔者这里所说的“知识人”与“知识分子”不是一个概念,或者说,现代知识人与传统知识分子有很大的不同。1919年“”之后,中国知识阶层经过腥风血雨的洗礼,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并且在民族振兴中发挥了骨干作用。鲁迅先生说过,真正的知识阶层是不顾利害的,他们准备着将来的牺牲,社会也因为有了他们而热闹。问题在于这种人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美国社会学家古德纳则欢呼知识分子“新阶层”的诞生,并历数了新阶层的种种特征,指出他们拥有文化资本而迥异于传统的财富拥有者。
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学术界对知识人问题展开了多年的讨论。争论的焦点是:是否应该有知识人?对此各学派的观点是不同的。20世纪末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对知识分子问题的讨论日渐增多。人们认识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专事于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消费的人日益多了起来。知识人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体,深刻地改变着人类
社会。
进入21世纪以来,一场新的知识革命已经来临:一是人类的知识总量迅速增大,出现质的飞跃。知识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二是知识改变了人的智力,推动了创新。知识产业在发达国家已初步形成。三是知识的内涵和形态发生了根本变化。知识的创造者已不是少数人,而是广大“知识人”。知识的内涵及其丰富,涉及到科学、技术、教育、管理、传媒等众多学科领域。知识的载体是光讯、卫星电视、电脑传真等。知识的表现形态已由报纸杂志、图书变为以符号体系和符号工具为主。四是传媒产业的发展,缩短了国际、城乡之间交流的差距,对提高人的现代化程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这些对我国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1996年,由西方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图景。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的主体不可能是传统的工人和农民,而是实现了现代化的知识人。
如前所述,对知识人的讨论由来已久,但无定论。讨论这个问题应注意两点:首先,本文所讲的知识人不同于福柯说的“知识分子”,也不是我国传统的对有知识的人的称谓(它是与阶级斗争长期联系在一起的);知识人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其次,并非所有有知识的人都是知识人,只有那些知识水平较高的、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人才称得上是知识人。
知识人的假设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权力支配社会财富增值,创新能力决定人的价值,人要想体现自身价值,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必须具有现代知识结构,并能运用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劳动。知识人就是具有现代知识和理性,并能运用知识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人,是多种人性的“综合体”,并且有特殊性:知识水平较高、学有专长、目光远大,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强烈,成就欲强,重视激励,讲究效率,主体性强,勇于实践,善于创新,但蔑视权威,自由度大,难以管理,流动性强,等等。因此,知识人是更为复杂的社会人。
知识人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人,其行为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约束,其约束条件,呈现多方面的特点:一是多元性。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主观方面包括思想观念、知识水平、思维能力、性格心理、体力状况等。客观方面包括当地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程度、法律和社会制度、社会和谐状况、社会关系状况、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基础设施等。同时,还可以将约束条件分类,划分为间接条件、直接条件、相对变动的、相对固定的约束条件等。二是动态性。对于所有知识人的行为来讲,所有约束条件在一定时期内都可能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对知识人行为结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进步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各种约束条件的影响力在不断改变。因此,也要动态考察约束条件对知识人理性程度的影响。
个体知识人要实现社会价值,必须使自己行为的结果满足社会的需要,为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如果达不到个体理性与社会理性的统一,就不能达到完全的理性。但是,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这种统一往往是偶然的,个体只能不断接近这种完全理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已进入学习型社会,知识人正在迅速崛起,他们选择的是一种工具理性,即把发展作为一种主要的选择,他们重视自身发展的平台和环境,渴望机遇和人文关怀,注重学习和创新,注重整合和利用社会关系,注重与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发展是他们的本质特征,学习是他们发展的动力源泉,实现社会价值、提高幸福感是他们追求的目标。对待知识人,要尊重、关心、信任、帮助;要加强培养、放手使用;要科学管理,加强激励。
人类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社会,提出知识人假设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当然,要完善知识人假设还有很大难度,但是只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多学科合作,联合攻关,就一定能解开这个斯芬克斯之谜。
参考文献
[1] 郭晓君,等.知识经济与企业管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39-40.
[2] 张孝德,张旭.知识人与知识中国[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22.
[3] [美]卡尔·博多斯,蔡海榕,李俊.知识分子与现代性的危机[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4] [美]彼得·德鲁克,张显岩.后资本主义社会[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211.
[5] 郭晓君,等.知识经济学[M].中国物价出版社,2003:31-46.
作者简介:郭晓君(1956-),男,辽宁营口人,天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在读博士,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研究生,研究方向:人本管理、创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