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确立品格特色 研讨建设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确立品格特色 研讨建设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2年11月26、27日,恰逢上海音乐学院85周年校庆期间,全国音乐艺术院校第三届复调音乐学术研讨会、第二届管弦乐配器学术研讨会历经一年多的认真周密筹备,在上海音乐学院小音乐厅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音乐院校、艺术院校和综合性大学音乐学院的一百多位专家、代表聚集一堂,就近年来国内外复调音乐和管弦乐配器艺术的学科发展现状,从创作、研究与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度、多方位的深入研讨。

11月26日上午9时?熏笔者作为会议主办方上海音乐学院的代表、会议组织委员会副主任主持了开幕仪式。全体与会专家、代表在主持人建议下,起立为近几年来先后辞世的作曲家、理论家、教育家桑桐先生、陈铭志先生、饶余燕先生、李忠勇先生、杨儒怀先生等默哀,表达深切的哀悼和崇高的敬意。

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西安音乐学院院长赵季平教授、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陆在易先生和上海音乐学院院长、会议组委会主任许舒亚教授先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赵季平主席在致词中指出:“此次这两个会议同时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众多国内一流复调、配器领域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话发展,对我国几十年来作曲技术理论学科建设发展及其丰硕成果,从创作、研究和教学等几个方面进行认真系统的梳理、总结和探讨,是很有必要而且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大事,对于高等音乐艺术院校作曲和作曲理论教学、研究如何适应我国当前音乐艺术繁荣发展无疑也具有重大意义”。陆在易继2007年在全国第二届复调音乐学术研讨会发表充满激情的讲话后,此次又专程出席并致词。他在发言中强调了复调与管弦乐配器技术技法在现当代音乐创作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他认为,不断对复调和管弦乐配器的思维、理论、教学、技法、运用及其创新发展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探讨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许舒亚院长则指出,近年来复调与管弦乐配器方面的研究成果在我国不断涌现。通过此次会议,将对中国复调、配器领域多年来的科研与教学进行系统的回顾、总结,对学科、学科发展及其相关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并由此展望复调与配器学科在国内外专业音乐教育领域和创作领域的发展前景,是非常有意义的。

两个会议专门设立的学术委员会邀请了复调音乐和管弦乐配器领域的一批资深专家作为顾问,他们中的一些人不顾年事已高或者是教学、创作、研究事务繁忙而专程与会:包括年届九旬的罗忠镕先生、刘文晋先生以及施咏康、段平泰、林华、赵德义、高为杰、杨通八、姚盛昌等。会议开幕式专门安排了上述专家做大会专题发言,就复调音乐和管弦乐配器艺术思维、形态、技法、教学、研究等方面问题各抒己见,或言简意赅却令人回味良久,或真知灼见却言语朴实无华;或充满睿智和创见而予人启迪。

11月26日下午和27日,组委会根据会议日程安排专家代表分别进行一系列学术活动。包括:中国复调音乐学会会议、中国管弦乐配器学会筹备会议、复调音乐专题研究论文会,以及管弦乐配器学术论文会等。

