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论中国山水画技法中的皴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论中国山水画技法中的皴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皴法是历代山水画家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艺术语言形式,并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从而具有了独特的价值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皴法也体现出各自不同的审美特征。皴法,是表现山石结构,营造出山石阴阳向背立体空间的一种绘画技法.作为中国山水画中非常重要的形式语言,它的演变过程,既是中国山水画审美意趣的演变过程,也是中国山水画笔墨形态的演变过程.因此,对于“皴法”的探究是中国山水画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山水画 技法 皴法探究

魏晋之际玄学的盛行所导致画家的个性自由和向自然的贴近,为以后中国山水画科目的独立提供了条件。从隋唐以前山水画中所表现的“空勾无皴”到五代时期山水画的“皴染俱备”,皴法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演进,成为与中国山水画同步发展的重要标志。五代、两宋是山水画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是皴法定型和发展的顶峰时期。从荆浩的“斧劈皴”(原型)、董源的“披麻皴”,到范宽的“雨点皴”、郭熙的“卷云皴”、李唐的“斧劈皴”、“马牙皴”,马远和夏圭的“大斧劈皴”等,这些皴法成为了中国山水画史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一、皴法的三大类别

皴法,是中国山水画运用水墨关系来表现对象的一种传统技法。它的主要特点是运用点、线、面不同组合方式,刻画出各种不同的山石树木结构,体面转换及明暗变化、形体起伏等,来塑造不同物质所构成的不同客观物象和体质。下面,我们根据传统诸种皴法的形式和用笔的不同,以现代绘画的观念将皴法归纳为点皴、面皴、线皴三大类别。

(一)点皴。点皴在传统的山水画皴法中有雨点皴、米点皴、马牙皴等,它是以平点、竖点、大浑点、侧笔点、胡椒点等各种点状皴笔集合而成为表现形式的山水技法。点皴主要为点划结合的笔法运用。“下笔如凿,凿痕遍布山石”那是皴笔时的要求。点笔时要有聚有散,墨色有浓有淡,虚实相间。点皴适合于表现山石林木,近者表现树丛,远者以示苔藓或灌木丛。

(二)线皴。线皴是依据所要塑造的山石峰体,按其形质纹理的不同,利用线的穿插、排列组合,线的交叉组合以及线的长短、粗细、疏密、浓淡、轻重、曲直来表现物象形体的一种皴法。这种皴法要善于线的运用、组合和变化,一般是以中锋松动用笔,强调灵活多变,在变化中求统一。传统山水画皴法中的披麻皴、解索皴、折带皴、荷叶皴、云头皴、乱柴皴等都是于线皴的范围。

(三)面皴。面皴是以大小块面皴法来塑造山石的形体和表现质感的。面皴的特点是多以侧锋,用笔有宽窄、长短、排列组合。下笔要果断,压力大,速度快,以求达到形象鲜明、生辣、淋漓、凝重的艺术效果。面皴在传统的山水画中包括斧劈皴、雨淋墙头皴、拖泥带水皴和没骨皴等。

皴是一种再现形体凹凸、明暗、体积量感和质感的特殊表现形式。人们形象地用“雨点”、“披麻”、“乱柴”、“荷叶”、“斧劈”等等来为皴法命名,十分生动有趣。同时,一种皴法的称谓正来自于自然界石皴纹理的特征。

二、“卷云皴”是最早也是影响最深远的山水画皴法之一

北宋南北两大山水画派中的李成、范宽、董源以不同的画风和卓越的贡献,创立了当时三大主要流派。荆浩虽然开创了北宋北派画派,并著有经典的《笔法记》,对山水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然而,荆浩,包括关仝、李成在内则没有一幅作品传下来。我们从实际的记载中和后人的有关摹本可以了解到,荆、关、李三人中,起决定性的是李成。

米芾曾云:“李成真见两本,伪是三百本。”可见李成的影响是巨大的。他画的水墨山水,善用淡墨的情韵,体现山水的灵秀,展现的是文秀杭州美术培训的一路。米芾又谈到:“李成淡墨如梦雾中,石如山动。”李成创造了“卷云皴”,他的作品虽没有留下,但从师承李成的郭熙的画中可以看到卷云皴的表现形式。“卷云皴”是最早也是影响最深远的山水画皴法之一。

三、荷叶皴是中国山水画皴法之一,因其皴法结构主体形如荷叶的筋脉而得名

用来表现坚硬的石质山峰,经自然剥蚀后,岩石出现深刻的裂纹。元代赵孟頫在《鹊华秋色图》始用此法,后经明清不断演化而日臻成熟。清代的石涛、弘仁是个中好手。荷叶皴的特点: 皴笔从峰头向下屈曲纷披,多中锋运笔,近似解锁皴,外轮廓亦柔亦刚。刚劲的表现北方的高山俊峰,清代的弘仁用此法表现黄山的峭立雄伟;柔美的表现江南土质山脉,经雨水冲刷後,形成的机理效果,恰如石涛的荷叶皴法。

四、皴法是一种审美意象的外化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提到:“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神用象通,情变所孕。”他从艺术构思的角度,提出了“意象”这个范畴。刘勰所谓的“意象”,在郑板桥那里具体提出了“三竹论”。郑板桥说: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郑板桥集·题画》)

这段话包含了三层意思:首先,画意是烟光日影露气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而引起的。换句话说,并不是由孤立的“象”引起,而是有虚实结合的“境”引起的。这样画家所创造的就不是一般的“意象”,而是“意境”。其次,绘画意境的创造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眼中之竹”是对于“境”(审美的自然)的直接关照。“胸中之竹”是经过画家审美意识的熔铸加工(即“情”、“景”契合)而产生的审美意象。“手中之竹”则是画家通过审美把握之后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郑板桥提出整个创作的过程,最重要的是“胸中之竹”的产生。“眼中之竹”还不是审美意象,“胸中之竹”才是审美意象。有了“胸中之竹”,就有了艺术的本体和生命,然后才有“手中之竹”——画面的意象。

在中国古典美学中,真正的美不在于自然之物象本身,而在于人与物理世界之外建构的“意象”世界。中国艺术一贯秉承“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强调内在与外在、精神与物质的沟通。通过超越有形的物质世界,使人于外在世界中感悟到自我内心的审美追求,即从物质世界中透视出精神世界。山水画的意象化与意象表现正是在这种观念下应运而生的。山水画皴法的存在价值正是表达意象的前提,意象的准确传达是一种高度概括、高度成熟、具有相对稳定样式而又符合形式美的规律,是反映作品内涵和加强艺术表现力的一种艺术语言,也是中国画发展到一定高度的必然产物。因此,程式化的皴法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国艺术家实现其作品“传神”、“写意”的途径,艺术家所运用的皴法,意不在本身,而是作为表达画家审美意象的一个载体(物化)。

综上所述,一部山水画史,一部中国画史的发展就是在技巧表现精神、精神突破技巧而产生新的技巧,新的技巧表达新的精神这种不停变革、往复循环中发展起来的。皴法的变化甚至可以说是山水画变化的风向标。

参考文献:

[1]徐书城.美术理论[J].1981(4).

[2]张连.形式美新论[M].上海书画出版社,2001.

[3]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美术出版社,2005.

[4]贺天健.学画山水画过程自述[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