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苏佳灿:“五会”军医的筑梦人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苏佳灿:“五会”军医的筑梦人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很平凡,默默工作数十载,直到去年被评为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更多的人才开始注意到这位其实不那么平凡的好医生。

苏佳灿,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创伤骨科副主任。朋友们说他“五会”:上手术台会开刀,到门诊会看病,上讲堂会讲课,下实验室会做实验,带学生会做科研。苏佳灿自己说,五种角色,他哪一个都不敢怠慢,“只有将五种角色都做好,事实上才能将我的本职工作真正做到位,我才觉得对得起自己的军医身份”。

义无反顾军医路,一个馒头温暖整个童年

中学时代,他是个学霸,高考分数比清华北大录取线整整多出60多分,苏佳灿却义无反顾选择军医道路,只因记得童年时一位叔叔给过一个馒头,温暖一直在心。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那时候经常有部队到我们那儿去拉练。小孩子见到军人都很崇拜好奇,有一次一位叔叔见我好奇地看他们蒸馒头,就分给我一个”。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一名普通军人无意间展示出的亲民爱民之举,却温暖了苏佳灿的整个童年。没有言语,没有牵动人心的场面,只是一次温暖的传递。“此后,我立志以后要当一名军人”。

父亲是当地有名的老中医,从小天天背中药汤剂的早期启蒙,让苏佳灿选择报考第二军医大学,要做一名军医。

“父亲是一个很传统的人,所以我们家族就只出两种人,一种是医生,另一种就是教师。因为他认为医生救死扶伤,教师则可以教书育人”。

即便学医,质朴善良的家庭氛围使得苏佳灿对教师这个职业仍然有向往。

1994年初入二军大时那口“标准”的福建普通话,曾遭到不少女生的取笑。他下决心,一定要把普通话练好!“练不好普通话我就不能成为一个好医生,因为医生要问诊患者;我也就没法当一个好老师,因为老师要开口讲课”。

朴素的想法,苏佳灿一练就是五年。整个本科阶段,每天一有时间就自己拿书对着墙壁练习,纠正发音。

本科毕业,苏佳灿选择继续留校读研究生。选择哪个方向攻读?苏佳灿再次作出了与众不同的抉择:“高考放弃清华北大选择军医大学就是想立志献身国防医学。治疗战士的伤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要做创伤医生,将来上战场才有用武之地”。

苏佳灿选择攻读创伤骨科方向。27岁博士毕业,31岁成为二军大历史上最年轻的副教授,患者100%的好评率,苏佳灿的门诊常常一个上午就排了70多号。

“慢一慢,先让苏医生喝一口水吧”,这是他的病人说的最多的话。看着这位不知疲惫,不看时间的医生,患者都把他当亲人一样,提醒他喝水,提醒他吃中饭。

“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当年青涩学子认真抄录的汪国真的小诗,回头望早已深嵌在他前行的每一步中。泥泞难行,他的脚印更加扎实;雨大如注,他说要义无反顾。

两次没人理解的“折返跑”,筑梦医工结合大格局

放弃成熟可操作的领域,跑去选择当时国内刚刚兴起的骨科生物力学;已经是副教授,偏偏折返要去重新当学生。苏佳灿的治学路上有两次折返跑。

第一次“折返跑”是他要搞骨科生物力学。当时,由于二军大没有相应的力学设备和研究条件,苏佳灿就独自一人跑到同济大学找到生命科学学院丁祖泉院长。丁院长没有当即答应,他就从不缺席地旁听课程。从工作的长海医院到同济大学,单程需要40分钟,来回就是80分钟,苏佳灿每周骑自行车往返至少也要三四趟。

四年半的坚持,使得丁院长被苏佳灿的钻研精神与创新意识深深感动,正式收他做学生。他在同济大学写出了国内第一本《人体骨骼数字模型仿真学》,一出版就被评为当年全国学术专著一等奖,被钟世镇院士的《数字人和数字解剖学》一书定位为物理人计划的主要代表作。

当时已年届80高龄的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奠基人王亦璁教授看到这本书,主动提出来为苏佳灿撰写序言,表示将来苏佳灿博士毕业时,一定到上海为苏佳灿做答辩委员会主席。“这是对我四年半坚守的最大鼓励”。回忆此处,求学艰辛就都被抛之脑后了。

