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数据:医疗护理的“超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数据:医疗护理的“超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编者按】

数据、互联网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在医疗行业已经不是新词,技术中较为容易实现的部分可以说已经得到普遍的使用。医疗护理是贯穿健康管理全过程的一项内容,院前服务、院中治理、院后康复都离不开护理,而在每个环节中的不可或缺也随即带来医疗护理对高效的强烈需求。面对不断攀升的成本和不断下降的边际利润,如何才能开出一剂成本节约、效率提升、护理质量改善的良方?大数据可能是最为行之有效的管理工具。它将在洞察数据价值、预防疾病蔓延、杜绝医疗浪费、避免高昂医疗费用产生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成为使医疗护理更高效的“超能力”。

Part 1

医疗护理当前困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管理的逐步重视,医疗对于人们来说已经并不局限于生病去医院和打针吃药,而有了更广阔的范围,除了在诊之外,人们开始更加重视院前的预防和诊后的康复护理,术后护理和慢性病护理、养老护理的需求日益增高。医疗过程的扩大,使得医疗成本增加和人力短缺成为一种必然现象。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成本降不下来、人力不够的时候就会用机器、计算机等现代科技的“超人”能力来弥补,与之相同,医疗护理的发展也因其必然的困局而走向使用大数据来提效的方向。

成本增加和人力短缺

医疗成本的增加

由于越来越多的包括精神健康障碍的非传染性疾病、老龄化社会、昂贵的治疗方法和技术创新以及患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在内的沉重负担,全世界医疗成本大幅增加,因而给全球健康体系和民众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其中,成本信息对于如何在财政、人力和有限的其他资源条件内做出更好的计划和决策,是非常重要的。

在所有国家,医疗保健需求和长期护理正在推动医疗成本上涨。医疗支出的诱因包括人口学和非人口学的因素。人口学的因素为人口增长和人口老龄化。由于慢性和非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增加,需要长期住院并接受护理,所以老年人需要更多的医疗,其医疗成本也更高。同时,老龄化也和多发病增加有关。例如,在发达国家,25%的65~69岁老人,50%的80~84岁老人,患有两种或更多种慢性健康问题,这要求更多长期的社区、专家健康护理服务。

非人口学因素包括:工资上涨,技术和药品成本提高。医疗技术,比如新的昂贵药物和诊断治疗设备,医疗服务和人口健康状况方面巨大的改进等,也都是医疗保健支出增加的主要因素。此外,还与贫乏的健康认知力有关。有较低健康认知力的人,倾向于经常住院,且住院时间较长,健康状况较差,因此导致更高的医疗支出。

全球每年的健康支出大约是5.3万亿美元。随着传染病在世界一些地区的持续高发,心脏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等非传染病患病率的增加,医疗成本将继续上涨。研发新药和先进治疗手段的使用,将会进一步加剧这种趋势。现实情况是,新的药物和诊断、治疗技术在政府能够提供充足的财政资源之前,已被引入到健康体系之中,因此使医疗成本膨胀,推动产生了“使成本更划算”的需要。医疗成本影响了越来越多的国家为实现全民健康覆盖(UHC)而做出的承诺。

全球护理人力短缺

中华护理学会去年年底就曾披露,中国护士严重短缺,甚至达不到26年前的配置标准。中国每千人口护士人数在全世界排名倒数第三。据卫生部对全国400多家医院进行的调查,有些医院,白班护士平均每人要负责15-20名病人,公休、节假日和夜班,护士平均每人要负责40-45名病人。与从前相比,今天病人治疗量大、治疗手段多,往往要求也高,可是却连26年前护理量低时的护士配置标准都没达到,这个反差确实令人吃惊。

护士是为患者服务的,如果患者增加了护士却没增加,已说明患者得到的服务是被稀释了,那么现在既是患者增加又是护士减少,那就说明患者得到的服务是缩水了又缩水。护士应提供的并非是一般的服务,而是医疗的一部份。护士对患者的服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一些细微的病情、病人的反应,受过专业训练的护士才能够察觉,但家属和护工则不能。护士严重短缺,很有可能耽误了治疗,甚至酿成大错。从这个角度看,护士的短缺不仅是服务的短缺,更是医疗质量的隐患。

