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俄狄浦斯之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俄狄浦斯之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张杨导演的作品《向日葵》以父子关系为视角,连缀起画家张向阳的成长轨迹。这一成长的过程始终伴随着“弑父”的冲动,但却最终归于和解。这个反抗一皈依的过程实则是一种普泛性的人生困境,它彰显了“自我”这一概念的虚妄――“主体”归根到底只能在“他者”的目光中被建构。

[关键词] 《向日葵》“弑父” “自我”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部史诗,其中的波澜壮阔只有自己心知肚明。电影的一个伟大之处。便是能把这史诗优美地呈现为一部心灵的成长史,绵绵密密,荡气回肠。更有一些佳作。将这原本个人化的诗篇引入一种人类普遍的境遇之中,由此唤起更为广博的感动与思考。张杨导演2005年的作品《向日葵》就是这样一部电影。

《向日葵》以画家张向阳的成长为线索,分三部分叙述:1976年(9岁)、1987年(20岁)和1999年(32岁)。在电影里,连缀起张向阳的人生轨迹的是他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影片以父子关系为视角,展现了一个新旧时代交替之际成长起来的人的心灵史。而当我们更为细致地分析,便会发现,我们从影片中所能体悟到的,已远远超越个案式的父子关系,而上升到对一种普遍性的人生困境的思考。

自弗洛伊德提出“俄狄浦斯情结”这个概念之后,“弑父”便成为心理分析、艺术分析乃至社会文化分析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语词。“弑父”代表对上辈人的拒绝与反抗、独立的渴望,以及对“自我”的追求。在影片里,张向阳亦是从小就充满“弑父”的渴望。9岁才见到刚从干校回来的父亲,还没来得及弥补缺失的父爱。就被剥夺了和小伙伴一起玩的权利,而被逼着在家里画画。于是,年少的他选择试图用缝纫机和炮竹毁掉自己的手来反抗这一“从天而降”的陌生权威。20岁第一次恋爱,怀孕的女友寄来的信被父母截到,父亲领着女孩去做流产手术,女孩与他分手。他愤怒地朝父亲大喊:“从今天开始,我跟你没关系!”32岁成家立业,父亲让他尽早要个孩子,他不愿意,并赌气似的发誓决不会为了父亲要孩子。就这样,他在父亲的权威阴影下成长着、挣扎着、反抗着,从幼年一直到成年,始终如此。

在俄狄浦斯的故事里,主人公最终在无意中完成了“弑父”的行为。而在影片《向日葵》里,我们发现,一直试图“弑父”的张向阳最终却一次又一次有意无意地选择与父亲和解。9岁,把燃烧的炮竹握在手里的他被视为舍己为人的小英雄,反而得到父亲赞许的目光。20岁,离家出走的他最终还是流着泪向掉进冰窟的父亲伸出了手。33岁,他终于决定要承担自己去做父亲的角色。最重要的,他最后选择的职业――也是让他获得成功的事业――恰是他反抗父亲的最初缘由――绘画。

于是,一个困境摆在面前:如果你最初拼命反抗的、坚决抵制的、视若草芥的东西,最后被证明恰恰是正确的、合理的、对你有利的,那该是怎样的尴尬?

每个人都会面临这样的困境。在年轻时,“自我”被认为是生命中最重要的追求,父辈被理所当然地置于“自我”的对立面,成为被否定的对象。然而,当年岁渐长,许多人会慢慢发现,父母当年的话才是不二真理。回首年少轻狂的日子,或懊悔、或惭愧。更多的是尴尬与困惑:当年的反抗错了吗?

在我看来,错的不是年轻、不是反抗。而是所谓的“自我”。在年轻时的追寻中。“自我”被假定为一个独立于以父辈为代表的外在世界的自足体,标榜着“我的”理想、“我的”追求、“我的”思考、“我的”信念,而事实上,这个“自我”不过是一个虚构出来的幻象。人并不是自我塑造、自我满足的。而是被历史、文化等外在因素所建构出来的。法国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在其“主体”理论中认为,“自我”总是在与他人的映照中才得以认识自己。因此,自我只是想象中的他人,而他人就是想象中的自我。“自我的结构告诉我们。自我从来就不完全是主体。从本质上说,主体与他人有关”[1]。也就是说,并没有一个真正独立的“我”,而只有“他者”中的“我”。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他者”体现为历史、传统、文化的数代积累沉淀,并集中凝聚在他身边以“父亲”为名的那个人身上。因此,“弑父”的;中动必将屈服于“恋父”的结局,因为在“父亲”的身上才有真正的“自我”的根源。在《向日葵》中,当张向阳最终按照父亲指给他的路获得成功,他与父亲终于握手言和。这是对年少时所追求的所谓“自我”的叛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真正的“自我”的皈依。

而影片似乎在最开始就暗示了这一结局。还只会爬的时候,张向阳就在父母的“职业测试”里主动选择了画笔。在漫长的反抗――皈依之路上,人生兜兜转转,若有永恒之智者,必将暗暗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