第二次“折返跑”源于苏佳灿博士毕业四年,他发现自己的力学研究进入了死胡同。

那时候骨科仿真模拟用的都是国外软件,每年要交很昂贵的费用,而且临床中用到的骨科器械都是进口的,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中国老百姓为什么要用国外这么贵的医学材料?被他们扼制咽喉?我们为什么不能自己生产?苏佳灿决定打造适合中国人使用的生物器械和材料。

苏佳灿要搭建医工结合的框架,就必须要回去重新做学生。

“我要走交叉融合的道路,让医生去做材料,医工结合,打造更好的生物材料产品”。没有先例,他只有自己亲自尝试。

这一次他选择去华东理工大学读材料学专业。当他找到刘昌胜院长时,刘院长非常惊讶:“你一个副教授来当我的学生?能吃那么多苦吗?不觉得委屈吗?”

“不委屈”,就是简单的三个字。苏佳灿做任何决定都没有半点犹豫,因为之前他已经经过认真思考,一旦决定,再大的困难也打不倒他。

这一次情况好一些,他开车进行“折返跑”,只是从长海医院到华东理工大学,顺利的话也要一个小时,遇到交通拥堵,则要一个半小时。

就这样顶住压力,从2008年坚持到现在,苏佳灿拿到了国家自然基金中韩国际重大合作项目,生物材料领域只有两个项目拿到这项殊荣。依托这个项目,中韩生物医学工程中心成立,他被选为主任,刚刚过去的4月25日,苏佳灿作为大会主席主持召开了首届国际创伤与生物材料转化医学高峰论坛,韩国仁济大学校长车仁亲临大会。

从材料学的门外汉,到成为二分之一,苏佳灿用“折返跑”的曲折来赢得祖国医学事业自主创新的明天。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接下来的目标就是打造两到三个临床中用得着的生物材料产品。此前比别人多花费两到三倍的力气,就是为了把科研知识框架搭好”。

苏佳灿看得远,又踏得很实。他的未来蓝图是打造一个骨科医疗平台,一个研究所,一个与之配套的生产企业。

“这样我和我的团队就可以白天在医院上班,晚上去研究所进行科学研究,研究出来的成果可以拿到企业之中去转化生产,这是转化医学的理念,也是我的梦想”。产学研结合,筑梦医工结合的格局。

情系青藏线,最需要的地方不允许不战而怯

2013年,苏佳灿参加总后专家服务团行走青藏线,出现连续性腹泻、喷射样呕吐,甚至在央视赶到采访他时,说着说着话,他一口喷过去把镜头都喷坏了。

严重的高原反应让苏佳灿体质虚弱到极点,但他丝毫没有想到退缩。边吸氧边为患者做手术,边给病人诊断边为自己输营养液。4000里的路程,坚持走完15天的长途跋涉,只为救治生命垂危的伤员。

“我是个军人,绝不允许自己不战而怯”。允许失败,但不允许放弃,这是他做事的准则。

“失败只能说明你技术还没有掌握,但放弃说明你已经被打倒了”。苏佳灿在青藏线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实施了高原首例“股骨微创内固定术”。

不止如此,他充分发挥自己作为教师的特长,走一路培训一路,将自己的好技术留在高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顾高原反应,不顾满身疲惫。

最需要医生的地方有他的身影。2008年汶川地震,他主动请缨奔赴灾区。为了抢救抗震英雄刘东,一百多天吃住在爱心病房,守护着祖国的战士。2014年又赶赴巴基斯坦进行创伤救治指导。

他在不同场合转化着自己的五种身份,军人、医生、教师、学者、科技工作者,从不喊累,诠释着当代军医本色。

关爱高龄老人,用双手托起老年人的生存尊严

高龄老人骨折,是医治难点。老年人体质弱,多数医院都不愿医治,因为谁都负不起这个责。

苏佳灿有一些“傻劲”儿,他从不拒绝这些风险极高的手术,给105岁的骨折老人做手术就让他“傻得出了名”。但是即便每周门诊一二十个高龄骨折病人,没有哪个病人因为手术效果不佳而找他算账。

这份傻其实就是医者仁心。

“病人都是带着疾病前来就诊,自己本身很痛苦,如果我们医生再不对他们关怀一些,多着想一些,哪里还会有医学正能量?”他以自己以身作则向上向善的精神,为改善医患关系竭尽全力。

他不愿看到老人没有尊严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不愿看到一个个大家庭失去生活前行的方向。所以苏佳灿今年开通了高龄骨折防治――长海创伤苏佳灿在线(),为高龄老人骨折防治和日常保养提供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