从国际上看,全球经济危机,使得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与全球护士短缺的矛盾更加激化,导致了护士招聘和人员编制的减少,对于护理人力资源和保健获得产生毁灭性的影响。世界上的很多国家,政府缩减医疗保健特别是护理方面的支出。很多发展中国家,全民健康覆盖的实施受到了适当数量和技能的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医疗人力短缺的阻碍。发达国家由于经济衰退导致预算削减,也无法摆脱医疗人员严重缺乏的事实。一些欧洲最贫穷的国家,比如:罗马尼亚把医疗预算削减25%。护士,是医疗行业中人数最多的群体,对整个医疗成本具有很大影响,很多时候护士经常是第一个被缩减的,这不利于病人的安全和护理质量。

移动医疗能否成为护理困局的良药

现今,很多人都在谈论移动医疗以及它背后的产业生态。仿佛移动医疗就是颠覆医疗行业痼疾的完美利器,拿着手机去看病、智能手环时刻监测你的身体状况、无线跌倒预防设备时刻保护你的安全、远程会诊帮助几千里之外的医生治疗你的病情……一切说来遥远却又触手可及。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移动医疗行业,热衷用移动医疗的光环增亮自己。

然而移动医疗产业刚起步不久,业务都处于布局与拓展阶段,如果把医疗护理分成院前、院中、院后三个领域,就会发现移动医疗给人们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的盛景背后,是密集的同质化竞争与无法触及医疗核心的无奈。

歪打正着的院前服务

国内患者就医之前的移动医疗市场,有两大业务已经被人们认可:预约挂号服务和在线问诊服务。

预约挂号服务十分注重医院资源,优秀的预约挂号平台能够提供门诊加号、预约专家号和选择医生等功能,因为这一领域是传统医疗服务最空白的市场,因此互联网企业能够轻易地进入,甚至医院也愿意开放自己的挂号系统给互联网企业,让其进行规范化运作。于是过去连夜排队或者从黄牛手里拿号变为了用手机App预约,甚至通过App提前向医生告知病情,将医疗护理环节提前:例如提前判断患者是否需要挂水,是否需要住院。患者就医前最大的挂号痛点被移动医疗精准发掘,并且产生价值。

相比预约挂号的互联网巨头占位,在线问诊服务可以说是目前移动医疗最为热衷的领域,因为它有成为互联网医院这一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在线问诊应该可以建立医生与患者网上的交流平台,进而能够直接获得医生资源与患者数据,从而远程为患者诊疗。虽然就现在来说,单纯的线上沟通只能是医疗建议,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问诊,更难以实现专业的医疗护理。我国的医生护士已经习惯了在医院等患者上门的模式,不可能在院前就进行医疗护理,尤其是在大部分三甲医院,名医专家护士光是应付每天前来挂号排队的患者已经应接不暇,即使参与了线上诊疗也是蜻蜓点水点到即止,并不会起到真正的作用。

但是不得不说,预约挂号服务和线上诊疗对于在院护理来说却歪打正着地在某些方面使护理更高效了:

移动医疗虽然是移动医疗信息化探索的一小步,但却是便民医疗服务的一大步。医院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优化临床业务流程、运营流程,通过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进行医护资源的合理部署,将医生与护士从PC中解放出来,让医生、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集中在患者护理上,尤其是让一些人手极度紧缺的医院中的护士从“接待、登记、整理、调解”等杂事中部分解放出来,可以更集中地进行医疗护理工作,在改善医患关系的同时,有效的提升医疗质量。

不过,与此同时,在线问诊成为互联网医院的可能性,对于患者来说极具吸引力的“院前护理”这一步,尚有广阔的前进空间。

软件扎堆硬件缺乏的院中信息化

相比院前市场的竞争激烈,医疗产业最核心的患者就医环节,反而是移动医疗最薄弱的领域,众多软件公司先行布局医疗信息化,却少有硬件产品研发。

即便如此,在医疗信息化广泛普及的时候,患者在就诊时对于医疗护理的体验仍旧是上个世纪的产物,经历过在线预约、在线问诊后,到了医院仍然是病历本、化验单、排队缴费老三样,这些我们广泛诟病的就医环节已经为移动医疗打开了一扇大门,但迟迟却听不到敲门声。