在中国复调音乐学会会议上,学会会长徐孟东教授就近年来特别是学会成立5年来学会成员的丰厚学术成就和国内复调音乐学术研究状况以及学科建设发展状态作了发言。他指出: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陆续引进西方复调音乐技法及其著作教材,直至80年代的约半个世纪时间里,经过黄自、丁善德、萧淑娴等老一辈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中国复调音乐理论研究与教学体系初步形成,为其后的发展奠定了较坚实的基础;从80年代开始至90年代末,中国复调音乐的学科建设与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良性轨道,其标志就是丁善德、陈铭志、段平泰、于苏贤、林华、饶余燕、赵晓生、赵德义、廖宝生、李忠勇、张韵旋等几代学者以及陆续进入这一领域的年轻学人如:朱世瑞、杨捷、杨勇、邹向平、刘永平、邹建平、任达敏、周雪石、徐孟东等,共同构建了一个结构合理的学科队伍,相继产生了一大批优秀学术成果:如陈铭志《复调音乐写作基础教程》、《赋格曲教程》,段平泰《复调音乐》,赵德义、刘永平《复调音乐基础教程》,林华《复调音乐简明教程》,朱世瑞《中国复调音乐思维的形成与发展》等著作和杜布瓦《对位与赋格教程》(上下册、廖宝生译)等译著以及陈铭志《对复调思维的思维》等一百二十余篇学术论文。但更令人欣喜的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学会成立5年来,复调音乐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呈现出更加欣欣向荣的态势,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获得印证。一是从2000年至2010年的十年间,正式出版的林华、于苏贤、段平泰、王安国、张韵璇、徐孟东等人复调音乐著作、译著、教材二十余种;而在我国主要音乐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复调音乐学术论文则已达一百三十篇以上(这还不包括近十余年各音乐院校毕业的复调音乐专业硕士、博士的估计近百篇学位论文),超过之前二十年的总和。二是研究领域和方向得到拓展和延伸,最令人关注的就是对现当代复调音乐作品、思维、现象、技法、形态的研究;对国内外复调音乐教学方法、内容、教材以及学科发展动态的研究,等等。徐孟东在发言中还特别指出,除了上述所列各位专家教授的许多学术成果,还有一些中青年学者如姚亚平、龚小婷、张旭东、檀革胜、孙博、钱仁平、陈鸿铎、田艺苗、叶思敏、刘青、周文婕等人及其成果也是颇值得关注的。

而在同时召开的中国管弦乐配器学会筹备会议上,与会代表们虽然由于杨立青教授、刘霖教授等两位配器理论家因病缺席而感到遗憾,但会议在组委会副主任、中央音乐学院郭小虎教授和上海音乐学院尹明五教授主持下,仍就学会的筹建事宜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并在各方面达成一致,拟在2013年期间时机成熟之际完成学会的组建工作以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与此同时,会议还有两项内容也颇有意义:一是由作曲理论家、武汉音乐学院院长彭志敏教授就杨立青教授《管弦乐配器教程》所作的专题发言,对这部花费作者十余年心血写作的煌煌巨著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评价;二是以作曲家郭文景为代表的各音乐院校作曲系主任如刘铮、赵曦、房小敏等以及一批来自各院校的作曲教授如于京君、刘湲、王宁、范哲明、秦文琛、温德清等,就管弦乐配器艺术及其在音乐创作和作曲理论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所作的嘉宾演讲和就此展开的自由讨论发言,内容丰富充实,颇具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在两个学术研讨会随后分别进行的三个时段的论文会上,与会代表们展示了他们近几年在各自研究方向的学术成果——五十余篇学术论文,而且无论是研究内容、视角、眼光、方法等诸多方面,都令人耳目一新。如复调音乐研究领域,赵晓生、杨立立、柳刚、周文婕等人在复调音乐思维研究方面,韦辉、印真、符译文、胡筱铮等人在作曲家复调音乐作品构成方面,以及龚晓婷、叶思敏、姜蕾等人在复调教学方面的论文,都不乏一些独到见解,观点新颖、论述严谨清晰。而在管弦乐配器领域,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其学术研究和成果产出确实落后于作曲技术理论领域的其他学科。20世纪八九十年代,除了丁善德、牟洪、刘霖、杨立青等人在这一领域的一些优秀论著,国内主要专业音乐学术刊物较少看到关于管弦乐配器艺术的学术论文。但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此次会议上,发表的论文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令人颇感欣慰。如于京君、周湘林、钱仁平、柳刚等人关于管弦乐配器学科本体及历史演进的论述;张惠玲、范哲明、龚华华、李一、李天骄、樊希、刘晖、姜盛林、鲁苑等人关于音乐作品中配器技术运用的解析;郭鸣、周进、徐志博、金毅妮、许翔、冯勇、胡书翰等人关于各种管弦乐配器技术技法的研究以及赵海花等人关于配器课程教学问题的探讨等等,都颇有见地并不乏真知灼见,使与会代表对管弦乐配器学科今后的进一步建设发展充满信心。

