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的“伦敦烟雾事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的“伦敦烟雾事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早在1863年,伦敦市首度开通地铁后,乘客们就从烧煤的牵引机车里闻到了浓重刺鼻的硫磺气味,当问题反馈到英国最高层时,决策者却用一个“拖”字来应对,直到1952年12月发生了骇人听闻的“伦敦烟雾事件”,才让决策者们猛然惊醒。

伦敦城犹如毒气室

1952年12月5日到8日,一场灾难突降伦敦。伦敦市地处泰晤士河河谷地带的高压中心,却连续几天风速表读数为零,又正值冬季,大量燃煤排放的粉尘在无风状态下与湿气积聚在大气层中难以消散,致使全城被烟雾笼罩,能见度只有几米,所有航班被迫取消,大量汽车停开,行人找到路的唯一办法,是沿着马路护栏和房屋摸索前行,全城到处都可听到咳嗽声,各个医院的呼吸道疾病患者爆满……4天时间引发的直接死亡人数达到4000多人,主要是儿童和患有呼吸疾病的人群。烟雾带来的严重影响还加剧了人们已有的病情,两个月后又有8800多人陆续丧生,最终死亡人数为1.2万人。换算成中国现有的人口规模,则将近25万人。

专家在对事件调查后得出结论,酿成伦敦烟雾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市民冬季取暖燃煤和工业排放的烟雾是元凶,逆温层现象是帮凶。煤炭燃烧时,会生成水(H2O)、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碳氢化合物(CH)等物质。这些物质排放到大气中后,会附着在飘尘及凝聚在雾气上,进入人的呼吸系统后会诱发支气管炎、肺炎、心脏病。而当时持续几天的“逆温”现象,加上不断排放的烟雾,使伦敦上空大气中烟尘浓度比平时高了10倍,二氧化硫浓度是以往的6倍,整个伦敦城犹如一个令人窒息的毒气室。

严厉的治污特别法案

英国政府痛定思痛,于1954年首次推出了严厉的治污特别法案。1956年,《清洁空气法案》也获得通过,成为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其中规定,在伦敦城内的燃煤火电厂一律关闭,在一批城镇设立无烟区,区内禁止使用产生烟雾的燃料,大规模改造市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与此同时,还推出举措治理污染严重的泰晤士河。当时,泰晤士河已看不到一条鱼,甚至跌落河中的人还要做防疫接种。

彻底治理污染不可能一蹴而就。1974年至2007年,根据治理进度,伦敦市政府又持续出台了《空气污染控制法案》《环境法》《公共卫生法》《放射性物质法》《汽车使用条例》《能源法》以及《空气质量战略》等法令,对控制伦敦的大气污染和保护城市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善空气状况不仅有政府的努力,市民也都积极参与。英国各大高校、环保组织与媒体都自觉形成合力,人人都是治理空气污染的践行者。

通过持续不懈的艰苦努力,有效解除了困扰伦敦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的污染恶名,包括伦敦在内的英国各地再也没有出现类似1952年的烟雾事件。

需要政府严格管控

在2007年修订的《空气质量战略》中提出,到2020年前将空气中PM2.5的年平均浓度控制在每立方米25微克以下,道路等高污染区域不能超出这一上限。而伦敦市则从1994年开始监测PM10,1999年建立了第一个PM2.5监测站,当时仅有郊区环境站年均浓度达标,城区环境站和路边站均不达标。经过十几年治理,2010年大伦敦城市区PM10年均值达标,PM2.5年均值为16微克/立方米达标,达到欧盟和英国的标准。

此前,清洁伦敦的建筑物外观毫无意义,因为它们总是很快变脏。现在又都变干净了,泰晤士河里又重新出现鱼的身影,河边时常坐着许多垂钓的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伦敦市政府也提出了新的目标:短期内,削减污染最严重的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提高新型、清洁机动车和技术的使用率;提高清洁燃料的使用率。具体措施是:从1993年起,所有出售的新车必须加装催化器,以减少氮氧化物污染;发展公共交通,不断完善地铁、城市火车、港区轻轨和公交线路网的建设;减少私家车数量,从2003年起,以收取交通堵塞费限制私家车进入市区,到2008年2月,大排量机动车进城费已升至25英镑/天(约合人民币350元/天),并在今后20年里,将全市的私车流量减少9%。

伦敦市前副市长、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客座教授约翰·罗思义说:“伦敦的这种矫正并不是自然而然出现的。它需要政府下决心制定政策以及公众的支持。自由市场和低投资水平并不能解决污染问题。自由市场会产生污染,因为环保技术通常成本高昂,低投资水平同样也会加剧污染。为避免灾难再次出现,需要政府进行严格管控并对清洁发电站和相关产业进行巨额投资。这是治理环境问题的唯一经济途径。”他同时告诫中国,“鉴于比英国庞大得多的人口规模,希望中国永远不会面对伦敦1952年的那场灾难!”

(摘自《辽宁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