移动医疗的需求在就医环节是存在的,医院想要更好的管理,医生需要快速的问诊与减少错误,护士需要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选择更高效的服务方式,患者期望方便就医和更好的护理服务,多方的需求本来依靠移动医疗可以供给,但是因为移动医疗硬件门槛相对较高,缺乏数据信息和软件支持,使得真正的移动医疗在这里举步维艰。

目前芯联达公司在做移动医疗的护士站和病房管理系统,公司董事长杨宏桥认为这是不够的:“关键是实现开源化,医院只有开源HIS系统,引入移动医疗企业,通过医疗数据和软件系统的开源,基于患者充分参与,才能推动移动医疗硬件产品的开发应用。”

在医疗信息化领域,医院愿意投入资金用于提高内部的管理效率与数据联通,但很少将患者纳入到自身信息化领域范围,更不会想到将大数据的分析结果用于患者在诊期间的医疗护理,虽然大批软件上市公司举起了移动医疗的旗帜,却走着医疗信息化工程的老路。

以软件为开端打开移动医疗市场并不失为一种方式,现如今一些医院已经开始建立移动病历本、网上缴费和临床数据管理,对移动医疗敞开了怀抱。在医疗护理流程中,移动医疗设备已经开始得到应用,提供医生移动查房、护士的移动护理等便利,具体到移动终端上,笔记本电脑、无线查房推车、PDA、平板电脑成为了医院实施移动医疗护理应用通常选择的几种设备。而更多的移动设备使用以及数据管理,则成为移动医疗产业新的蓝海市场。

医疗的本质是医生要为患者看病,移动医疗为医院提供规范管理,为医疗护理提高效率,它是一个工具,软件与硬件缺一不可。

有点烧钱的院后护理

在患者出院后,医院和大部分医生的职责基本结束,但是患者对康复程度的忧虑和突发事件的恐惧才刚刚开始,他们依然需要医疗护理服务。

院后护理的缺失让互联网公司、医疗机构、医药厂家、资本方看到了市场的空白,纷纷涌入,利用移动医疗抢夺院后护理市场的用户资源和市场份额,而不同的需求群体以及数据来源,让院后的竞争变得多样化。

院后服务集中体现在术后管理和慢病管理两大领域,通过移动医疗的交流软件以及可穿戴设备提供的实时数据,患者与医生建立了院后服务联系,移动医疗企业只要拥有好的产品体验和简洁的使用流程,用户粘性便大幅提高。

然而如何找到患者以及提供服务成为无法避开的问题,这需要与医院、医生进行协调,并调取患者数据,而医院的义务往往止于出院,医生因为工作原因也不愿牵扯更多精力服务与术后病人和慢性病患者。因此移动医疗公司不得不依靠合作或付费形式获得医院的数据接口,通过各种补贴和礼品维持医生使用移动应用的热情,而对于患者收取服务费目前还不现实,院后管理成为移动医疗最为烧钱的部分,这一部分的医疗成本居高不下,实在不能称得上促进了医疗护理的高效发展。

一些移动医疗公司运用新的互联网技术降低用户管理成本与提高效率,CRM软件的应用为庞大的院后人群管理提供了便利,RelateIQ高级工程师汪科道说:“CRM相当于一个数据库,记载着每个数据的进度,在互联网的时代,数据来源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将庞杂的数据信息进行汇总统计,这就需要互联网的技术与解决方案。”

开发院后护理市场是目前很多医疗器械和医药类上市公司最关心的环节,基于各公司业务领域,所提供的院后移动医疗服务也各不相同。乐普医疗专注于心脏病支架术后管理、福瑞股份专注于肝病诊疗后健康管理、北大医药与医院合作开发院后服务体系等,利用移动医疗不仅提高产品粘性与客户忠诚度,进而让众多涉足移动医疗的公司在现有医疗器械和医疗产品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出确实可靠的可穿戴设备。

【编后】

随着移动医疗的概念深化,单一的APP和微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医患双方的要求,然而要真正使移动医疗成为医疗护理的良药还是任重道远。商人逐利,而移动医疗覆盖的范围过于广泛,随着市场的调整,最终必然是优胜劣汰,不到收网的时候,对于移动医疗如何才能在医疗中起到真正作用的追逐不会终结。目前来说,移动医疗的浅尝部分减轻了护士的部分压力,歪打正着地使医疗护理得到了部分提升,然而大部分仍只是侧面的帮助,移动医疗对于医疗护理正面具体的积极影响仍然显得尚微。

Part 2

大数据给护理带来什么?