在目前高等专业音乐教育体系中,长期以来人们约定俗成地将和声学、复调(包括对位法和赋格学)、曲式与作品分析(近年来已有一些院校将其更名为“音乐分析”)、管弦乐配器(包括乐器法和配器法)等称为作曲技术理论“四大件”。从一定意义上说明了它们在学科构成中的地位与作用。而进入20世纪的百年间,西方音乐艺术领域,复调(尤指自由写作部分)和管弦乐配器由于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功能和声体系的瓦解而面临着必须进行发展演进的历史要求。可喜的是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作曲家、作曲理论家较好地解决了面临的问题,成功地处理了这两个学科传统与现代、思维与技法、继承与发展、创作研究与教学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如复调音乐,由于其在作曲技术理论各学科中最为悠久的历史,极为复杂艰深的技术与技法,以及在多声音乐近十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所发挥的无可替代的重大作用,长期以来一直是音乐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从福克斯《对位津梁——通向天国的阶梯》诞生至今的几百年,复调音乐作品、理论研究著述浩如烟海;直到今天,仍不断有人推出风格迥异形态丰富的作品和有关专著、教材。而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进入20世纪的一百多年来,随着音乐创作中传统功能和声体系的崩溃解体,特别是新古典主义、新民族主义、序列主义乃至音集集合理论、频谱音乐理论等音乐流派和理论体系的风起云涌,对位技术技法在现代音乐创作中大量应用,复调思维发展延伸至音乐作品构成的各个方面——包括音色、音响、结构、节奏节拍、织体、形式体裁等等,从而使复调音乐奇迹般的在20世纪获得复兴,进入其历史发展繁荣的第二个黄金时期。管弦乐配器艺术在欧洲巴洛克时期随着器乐制作工艺、乐器性能与演奏技术的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器乐写作时期而逐渐形成,并历经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和20世纪纷至沓来的各种风格流派作曲家的创作实践不断丰富、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化的理论。特别是作为管弦乐配器艺术核心的音色及其产生问题(即所谓“出音法”),在近现代获得了日益重要的地位;甚至形成了具有一定独立意味与地位的“音色音乐”作品和流派——最典型的当首推20世纪后期在法国形成的“频谱音乐”流派,尽管米海伊尔等人并不同意这个观点。

而在西方复调音乐、管弦乐配器艺术及其写作技法东渐传入的百年历程中,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经历了学习、吸收、借鉴到逐步建立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作曲技术理论与教学体系的漫长道路。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音乐包括专业音乐教育领域呈现最为开放态势并取得巨大发展的30年。特别是浪漫主义以降的各种艺术流派的风格技法,主要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陆续介绍到中国,并被迅速消化吸收并借鉴运用到创作、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可以说,正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才开创了中国音乐包括中国专业音乐教育和世界各国音乐文化的双向对等交流、学习、融合。而复调音乐、管弦乐配器艺术和作曲技术理论其他学科也在这一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交流融合过程中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尽管杨通八先生1989年在全国音乐院校第一届复调音乐学术研讨会召开之际所发表的《忧患中的慰藉》(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9年第2期)一文中所谈论的一些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但复调音乐、管弦乐配器艺术在确立自己的学科品格,明晰自身的学科范畴与研究对象,探讨体系化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以及不断推出本学科领域新成果、培养学科人才队伍等方面,都获得显著进步和发展。这是与会专家代表的共识,更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音乐创作和理论、教学的无数丰厚成果中得到印证。

此次上海音乐学院在85周年校庆之际同时举办这两个重要学术会议,还有一个学理方面的考量,即进入20世纪以来随现代音乐迅猛发展而形成的作曲技术理论各学科之间日益密切的相互渗透融合,也应是我们关注的一个重要艺术现象。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一些概念,如“”音乐分析“、音色对位”、“结构对位”、“色彩和声”、“节奏卡农”、“织体形态”等均是这种学科渗透交融的产物。而这也得到与会一些专家代表的认可并在他们关切学科建设发展的发言中表达出来。鉴此,笔者发表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一篇有关管弦乐配器方面的论文中的几句话也许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一艺术现象并结束这篇述评:“现代帕萨卡里亚管弦乐织体形态的一切发展变化,也许其根本原因在于复调思维与和声概念的拓展延伸”!

徐孟东 上海音乐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