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SATA浪潮来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SATA浪潮来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过去的3年多时间里,sata接口硬盘成功地取代了IDE接口的PATA硬盘成为市场的主流。SATA接口的主要优势在于接口的传输速率更快、连接更方便,而且目前价格和PATA硬盘相当,因此绝大多数新购机用户都会选择SATA硬盘。到2006年底,光存储也开始步硬盘的后尘,迎来了接口革命的大潮。

SATA硬盘价格已经和PATA相差不大了,现在SATA接口300MB/s的传输速率远远高于Ultra ATA,而且纤细的线缆可以让我们的机箱布局更加简洁,这些好处都促使它成为消费者的首选。而现在,SATA接口又开始酝酿统一光存储设备。

逐步过渡,SATA篡权夺位

硬盘从PATA向SATA过渡并不是一步到位的,其中经历了不少技术革新。从最开始的双芯片桥接SATA方案,到后来的单芯片原生SATA方案,SATA接口的数据传输率也由150MB/s提升到300MB/s。在SATA硬盘的普及过程中,芯片组厂商的推动作用不容小觑,特别是英特尔。从ICH5南桥开始英特尔引入了2个SATA接口,让不少高端消费者率先接触到了SATA硬盘以及SATA RAID技术。到了ICH6,SATA接口增加到了4个,IDE接口被缩减为1个,显示出英特尔推广SATA接口的决心,此时SATA硬盘开始逐渐被更多的消费者接受。在ICH7时代,SATA接口的传输速度提升到300MB/s,也成为了大多数普通消费者的选择。而到了ICH8,英特尔在99%以上的内置光存储设备都是IDE接口的情况下,直接放弃了对PATA的支持。这无疑对现阶段市面上所有的PATA设备下了“逐客令”,也意味着IDE接口光存储设备和硬盘都无法在没有第三方外置控制器的情况下使用。但是在这个特殊的时候,主板厂商不可能生产出不支持PATA设备的主板,如果这样做也就意味着它失去了客户。因此,大量的第三方芯片出现在P965芯片组主板上,如使用Micron、ITE系列芯片额外增加IDE接口(不占用SATA接口),或者使用JMicron、Marvell等桥接芯片将其中的某个SATA接口桥接为IDE(占用SATA接口)。

形势所逼,光存储接口革命

其实我们从目前SATA硬盘的普及情况可以看出,传输速率远比不上硬盘的光存储要实现SATA接口在技术上已经不是问题,但是为何市场上迟迟不见SATA接口光存储设备普及呢?这之前,我们所知道的SATA光存储可谓凤毛麟角,如微星XA52P COMBO、浦科特PX-712SA、PX-716SA和PX-755SA DVD刻录机等,市场中非常少见,而且价格昂贵。它们都采用了桥接方案,通过在PCB上设计一颗桥接芯片提供了对SATA接口的支持。曾经有光存储研发工程师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说过,设计SATA接口的光存储非常简单,不存在技术上的难题,各种方案也很成熟。如果有必要,各大厂商二个月内就可以推出SATA新品。但是目前IDE接口能够满足光存储的需求,所以大家迟迟没有动静。只有消费者真正需求这类产品的时候,也就是要有合适的市场这股“东风”,才会推动光存储接口的变化。用通俗的语言就是,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想做。

而现在,这股“东风”已经到来。主板厂商在P965主板上使用第三方IDE控制芯片肯定会带来成本上的增加,而且还有众多主板频频爆出桥接IDE接口和光驱的兼容性问题,因此直接使用SATA接口光存储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不出所料,P965芯片组后不久,各大光存储厂商几乎同时推出了SATA接口的DVD-ROM和DVD刻录机以应对消费者的需求。

原生方案成为主流

我们以技嘉GO-D16SA影音王DVD-ROM和松下SW-9588-CXM DVD刻录机为例,看看目前新推出的SATA光存储有什么样的变化。技嘉GO-D16SA使用了联发科MT1359SE主控芯片,这是一颗原生SATA芯片,因此我们没有在PCB上看到有类似于Marvell或Silicon Image的桥接芯片。由于接口速度提高,技嘉GO-D16SA也提供了高达2MB的缓存帮助提升性能。而松下SW-9588-CXM DVD刻录机使用的芯片组为MN103SC0GSA主控芯片加627P5003前端处理芯片,这颗主控芯片也是原生SATA接口。在我们随后的了解中发现,原生方案已成为新推出SATA接口光存储产品的主流,只有推出时间较早的浦科特系列才使用了桥接方案。