对于国内的医疗环境来说,大数据对医疗护理起到的作用还不算太大,但是在国外,数字医疗技术在医疗护理方面的成效已初现端倪,不少专家也对未来大数据对医疗护理造成的影响作出了推断。

医疗护理向家庭转移

无边界医疗集团主席余卫湘博士发出这样的观点,他认为医疗护理服务的中心正在转移。通过延伸临床护理的范围,数字医疗能让病人在家中享受到临床级别的服务。所以数字医疗能大幅度降低医院的患者再入院率。

所谓的家庭式病人管理方式,就是使得医疗专业人士能持续性监控并管理病人的生物计量数据(比如:血压、脉搏、心电图数据和血糖水平等),从而帮助他们密切关注病人的身体情况,避免发生紧急情况。

国外的数字医疗技术已经推行了很久,而且得到了政府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余博士相信中国的医疗的趋势也是从以医院为主到以家庭为主。

政策大数据的惩罚式激励

在美国,《平价医疗法案》通过责任医疗组织(ACO)和物质刺激手段降低了医院的再入院率,使得家庭式病人管理工具逐步活跃起来。比如降低再入院率项目给医院设定了处罚标准,即认定病人在30天内再入院率超过规定的医院护理质量较差。为了便于观察并对医院进行惩罚,CMS(连锁管理体系)主要看以下情况的病人在30天之内的再入院率:心力衰竭、心脏病、肺炎、慢性肺病(肺气肿和支气管炎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

具体处罚的额度是医院Medicare(医疗保险)项目DRG相关收入的1―3%不等。而且这些处罚适用于所有的DRG支付费用,而不是仅涉及上述五种疾病的DRG支付。换句话说如果一家医院在上述五种疾病病人的再入院率方面做得不好,那么他们的罚金是按照所有DRG支付项目进行计算。

由于“强行要求降低再入院率”的存在,促使医院也不得不重视家庭式的医疗护理,对医疗护理形成了有趣的惩罚式激励。

资金减少呼唤高性价比

随着传统家庭式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报销额度不断降低,医疗服务提供者现在纷纷转投数字医疗怀抱,希望利用这种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在病人家中管理病人的身体健康。2014年,CMS削减了家庭健康领域(包括了家庭式卫生保健服务)1.05%的预算。而在今年,这一领域的预算将再度缩水0.3%,也就是少了6000万美元的费用。

《平价医疗法案》规定了更低的赔付率,正成为导致CMS出台预算缩减政策的原因之一。很多医疗服务提供者担心预算的减少会影响病人健康,导致病人在家中无法获得足够的医疗护理服务。如此一来,医疗卫生系统需要好好开发利用技术解决方案。这种方案能更好的监控病人,以最有效的方式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

改善慢病和养老护理

在线慢病

根据Telegraph网站报道,英国国家健康体系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正力图推进远程医疗监护和在线医疗服务,并将其作为英国数字医疗革命的一部分。

在该战略中,NHS慢病患者使用高科技智能服装和可穿戴设备,获得远程疾病监护服务;同时,患者可以和全科医生进行在线视频咨询、获取处方和查看完整电子病历。该战略的目标是在五年内让虚拟医疗无处不在。

到2018年,接近300万的英国人将患有至少三种慢性病,如糖尿病、痴呆等,这将导致对医疗健康服务的需求激增。医疗专家希望数字革命能够解放医疗资源,让患者监护自己的健康状态,而不是依赖于专家。据估计,数字化能够让NHS在未来10年节省50亿美元。健康和社会保健信息中心首席执行官Andy Williams表示:“这一提案的宣布是重要的一步,我们力图通过使用技术、数据和信息,改变英国健康和社会保健服务的交付。”

