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山东聋童学校教育及助残活动现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山东聋童学校教育及助残活动现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编者按

2009年春天,山东大学的一群在校研究生成立了一支聋童义教队,希望能为聋童教育做点事情。为了让活动更有效、更有针对性,义教队成员在通过朗读学习、体育活动、书信交流等义教活动帮助聋童的同时,对聋童学校教育助残现状进行了调研。调研构思也许不十分精密,结论建议也许还难免局限,但一群热情的、有心的青年希望理性助人的努力,却不仅仅让人感动,对于提升助残质量也十分有意义。本期在刊发一组由一线特教老师撰写的聋教育论文的同时,推出这篇调研报告,以向这种努力和探索表示敬意。

调研的背景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我国有6~14岁学龄残疾儿童246万人,占全部残疾人口的2.96%。其中听力言语残疾儿童28万人,多重残疾儿童75万人。正在普通教育或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儿童占63.19%,这大大低于全国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97%的平均水平。残疾儿童教育问题形势不容乐观。

有一些志愿者加入助残义教的行列,也有一些机构对志愿活动给予指导和配合。但是,志愿活动的效果如何?是否真正能满足聋童的需求?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志愿活动的初衷是否实现,意义程度是否显著。而关于助残活动是否真正有效,受助方需求与志愿者供给的对接的调查研究一直是一个空白。

调研的内容

从2009年1月10日开始至2010年2月28日,山东大学聋童义教队利用寒假时间,就聋童教育现状和助残活动效果,分赴济南、烟台、青岛、东营4地共10所特教学校进行走访调研。

根据调研的目的,调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①学习课程方面:包括目前课程开设情况,课程设计有哪些特色思路,哪些课程的开设存在困难,课外活动丰富程度,对于国际聋童教育的双语教育的看法等。

②教育环境方面:学校对于聋童教育环境的看法和问题,与国际教育的差距和改善方面,师资是否充足等。

③社会环境方面:社会对于聋哑人帮助的情况,应该怎样帮助,助残活动开展情况,效果如何,聋童家庭情况,聋童最需要的是什么,希望的助残活动形式等。

调研的结果

结合之前制定的调研目的与调研内容,将调研结果总结如下:

学校情况(师资情况)

从走访的学校看,都建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只有烟台市聋哑学校建于1887年,是中国最早的聋哑学校。规模参差不齐,像建校较早的烟台聋哑学校规模相对较大,教学班18个,在校生251人。而多数如青岛崂山聋校、济南历城区聋童学校都是50人左右的小规模。但教师的学历都普遍较高,本科学历的教师占全部教师的60%以上,有的学校甚至都是本科以上学历。总体来讲:

①山东的聋校规模普遍比较小,而且多位于偏远的郊区,这样对于聋童的上学造成一定的不便。

②山东聋校师资在一定程度上比较紧俏,有供不应求的现象。与此同时,师资的水平比较高,大部分在专科以上。

可见,社会对于聋人教育的关注度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政府部门将对于聋人教育的关心怎样落实到最基础的设施以及安置方面显得更为重要,一个简单的路牌可能对于聋童就有很大的帮助;社会观念的正确与客观,是根本上解决聋人教育师资问题的关键所在。

课程开设及效果

聋校开设的课程比较丰富,而且与普通同等学校的课程大部分相同,有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地理、历史、生物、计算机、美术等,只是根据国家《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等有关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设相应的针对聋童的课程,如口语交际、思维训练以及职业规划和职业教育的课程。

在最为关注的计算机课程中,笔者比较欣慰地看到,几乎每个学校都有相关的计算机课程,硬件配备和信息化程度都比较高。

在课程开设的困难方面,青岛学校反映音乐课、自然科学类课程因为聋童的生理特点,开设的困难较大;而烟台学校则反映职业教育方面的实用性探索欠缺为课程调整带来了困难;济南学校着重强调了生活教育课的重要性。

在经过了九年的教育和培养之后,大多数学生在语言交流、写作、自理能力等多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步,并多在美术、舞蹈、手工方面获得了优秀的成绩。

他们有的正在高中或大学(如:北京联合大学、长春美术大学等大学)美术相关专业深造,更多的则是进入社会,与健全人公平参与竞争。

关于双语教育

双语教育作为国际上聋童教育比较推崇的方法,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却并不明了。我们调查的学校几乎都没有采用这种方法,其中包括中国最早的聋哑学校――烟台市聋哑学校。

