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科学探究的“三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科学探究的“三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科学课程改革把探究定义为“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从而突出探究的核心地位。探究性教学是开放的教学,其开放性应该是全方面的,包括问题的提出,材料的选择,过程的经历。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时,不拘泥于一种教学思路、教学形式和教学渠道,认清通向科学的殿堂不是只有一条路,也不是只有一种方法。在小学阶段,只要让学生能形成一定科学素养,就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反思我们过去自然教学中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一些认识和实践,发现我们由于对相关理论学习不够,对“科学探究”在许多方面都缺乏清醒完整的认识,如“科学探究”的提出、“科学探究”概念的内涵等等,教师如何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展开探究性学习?我认为有三点在教学中应得到重视:

一、科学探究“重提问”

问题的提出是科学探究的开始,也是学生探究兴趣的所在。只有学生自己选定的问题,学生才有极大的兴趣去进行研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现在的学生大多是不敢提问题,不会提问题。因此老师一是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题;二是教师创设情境造成学生认识冲突,引发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学生一开始提问题可能会出现所提问题漫无边际,没有真对性,提不到点子上或者是问题太多,难度太大等等。这些都是正常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大都能根据某一自然现象或自然事物提出相应的较恰当的问题,并能对问题的结论有一定的猜想。例如“声音的产生”一课,学生看到桌上摆着各种能发声的材料:鼓、锣、音叉、橡筋琴、铁盒、内挂小球的塑料瓶等,立刻会想到研究有关声音的问题。而且在低年级学习了“声音”一课,了解了声音有高低强弱的不同,有嘻杂悦耳的区别,也就很自然地提出有关声音的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为什么声音各有不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对这些问题进行整理,使学生发现,要弄清这些问题必须先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从而明确本课要研究的问题。

二、科学探究“重过程”

科学探究重要的过程之一是信息收集、数据整理的过程,所以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要求学生用图画和文字表达他们的收获,并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自主探究、大胆作猜想和解释。创造性的猜想和解释可以打开学生想象的翅膀,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供了契机,使他们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如在“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一课中,首先要求学生搭一个最简单的“平板桥”,然后在纸桥面的中间压上一个小重物,并逐渐增加,直到把桥面压垮为止,最后把重物的个数记录下来。接下来,让学生在同样的桥墩上重新设计纸桥面,尽可能多压几个小重物,并把每种桥面承受重物的个数记录下来,对结果进行相互讨论,说说自己的发现。.随后,学生们设计出了很多不同的桥面。他们在讨论过程中都有自己的发现:有的说“桥面改变了,桥面能压的重物个数也变了”;有的说“物体形状改变,承受力不一样”;还有的补充说“物体承受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系”……对这些结论,教师都应给予肯定。这些结论是由学生自己或共同讨论得出的,虽然他们得出的结论又准确,语言表述欠严密,解释也欠科学,但只要学生自己动手做了,经历了,像科学家那样真刀真枪地“摘”科学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就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三、科学探究“重运用和创新”

《大纲》指出:自然学科的教学目的是在指导学生获得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用科学的能力。我们要重视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说明生活中的现象变化,更要重视引导学生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去变革事物,“力求把自然研究的实践活动化为儿童们乐于从事的日常生活内容,将来可望无穷无尽地白行去获取知识和进行创造。”例如在“研究磁铁”这节课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发现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想,这更加增添了我不断改革创新教材,灵活运用教材的信心。让同学们学习自制指南针,大部分学生是设计制作了悬挂式指南针以及支撑式指南针;还有的同学的想法,出乎我的意料,设计了水浮式指南针。水浮式指南针先把一块长宽高约2厘米的硬泡沫塑料块用刀切成锥形,再把磁针水平地穿在泡沫塑料锥形上,放入水中,塑料块不能靠碗边,这个设计真实别出心裁。整个实验观察活动中,同学们每每有新的发现,往往都会兴奋地叫我去看,并且详细地向我叙述,我也乐于分享他们成功的喜悦,同时,还会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归纳和总结,不断地激发他们学习探究的兴趣,使整个学习活动达到高潮,进一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我还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组建“植物小组”“环境小组”“科技创作小组”等等,结合教学内容指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把观察到的现象、新的发现及时记录下来,定期开展小组汇报交流活动和创新小制作进行展评,这对学生的激励是不言而喻的,不但能促使学生将研究活动内化为乐于从事的日常生活内容,而且创新素质也将在自觉活动中得以培养和提高。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重提问”“重过程”“重运用与创新”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彻底打破“教书本死知识”的旧教学观,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亲身经历探究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断评价、反思自己的探究行为,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使他们获得成功。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福前实验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