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道德经》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比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朴”在《道德经》中作为一个文化负载词,被赋予了超越其本义的丰富的哲学文化内涵,中西方译者在对其进行英文翻译时所采取的方法不尽相同,本文将从“朴的译法”这一角度出发,对理雅各、亚瑟・韦利、辜正坤等译者的不同译本进行比较,以求对老子的哲学思想体系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试图为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道德经》;英译;文化负载词;朴
一、引言
作为在西方世界颇受关注的中国文化经典,《道德经》以其丰富且深厚的哲学内涵彰显着老子思想的不朽价值,在今天所能看到的数十种语言译本中,又以英译本的数量为盛,阐释方法至多,涌现出不少值得肯定的译文著作。但同时,中西方的文化传统毕竟存在诸多差异,用外语来解释一部极具哲学思辨色彩的汉语文化著作并非简易之事,尤其针对某些文化负载词来说,在西方语言世界中很难找到与原文在意义上完全对等的词语。然而,无论是在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还是在用外语翻译原文的过程中,译者都要对这些关键词持有高度的重视,因为对文化负载词的恰当理解,有助于正确传达作品的思想主旨,有助于降低作品文化价值在传播过程中的损耗。
本文将分别选取理雅各(James Legge)[1]、亚瑟・韦利(Arthur Waley)[2]和辜正坤[3]三位译者的英译本,以其对《道德经》中文化负载词“朴”的翻译为例,主要对理本和韦本进行研究对比,以辜本作为参考,力求在正确理解老子哲学思想的同时,也能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经典著作的翻译交流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朴”的意义及其不同的英译方法
对于“朴”的意义,许慎的《说文》解释为:“朴,木素也。”即“未经雕琢、未经加工的,保持原貌的木材”,这可以看做是“朴”的本义。在王力等编写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细列了“朴”常用的四个义项,除去本义外,“朴”还有“本真、本性”“质朴、淳朴”等意思,这两个义项应为“朴”的引申义,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朴”的引申是通过“隐喻”实现的。在《老子》的《道德经》[4]中,“朴”一共出现在六个章节中,虽然在字形、字音方面没有区别,但在字义上不能一概而论。笔者结合语境对每一章节的“朴”进行分析,发现第15章中的“朴”,也就是“朴”在《道德经》中第一次出现时,所用的是它的本义――“敦兮其若朴”用了比喻的手法,即“淳朴得像未经加工的木材”;而在其后的第19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28章“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第32章“朴虽小,天下莫能臣”、第37章“无名之朴”以及第57章“我无欲而民自朴”中,“朴”则取的是其引申义,即“本真、本性”。在为“朴”寻找英语世界中的对应词时,不同学者的翻译方法还是存在差别的。
在亚瑟・韦利的英译本中,译者将第15章“敦兮其若朴”中的“朴”译为“uncarved wood”,而在其后的五章中,除将第37章“无名之朴”的“朴”译为“blankness”①外,其余四章均用“the Uncarved Block”。“uncarved block/wood”翻译为“未经加工的木材”,与“朴”的本义相通,所以在第15章中用直译的方法来翻译是合理的。而后“the Uncarved Block”的变化也是有一定道理的,韦利是将一个名词词组“首字母大写并加the”,变为一个和“Way”“Tao”类似的专有名词的形式,表明译者意识到“朴”在后面几章不再只是简单的“uncarved wood”,它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哲学内涵。但是,对于文本接受者来说,“the Uncarved Block”的译法和“uncarved wood”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在理解时容易忽视译者为它们“精心安排”的不同,并且,“The Uncarved Block”尚不足够揭示“朴”引申意义的本质,对于一个文化负载词来说,这样的处理方法还是存在局限的。而这一点,在同为英国汉学家的理雅各的译本中就有不同的表现。
理雅各是英译《道德经》第一个历史时期的传教士,在这个时期“由于外国读者对《道德经》和中华文化的隔膜,书名翻译以解释性为主,目的是使译语读者能够从书名了解到书中的主要内容,是一种本土化的策略。”[5]同样的,在第一处对“朴”进行翻译时,理雅各就采取了“解释性”的方法,译为“wood that has not been fashioned into anything.”(“未经加工的木材”),与韦利的“uncarved wood”实际上是一致的。可见,译者在对“朴”本义的理解上并没有明显的出入,无论是用词组“uncarved wood”(如韦利本、辜正坤本),还是像理雅各这样做解释性翻译,都是可以准确传达其意义的。翻译的关键还是对其引申义,也可以说是对“朴”放在《道德经》文本语境下的“哲学意义”的理解。与韦利不同的是,理雅各在第28章中将“朴散则为器”的“朴”译为“the unwrought material”(“未经加工的物质”),在第19章“见素抱朴”中将“朴”译为“plain and true”(“朴素,真实”),而在后三章则译为“simplicity”(“简单朴素”)或“primordial simplicity”(“本真”),后两种译法显然已超出了它的本义,与引申义“本真”“本性”更为接近;而“the unwrought material”的译法是将“wood”替换为“material”,是用“一般”来代替“个别”,更接近哲学内涵。
可见,理雅各在对“朴”的理解和翻译上更注重文本语境,我们也可以利用中国译者的英文译本加以确证。辜正坤先生无论是在时代环境、文化氛围还是研究所用的文献资料等条件上,较生活在十八、十九世纪的理雅各、韦利来说都应具备优势,在他的译本中,对于后五章具有“文化负载词”性质的“朴”的翻译,除第32章用“it”指代外,其余均用“simplicity”或形容词形式“simple”。②与理雅各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有“英雄所见略同”的契合。