目前,97%的全科医生诊所允许患者在线预约挂号和查看电子病历摘要信息,三分之一的救护车可将患者数字记录与急救医生共享,让他们能够快速访问到关键的临床信息。而英国数字医疗战略的目标是,在2018年之前,患者能够查看完整的健康档案,医生和护士可以查看实时的救命性数据,无论他们身处何地。

NHS英国国家患者和信息(Patients and Information)主管Tim Kelsey正在研究让整个NHS地区覆盖免费Wifi的可能性。Wifi能够减轻医生、护士和护理人员的管理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陪伴患者。

在家养老

预计未来5年,各地养老产业园、养老社区将迅速兴起,这些社区的兴起将带动掌上监护仪、一体式监护仪等医疗设备和轮椅、血压计、血糖仪等家用医疗设备的需求。此外,鉴于多数老年人身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以血压计、血糖仪等家用医疗设备为代表的医疗器械,对老人监控身体状况至关重要,同样需求巨大。这将带动可穿戴设备、移动医疗等个人健康管理服务的发展。

“以前的医疗器械销售以医院为主,随着老龄化的发展,血糖仪、血压计等简单医疗器械在家庭的普及率会提升,需求可能进一步增长。”鱼跃医疗的一位高管表示,下一个十年,医疗器械行业将向便携化、智能化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移动互联、穿戴式设备、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与新商业模式的结合,传统的医疗器械或被移动医疗、穿戴医疗、商业保险、大数据等新兴技术颠覆,尤其是可穿戴设备将成为未来重点投资领域。

在海外市场,老年人慢性病管理的盈利模式已成型。据悉,美国WellDoc向糖尿病患者提供手机和云端的糖尿病管理平台,“糖尿病管家系统”对现有药物剂量、血糖波动情况、每餐碳水化合物摄入情况等数据进行分析后,将诊断建议发送给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情况调整患者的用药选择。

在国内,可穿戴设备也逐渐渗入老年慢性病管理领域。例如,糖尿病人每天都需要测量血糖浓度,但病人又不可能每天都往医院跑,通过一些设备,老年人在家就可以测量血糖浓度,血糖仪通过蓝牙将测量结果传到APP软件上,APP软件再回传给医院。这免去了老人往返于医院坐车、排队、挂号的麻烦。

Part 3

护理服务如何利用大数据

数字医疗已经不是什么新技术。但是目前该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报销前景愈发光明。这不仅导致大量资金涌入,也催生了诸多创新。据Research and Markets的研究分析,远程病人监控设备(包括体外监控设备和植入式体内监控设备)领域将在2018年之前保持15%的年复合增长率。2012年,采用远程监控的病人中有2/3被允许出院回家,而剩下的1/3则是无需卧床治疗和住院监护的病人。被实施远程病人监控中的病人中,患有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人数最多。

目前来说,大数据对医院医疗护理的影响呈现一种“曲线救国”的趋势,而医院和护士如果掌握更好的病人监控和有预测性的护理服务,可能能做到更多。

为医院降成本提质量

大数据与海量信息的时代,人们越来越关注如何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工作生活中,海量数据据与非结构化数据在医院中也有比较广泛地应用,最直观的变化应该体现于医院的护理服务。

大数据用于医院护理服务可以分为两个大致的方面:首先,大数据可以用于医药、运营流程、病例数据等。其次,大数据可以用于辅助临床、诊后支持,比如各种医疗设备数据采集等。

美国已经有医疗机构通过数据洞察,节约了可观的成本,并且提高了患者护理质量:美国威斯康星州麦迪逊的Meriter Health Services公司部署了一套商业智能解决方案,把来自分析系统和电子健康档案(EHR) 的数据进行整合,为行政人员和临床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对实际工作有指导意义的信息。丰富的信息为Meriter的整形外科医师提供了准确的基准数据,还为医生选择更适合患者的植入假体提供了依据。在这些信息的帮助下,医院能够更高效地利用医疗开支――Meriter在利用数据分析后的短短8个月中节约了近100万美元。