烟台学校认为,以聋孩子的个人基础为本,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比方说这个孩子听力补偿较早,补偿效果较好的话,那就坚持口语教学。而现在大量的现代化设备帮助我们在口语教学的路上走得越来越好。每班一套集体助听设备,再加上适合聋孩子的大量读写训练等,使他们坚信以口语教学为主、手语为辅的教学方法是适合聋孩子的。

而济南学校点明,目前的社会文明程度还没能提供这样一个机会和条件进行双语教育,尽管可能双语教育有一定的优势和作用,但对于中国目前的现状,口语教育为主、手语辅助教学的方式还有很强的生命力。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中国聋童教育方式的研究要与国际接轨,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理论研究者与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沟通也不可忽视。

家庭情况

聋童的家庭一部分是健全父母的家庭,一部分是父母均为聋哑人的家庭,还有一些特殊的,如福利院的孩子等。前一种情况稍好些,但对于后两种因为聋人在社会上多是从事一些收入不高的工作,家庭经济状况自然不好,总体说家庭困难的居多,是急切需要社会予以关注和帮助的。

志愿者活动存在问题

社会对于聋童的关注度在不断增加,尤其是高校的爱心活动比较频繁,在帮助提高聋童语言能力的同时,使聋童能够真切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以及更好更大范围了解社会、开阔视野。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烟台学校希望大学生在志愿活动时注意两点:一是不要把聋童当作弱势群体去怜悯,二是不要表面化的联欢,要心理上的认同和平等的交流。

济南学校反映:活动本身没什么问题,关键是有的学生是抱着很大的好奇心来的,他们关心的往往是“这些聋哑人怎么说话,怎么学习”,而不是“我怎么去帮助这些聋哑人”。志愿者频繁更换也是这类活动的一个弊病,每一批第一次来,几乎都会问一些同样的问题,这样对孩子们的语言发展帮助是不大的。

建议的志愿者活动

对于在校学生志愿者,本身无经济基础,建议用聊天交流的方式。

青岛学校认为,相互写信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既不会影响学生的正常上课,又能起到练习写作的作用;不过多一些和老师以外的正常人接触,也确实能够培养学生多说话,增强对生活的自信心。与这些孩子接触的过程中,希望说话慢一点、口型要很夸张。如果愿意和这些孩子保持长期的交往,多一些通信联系是很不错的方式。

济南学校反映,采用聊天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聋孩子的语言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上更多的人发自内心的关爱。另外,可以在来之前定好活动主题,围绕一个主题来谈比较好些。

烟台学校希望,处于一个和聋童平等的状态与他们交流沟通,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能力,为他们打开更广阔的知识世界的视野等等。

结论与建议

关于社会关注

目前社会上对聋人的关注和帮助逐渐增多,但还不能给聋人群体提供更多的聋听之间的无障碍,例如:对盲人有盲道、对肢残人有轮椅坡道,而向聋人提供的无障碍却很少。

而且对他们的帮助首先是物质的,但更重要的是为他们提供自身能够创造物质条件的能力,再者精神层面的引领也非常重要。帮助不应是一时一事的金钱或物质的帮助,应该着力于怎样帮助他们真正地高质量地自食其力,不仅有份工作,还要有份高质量的,或者说能为他们的生活质量提供保证的生活,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帮助。

这些需要全社会予以关注,是只有通过观念的更新、有实效的投入、持之以恒的政策支持才能实现的。

志愿者的心态

有人称:面对残疾人,平常人是健全而懒惰的人。尽管很多人有关爱残疾人的心态但行动的人是少数,行动的人中能真正从心底摆正姿态,深入了解后再正确合适地帮助的人更加少数。在某种程度上讲,对于志愿者,克服与聋人沟通不便才是他们的挑战,换位思考的持之以恒的精神才是他们最需要的。

作为志愿者,最需要做的是一个沟通者而不是施舍者,应该立志做那座沟通有声世界和无声世界的桥梁,让更多的人了解聋童的世界,也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主流社会,将自己放在一个和聋人平等的状态交流沟通,保持精神上的平等,倾听聋孩子的心声:“除了听,我们没有什么不同!”

(作者系山东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山东大学聋童义教队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