至于在第28章中,理雅各用“the unwrought material”而非“simplicity”,与他“在词语翻译上特别重视词义的多样性和异域性以求得语义对应。直译不意味着呆板的翻译,理雅各在不同上下文中通过多种译法来翻译同一个词,以表现该词在不同语境的含义” [6]的翻译方法也有关联,认为“朴散为器”的“朴”与“无名之朴”中的“朴”在不同语境下是有区别的。
以辜本翻译方法做参考,并不表示否认理雅各和亚瑟・韦利的译本价值,特别是理雅各的译文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道德经》的哲学内涵。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对于《道德经》中“朴”“道”等关键词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它的本义或者将其孤立起来进行分析,而对于在具体语境中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也并不存在特定的对应词,我们在比较不同译本时,是为了选择最接近、最符合原著作者思想的翻译方法,而非要去评判译本的优劣。不过,用“simplicity”也并不能概括“朴”所负载的全部的文化意义,就像“Way”与“道”之间存在的隔阂,使得译者不得不新造了一个英语词“Tao”来表示《道德经》中“道”的意义。虽然翻译家和汉学家并没有为“朴”新造一个英语词“Pu”,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否认它的价值和意义,因为“朴”是老子“道”这一哲学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结语
文化负载词“鲜明的民族色彩和独特的文化个性”决定了它在被翻译成其他语言的过程中很难找到与之意义完全相等的词语,尤其像《道德经》中“道”“名”“朴”之类具有深刻哲学内涵的词语,对普通的以汉语为母语的文本接受者来说,在理解上也不太容易做到面面俱到。因此,西方的学者、汉学家在对其进行英译时必然要经历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熟悉文本的过程。由于受文化传统和语言感受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译者在这个过程中的“感悟”和“理解”或多或少地会与原文所要表达的真正内涵有所差距,反映到译文中,就会使原文的文化价值受到一定程度的折损。我们没有必要去苛求译者翻译出准确无误的完美作品,因为“maximal level of equivalence”[7]③是非常罕见的。对于译者而言,对原文能够进行基本的字面翻译是基础,就像韦本中将“朴”译为“uncarved wood”,如果对原文有更深入地把握,能使其文化价值和思想内涵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现,那便是译本的成功之处。就对“朴”字的理解和翻译而言,理雅各与韦利两位汉学家都能够把握它的本义,但就在译本中“朴”所负载的文化内涵和哲学内涵的体现程度来看,理雅各则更胜一筹,这与二人对中国文化了解的深浅程度和个人经历有关――韦利是“没有到过中国的中国通”,他所了解的中国文化大都是从有限的汉学典籍中获取的,这也限制了他深入全面地理解《道德经》这部和他有着较大的时间空间距离的作品;而理雅各不仅是汉学家,还是传教士,因此他在中国本土获取和感受的中国文化自然要比在书本中得到的更加丰富形象。当然,我们并不能以偏概全地认为韦利翻译的《道德经》毫无可取之处,“他的译本中还是有不少独特之处值得借鉴和学习的:译本以直译为主,尊重原著,语言通顺流畅,简明易懂,句式紧凑整齐,富有节奏感;句型灵活多变,处理得当。”[8]另外,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译者来说,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同样的问题也是存在的,只是他们在理解《道德经》的文化内涵和哲学内涵时会结合现存的大量注本避免出现“只停留在字面意义”的现象,但怎样用英语进行恰当地传达,对于中国译者而言依然需要思考,因此,在翻译《道德经》等经典著作中的“文化负载词”时,译者不仅要充分理解文本,了解民族文化传统,还要结合上下文语境,也要考虑到接受者的身份,以使中华文明能够得到更好的继承、传播和发扬,使中西文化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碰撞出更多智慧的火花。
[注释]
① “literally,‘the uncarven-wood-quality’”即“依据原文,是‘未经雕琢的木材的品质’的意思”.
② “simplicity”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有以下三种解释:①简单(性)、容易(性);②质朴、淳朴;③简单(或质朴、朴素)之处.
③绝对的功能对等,即“the readers of a translated text should be able to understand and appreciate it in essentially the same manner as the original readers did.”(译本的接受者在理解和欣赏文本时与原文接受者的效果一样.)
[参考文献]
[1]James Legge.Tao te ching.English[M].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Inc,1997.
[2]老子.道德经[M]. Arthur Waley,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老子.老子道德经[M].辜正坤,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王弼(注).老子道德经注[M].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1.
[5]辛红娟.《道德经》在英语世界:文本行旅与世界想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27.
[6]岳峰:架设东西方的桥梁――英国汉学家理雅各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3.
[7]Eugene A.Nida.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87.
[8]朱云.《道德经》英译本误译现象及其原因探究[J].中文自学指导,2007,(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