数据洞察帮助Meriter的医生密切监控和追踪各项业务流程,从而更好地为患者订制护理方案,帮助整个医院建立更加标准的操作规范――这种功效完全可以推广到其它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和机器学习中的最新突破性技术,医疗机构的管理者们可以把孤立的数据集融汇成统一的数据流,从而揭示患者总体情况以及医护人员的水平。这不仅有助于医疗机构根据患者需求优化人力成本,提升护理质量,更为其评估新服务、设备或者功能的投资价值提供了依据。

为证实大数据分析的确能对医疗行业起到积极作用,英国利兹教学医院(Leeds Teaching Hospital)分析了该院六年的入院记录,结果发现了至少30项措施可以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和财务效率:比如通过减少打印,每年就能节约大约2万英磅的成本。该院还发现,因为饮酒过度看急诊的病人大多曾有犯罪前科,而偶尔在夜店买醉的大学生并不会酗酒到如此地步。这一发现能够很好地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合理部署管理资源,比如在社区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饮酒警示干预。

除了对现有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甚至能通过这些数据来预测即将发生的结果,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出治疗方案。通过使用数据可视化工具和其它自助的商业智能工具,健康专家可以更加迅速地选择最经济的治疗护理方案。通过使用移动设备,治疗团队的成员现在可以在医院的任何地方访问统一的商业智能(BI)工具,并从临床记录、急诊笔记和社交媒体聊天记录中获得对现实工作有指导意义的信息,从而更好地监测患者的状况。治疗团队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同时患有多种症状的患者的状况,并根据早期症状预测病情可能会恶化的患者,为其安排入院治疗。有了历史数据和对正在发生的情况的实时了解,治疗团队可以在接到通知后立即做出反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从而加速患者康复,避免走弯路,给患者带来健康和经济上的更多损失。

大数据时代护士要做什么

2015年4月,美国芝加哥医疗卫生信息与管理系统协会信息部副主任Joyce Sensmeier在《Nursing Management》上发表专题文章,表达了自己对大数据时代护士迎接挑战,合理利用资源的思考。在大数据时代,护士如何顺应时展,抓住机遇,提升护理学科水平,也是值得国内护理同仁思考的问题。

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首先需要护理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大数据。医院的多个临床科室、财务部门以及投诉系统拥有复杂的信息技术系统,将他们集成整合并分析利用是大数据面临的挑战,在正确的时间获得正确的信息以支持临床决策,为患者提供及时准确的护理是非常必要的。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帮助护士和其他医务工作者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患者结局,减少医疗成本。

那么,护士该如何利用大数据呢?不管在什么样的医疗场所,护士做出最佳的临床决策有赖于正确、实时的数据信息,而且这些数据必须是以标准结构化的方式呈现,可以共享和比较。目前,不一致的数据标准化方法和不同的护理术语依然是阻碍护理信息和数字共享的关键。跨系统的交互性受到限制,致使护理大数据缺乏兼容性和可比性。为了指导护理学科更好地获取和利用大数据,医疗卫生信息与管理系统大数据原则工作组推荐如下。

1. 在所有医疗场所,护士应该在护理记录中促进标准化护理术语的使用。医疗服务提供者应该制订计划逐步过渡到使用美国护士协会推荐的全国性的标准护理术语(Systematized Nomenclature of Medicine―Clinical Terms)。

2. 护士应该推荐并坚持使用基于研究的、已经达成国际共识的评估量表和工具。

3. 美国护士协会意识到,护理术语应该持续更新,并保持与国际机构标准术语间的兼容性。

4. 医疗机构应该重视和培养护理信息专家,使其在健康信息科技的概念、设计、实现和优化方面提供有价值的想法,支持护理循证实践、教育和研究。

5. 为了达到想要的效果,护理信息专家应该得到正规的护理信息学培训、教育和资格认证。

理解大数据的原则及其面临的阻碍、机遇和挑战可以帮助护理人员获得可分享和可比较的护理大数据,可以帮助各专业领域的护理专家的护理实践、教育和科研。护理人必须树立大数据意识,以此为契机共同努力推动护理学科发展。

来源:中国护理管理、金融界、医疗谷、康复医学网、人民网、健康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