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为中国找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为中国找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并不是一个水富裕的国家,我国人均占有淡水资源总量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2/3的城市供水紧张,114个城市严重缺水……在杨勇和他带领的考察队员的眼里,“为中国找水”似乎是他们这一辈子的使命。

地质环境专家杨勇是20年前参加长江漂流的幸存者之一,20多年来,他用漂流、徒步、攀登、驾车等各种方式对长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青衣江、怒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汉江、塔里木河等江河进行了实地考察。

中国最大的水资源在长江,长江的源头分别为:正源沱沱河、南源当曲河、北源楚玛尔河。三源的水量大小、季节性变化规律、冬季封冻状况、冰川退缩水系退化等都将影响着水资源的利用。

考察的第一站是当曲河,它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东段海拔五千三百九十五米的山麓,在囊极巴陇与沱沱河汇合,始称通天河。藏语“当曲”,是“沼泽河”的意思。为能够进入当曲河源头,杨勇和考察队员们做好了充足的准备,雇上了几头能通过湿地的牦牛,预计着20天可能到达。可踏上进当曲的路途后,眼前的一切让队员们大吃一惊:地图上显示的湿地和沼泽,早已不复存在,呈现的是干旱失水的草甸。在所有人痛心地惊呼中,原预计要花20天的旅程仅用1天的时间就走完了。这一天的“顺利”,让大家倒吸一口凉气。

13天后,他们在通天河畔烟瘴挂峡谷口登陆,一路上他们看到,河岸的草场由于过度的放牧,不少地方呈斑秃分裂状,有的地方成了脱水沼泽,若继续发展就是荒漠化进而沙漠化;江源地区已经有成规模的矿山开采,影响地表水源,又加剧温室效应和环境污染。

北源楚玛尔河的源头就在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核心,著名的藏羚羊就生活在这里。源头的泉眼出自戈壁沙,河水拐来拐去形成了许多S形曲流,这些来自昆仑山的雪山融水,是汇入到长江的重要水源。但让人不忍的是,眼下是夏季涨水之时,湖泊里的水应该充盈地进入长江水系,而现在却成了内陆湖,并有明显的退缩痕迹,或已经干涸结晶成盐,草场退化明显。杨勇说,如果生态继续恶化,楚玛尔河将变成无源之河,长江将失去一个北源。

考察队的第三站是正源沱沱河。夏季的沱沱河,处处沼泽泥潭。在这里,他们曾侥幸逃过一劫,那是在格拉丹东一个叫岗尼乡的地方,两侧被来自格拉丹东的洪水紧紧包围,路面像鱼脊背般的隆起,冲水抢滩过程中车子翻了180度,重重地扣在冰水下,那一刻他们都以为自己就此牺牲,最后他们把车窗砸碎,逃了出来。沿途现状却让他们心沉:一些本应该连通着江源水系的湖泊,干旱断流切断了与沱沱河的通路,变成了内陆湖,有的内陆湖已经被蒸发和盐碱化,成为死湖。全球变暖虽说总体上极为微妙,但在长江源区却感受更加显著。在海拔5200米的格拉丹东冰川下,出现了一片一片的黑石滩,黑石滩是明显的冰川消融后留下的痕迹。考察队的越野车几次被掀翻,幸好有惊无险。杨勇还将自己20年前“长漂”时拍摄的冰川照片与之对比,经过反复测算,断定冰川在20年间至少退缩了300米-500米,冰川正在快速融化。杨勇痛心疾首地说:一旦失去冰川融水,姜古迪如这个被喻为“中华水库”的冰川之塔将会逐步萎缩消失。

2010年6月26日,“为中国找水”民间考察队再次出发,他们从成都驱车去往素有“亚洲水塔”之称的青藏高原,用约110天的行程,途经玉树地震灾区、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对长江南源、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雅鲁藏布江等六大国际河流的源头进行了冰川水系考察――这次考察被称为“冰川之旅”。

杨勇将他的儿子杨帆也带进科考行程。为此,很多朋友都劝过杨勇,没必要让杨帆也冒这个险。“我是不爱走回头路的人,遇到艰难的地方我不愿意撤,每次走的地方确实有很多未知的危险。但是我没把他看做我的儿子,就是一个队员。”

喀喇昆仑印度河和塔里木河源头区。喀喇昆仑山脉由于极为高峻而产生巨大的冰川作用,在较为潮湿的南坡尤其如此。冰川对水循环有很大的影响,冰川温度能把暖湿气流含的水分凝聚了,凝聚了以后往下掉,循环往复

考察途中与狗熊相遇

考察队在藏语中意为“威光映复的魔鬼湖”的色林错频频遇险,车曾经不慎掉入水中,水没过了车顶,队员们先把车里的一些物资抢救出来,再想办法找到装载车,把车拉出来

考察队对候鸟的迁徙时间做了详细观察,这是阿里地区日土县境内的班公湖,被称为“候鸟的世外桃源”

考察队一行人站在国道上观察位于盆地中央的察尔汗盐湖

考察队员们在穿越有“生死峡谷”之称的一段路

图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玉龙金属矿带

藏北是一个科考空白区,没有公路,也没有道路,考察都是在荒漠荒原进行的。当地很多县城村庄村落,都因为缺水而变迁。图为队员在荒原上遇见的拉水的母女

怒江上游植被在逐渐稀少

队员徒步接近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