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强纽带承上启下 立标杆统筹管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强纽带承上启下 立标杆统筹管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来,安徽省淮安市农广校针对职业农民培训面广量大的艰巨性、职业农民素质提升的长期性、培训实施操作流程的规范性要求,积极履行职能,充分发挥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打造平台同唱一台戏,实施职业农民培训项目的全流程管理、规范化操作,推动了全市职业农民培训项目实施的有序高效运行。在2016年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管理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受到省农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一、练好内功,示范带动,提高培训项目实施的保障性

一流的项目实施质量,需要一流的实施队伍素质支撑。近年来,淮安市从提升队伍职业能力以及示范带动入手,争取市农委支持和各县级农广校配合,主动作为,创新模式,加强合作,提质增效。

(一)提升师资职业能力

一是建立师资库。根据中央校和省校相关要求,参照农民培训讲师团管理办法,从市级农业主管部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科研院所、农业大中专院校、有关社会组织中按照自愿原则选聘120人建立淮安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库,各县区也相应建立百人以上的师资库。

二是举办培训班。自2012年以来连续举办全市农广校体系职业能力建设培训班,就农民教育培训项目实施中所涉及的政策文件解读、操作规范实务、资金使用管理、信息采编报送、培训宣传报道、学员典型选树等开展专题讲座,这些既是培训中的工作重点,也是培训中要解决的难点,参训的教职工认为,更具针对性,更有提升力。

三是成立教研组。全市按照种植类、养殖类、公共类把市县区农广校专兼职教师分为3个教研组,根据师资力量指定3个县区校作为组长校牵头负责,在市校统一组织下开展教学能手示范课、淮安名师观摩课、青年教师说课和研讨课以及集体备课等教科研活动,让不同年龄层次、不同专业水平的教职工有一个展示平台,达到传帮带作用。

四是开办校长讲堂。鼓励校长走上讲台,让校长不仅能主持好培训、组织好培训,更能举办讲座上好专题课,为教职工带好头,为农广校赢得彩,彰显农广校教育培训实力。目前市校的“新型职业农民素质与礼仪”、盱眙校的“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能力建设”、金湖校的“农产品成本核算”等课受到参训人员普遍欢迎,有的还多次为周边市县培训班上课。

五是打造地方特色课。市校根据各地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情况与县区校商定一个特色产业作为地方主打培训专业,要求县区校培养2名以上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较高的业务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专兼职教师作为该专业首席讲师,能够完成一套专业集成技术的授课与跟踪指导任务,并能够承担与农民培训相关的技术资料及教材的编写、多媒体课件制作等任务。如盱眙县的龙虾产业、青浦区的红椒产业、洪泽区的水禽产业等。

(二)开阔一线教师眼界

淮安市积极选送培训项目管理人员和专职教师参加省部级组织的各类培训班,让县校教师接受更高层次培训。自2012年以来共选派10人参加农业部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员培训,121人次分别参加中央校举办的基层农广校长能力建设培训班、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培训班和农业远程教学及媒体资源应用研修班,320人次通过网络直播参加农业部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学习,56人次参加省校组织的农民培训课件设计培训和农广校教学管理培训。推荐5人随省农委农业教育培训考察团分别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观摩学习,推荐8人随市农委组团到台湾考察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教育培训情况。

(三)搭建评优评先平台

利用一切机会组织和推选全市农广校系统专兼职教师和讲师团成员参加上级农委、农广校举办的竞赛评比和表彰奖励活动,让从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者有归属感、自豪感和成就感,在职务职称晋升和职业能力认定中有优势被认同能重用。自2012年以来先后推荐18人分别被中央校表彰为全国“最美农广人”、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学能手以及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信息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和报刊应用工作先进个人;有8人被评为全省农民培训工程优秀讲师,有5人被评为全省农广校办学先进校长,12人被评为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优秀班主任;有42人分别荣获全市农业工作先进个人和全市农民教育培训工程优秀工作者。积极组织系统教职工参加全省农民培训优秀教学资源、农民培训优秀教材和多媒体教学课件评选评比活动,有32人次荣获一、二等奖;在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在路上”专题征文活动中有24篇论文获奖,淮安市校和盱眙县校还荣获征文评选组织奖。

二、搭建平台,互学互补,提高培训项目运行的有序性

加强各县(区)校之间的交流学习,结合培训现场观摩检查、职业技能鉴定考评等活动,平均 2个月集中一次,各县区轮序承办,开辟交流渠道、搭建学习平台。

一是召开年度的培训启动会和工作推进会。共同研判职业农民培育所面临的新形势,分析培训实施的新变化,解决在制订全年培训方案所遇到的新难点。针对培训进程与全市乃至全省的不同步性、培训质量与培训方案要求的不合拍性等情况开展集中交流、整改推进。