其实我们在选购光存储时不用去追究采用的是原生还是桥接方案,这里我们只是为了了解SATA接口在光存储中的发展情况才拆机做比较。因为光存储设备本身数据传输率较低,无论是桥接还是原生SATA都能满足性能的需求。而硬盘则不同,单芯片原生SATA硬盘能实现更完整的SATA功能和更好的性能。

接口不是性能瓶颈

DVD 1X的数据传输率是1.35MB/s,16X读写时数据传输率为21.6MB/s,18X读写时数据传输率为24.3MB/s。对下一代蓝光BD驱动器来说,1X数据传输率为4.5MB/s,目前的4X主流规格数据传输率也才18MB/s,ATA 66/100接口完全能够满足未来12X BD驱动器的数据传输率要求。光存储速度的提升受制于马达转速、主控芯片处理能力和光盘染料等因素,性能提升瓶颈并不在接口上。因此仅接口速度的提升不能改变光存储的速度规格,多数SATA DVD-ROM和DVD刻录机仍然为主流的16X读写速度。SATA 150MB/s的高速数据传输率对光存储的性能提升几乎没有帮助,这也是原本光存储厂商对SATA接口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

性能优势不明显

我们的测试平台为Pentium 4 530处理器搭配945P芯片组主板,分别使用《怪物史莱克2》DVD影碟和威宝DVD+R盘片进行读写测试,同时还和一台IDE接口的松下16X DVD-ROM进行对比。以上介绍的5款SATA接口光存储在基本指标测试中优势并不明显,甚至部分型号在访问时间上表现不佳。其实这些指标差异都是由光存储本身的芯片方案和光头差异造成的,跟使用的接口类型并没有关系。SATA接口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对性能影响不大的接口突发速率上,华硕和先锋DVD-ROM的突发速率达到了66MB/s,是普通IDE接口DVD-ROM一倍以上。

虽然性能提升不明显,但是不能SATA接口光存储就一无是处。通过对比可以发现,SATA光存储的CPU占用率也有明显降低。如技嘉GO-D16SA在高速读取时的CPU占用率就只有IDE接口DVD-ROM的一半。SATA接口点对点的连接方式可以使机箱内布线更简洁,而且最重要的是,可以解决芯片组不再支持IDE接口的难题。

并不完美的热插拔

大多数SATA光驱都在包装上表明了可以支持热插拔,这也是SATA接口的另一个优势。通过实际测试,无论是使用桥接芯片或者原生芯片的光存储都可以实现热插拔。只是SATA的热插拔并不像USB接口那样完美,插上和拔掉设备后需要在设备管理器中扫描硬件改动才能加上或卸载硬件。值得注意的是,SATA设备的热插拔可能还有一定的风险。一般ATX12V电源的两个SATA电源接口串联在一根电缆上,插拔光存储的电源会对硬盘造成冲击,在电源接上一瞬间会听见硬盘受电流冲击的咔嗒声,因此经常进行插拔操作可能会对硬盘寿命造成影响。我们在热插拔时也曾遇到过造成死机和系统崩溃的情况,所以,最好还是关掉电源安装设备更保险。

SATA时代来临

SATA接口在3年多的时间里已经发展成熟,英特尔也了解到光存储的SATA接口主控芯片已经准备就绪,因此才敢如此激进地放弃了对IDE接口的支持。现在,SATA接口早已不是高端用户的专利。因此SATA光存储上市后的价格基本保持了和IDE接口相同的价位,更会因为技术优势迅速成为主流,普及速度将会远远超过SATA硬盘。目前SATA光存储普及的惟一障碍就是品牌型号还不够丰富,上市速度不够快。接下来,NEC、华硕、LG等厂商还有多款SATA接口的DVD刻录机将,SATA光存储的选择范围也越来越多。无论是中高低端都有合适的产品,抛弃IDE吧,让我们主板上的SATA接口能够物尽其用。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