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体育游戏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价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非常重视游戏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喜欢游戏,游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游戏也是体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现代的中学生由于平时学习高度紧张,毋庸置疑体育课成了他们放松心情,消除疲劳的课堂,所以教师选择体育游戏进行教学的确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游戏能让学生忘却自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尤其对性格内向的学生效果比较明显。学生在游戏中通过自主学习,较为自然地完成了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也顺利达成。同时,游戏给学生带来的快乐情绪体验也是其他教学模式所不能够给予的,快乐体验和成就感是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手段。
一、体育游戏有助于学生增强体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随着教育评价体系的发展,重视文化课程学习、忽视身体能力培养的教育发展模式使许多家长不太希望自己的孩子从事体育活动。学生对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不是很高,有些学生甚至抵触,课堂上不爱活动,不愿参加体育锻炼,或是认为体育不是主课,上体育课就是浪费时间,影响学习。加之,现在家里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夏天怕晒、冬天怕冷,爱美、怕脏的现象较为普遍。由于外界环境和学生自身认识的综合作用,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的培养的难度大幅度提升。因此,必须要找到符合学生特点的、能够引导学生主动进行体育运动的教学模式来完成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游戏化的体育教学模式成了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首选。游戏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模式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在增强学生体质和身体活动能力的同时,学生的体育兴趣、态度和习惯逐渐养成,持续性的体育行为逐渐形成,体育运动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学生会主动参与体育运动,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动作用得到了真实的体现。
二、体育游戏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有效手段
游戏化的体育活动形式和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营造自由、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为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奠定基础。在游戏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与学生都要遵守游戏规则。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违反了游戏规则,都要接受惩罚。同时,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与教师近距离接触,忘却了教师的严厉,反之,教师的和蔼可亲涌上心头。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游戏中被拉近,他们不再是高与低、上与下的关系。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能在体育游戏中得到最大程度的衔接。在游戏中,合作、交流以及对立都是日常生活中学生之间的真实写照,但是,游戏中的关系是友善的、积极的、非攻击性的。通过游戏中各种关系的建立、梳理和碰撞,学生与学生之间更多的是合作、帮助和共赢,日常生活中的小摩擦得以缓和。因此,游戏对于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体育游戏的重要活动形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不同学习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游戏的教学和设计,对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作用巨大。
三、体育游戏是“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形成的催化剂和纽带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是《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是学生提升体质健康水平、培养体育兴趣、提高体育习惯和能力的有效手段。体育教学需要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要充分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方式,为学生的体育学习和体育目标的完成奠定基础。游戏其本身就是合作的典范,游戏需要多人的协作才能完成。同时,也需要每个人通过自我的努力为集体作出最大的贡献。在游戏过程中,学生要主动思考,根据具体形式构建解决问题、完成游戏、获得胜利的有效策略,需要通过大家的努力和尝试完成目标。因此,游戏中“自主、合作、探究”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和锻炼,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在具体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体育游戏,形成“游戏化”的体育教学模式,这也是建立和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有效手段。
总之,体育游戏是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有效手段。游戏化的体育教学方式贴近学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体育游戏有助于学生增强体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形成的催化剂和纽带、是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有效手段,诸多方面的优势提高了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体育教师应该高度重视体育游戏的重要作用,多利用游戏实施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意识、习惯与能力,践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相关理念和方法,为体育课堂中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秦鹏飞.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