二是因事因地不定期召开学习交流会。挖掘各地在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的好做法、好经验,在面上及时加以推广。会上分别安排有关县(区)结合培训中形成的亮点和特色,特别是项目检查验收中省市专家肯定的做法,形成专题进行典型交流,如涟水县校的《创新培训方式,拉长服务链条》专题,盱眙县校的《调查摸底、分类培训、建章立制、保障实施》专题,洪泽县校的《吃透精神、把握界限、熟悉规章、分类核算》专题,淮阴区校的《搞好摄影录像,纪实农民培训》专题。激励参会人员默默地较劲,兄弟县校能做到做好我们也能,用身边人说身边事更接地气,更有说服力和感召力。

三是开展年度培训工作的集中验收交流会。根据省级全年培训工作的总结验收要求,在各地培训任务完成后由各县(区)农委向市农委提请培训项目验收工作报告,由市农委组织专家组进行验收,专家组由省、市、县三级的教育培、财政审计等方面的专家组成,其中本地县区级培训专家2~3名,实行推磨式验收,各县(区)校互学互帮、互促互补。

三、统立标杆,规定动作,提高培训项目实施的规范性

在农民培训项目实施重点环节实行统一标杆,依标操作,确保规定动作不走样。重点是做到“五统一”。

一是统一培训内容。主要包括6个模块,即行业及产业形势及趋势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市场营销、农业行业技术及技能、典型案例分享与现场观摩、培训及技能考核、培训后续跟踪指导等。

二是统一培训支出科目及标准。紧扣部省级培训方案要求,对照地方培训费管理办法,全市在讲课费、考评费、验收费等方面实施统一科目、统一标准,确保经费支出合理、合规。

三是统一培训台账目录内容和装订顺序。包含培训计划、办班通知、学员登记、教师信息、授课和观摩图片、培训考核、学员满意度测评、经费支出明细等一整套流程记录,共15项,既能全程反映培训程序性和规范性,又能克服档案内容多乱杂现象,让检查验收有流程清晰、装订有序、整洁全面的感觉。

四是统一全市培训宣传的数量和质量要求。重点实施“12345”宣传,即各县区每年在国家级主流媒体宣传1篇次以上、在省级主流媒体宣传2篇次以上、在市级主流媒体宣传3篇次以上、当年新刷写墙体宣传40条以上、汇编50例职业农民创业典型向社会。

五是统一农民培训的绩效考核标准。根据培训项目实施以及验收要求,列出考核细则及内容,实行百分制,依据考核,排出名次,作为评先评优的依据。

四、全程监管,量质并举,提高培训项目实施的高效性

针对面广量大的农民培训项目的实施,从平时做起,从每个重点环节抓起,确保培训项目实施既有量的进度,又有质的保证。主要是建立了统一的全程工作制度:

一是调查摸底制度。要求各县(区)在年度计划制订前,必须对需要培训所涉及的行业、所覆盖的区域、所开展的专业及参训的对象等方面进行调查摸底,让全年培训计划中的培训专业、培训对象落到实处;尤其是2016年,淮安市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研摸底、信息采集实现1300多个行政村全覆盖、无盲区,全面系统地建立培训对象信息,提高培训对象的精准性。

二是培训计划上报与反馈制度。要求县区校每期培训提前上报计划,便于市校审核确保培训质量,主要看培训课时是否足额、培训内容设置是否科学、授课老师安排是否适配、培训模块是否全面,发现问题,及时交流反馈,予以纠正。

三是推门检查与沟通制度。县区校培训办班期间,市校安排督查人员不打招呼、不预约时间到培训现场检查,看培训实施与计划是否一致,看培训人数多少,听老师讲授内容的可适性,当场沟通交流情况。

四是月报与推进制度。每月26日前上报本月培训实施数,及时掌握全市和县区培训进度和培训节奏,与省对市、市对县农业现代化考核指标对照,加以推进,确保达到序时进度,完成全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

五是项目验收流程规范化制度。在每年培训项目检查验收中,县区校按照市校统一流程内容准备迎检工作。实行一份项目验收申请报告、一部培训工作专题片展播、一套培训档案台账查阅、一个培训工作总结的PPT汇报要求,有效提高培训项目验收工作的全面性、科学性、专业性和规范性。

江苏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淮安市分校 邢国文 李 敏

江K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盱眙县分校 陈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