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携琴访友》话浅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携琴访友》话浅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前几天,有个朋友邀我去他寓所欣赏他的藏品,我正好有空,于是,欣然前往。朋友是专门收藏浅绛彩瓷器的,洋洋洒洒,放了两大柜,看上去,蔚为大观。

我在欣赏的时候,突然被一只椭圆形的盘子吸引了:“申如仁兄大人清玩”。盘子上的一行直写字让我不禁脱口而出:“这是给徐志摩父亲的盘子,有文化气息,值得收藏”。话音刚落,朋友马上走了过来,高兴地说:“真的?我一直不知道这只盘子的来历。”

这只名为《携琴访友图》的盘子长25厘米,宽20厘米,作于清光绪乙未年(1895年),图中:一雅士儒巾宽袍,敦厚仁慈,长须飘然,正朝对面老翁迎去。老翁仗藜持篮,皓须童颜,为寿者之相。雅士背后有一侍童,肩背琴囊,躲在后面,只露出一头怯生生地望着迎面走来的老翁。人物线条勾勒流畅自然,笔法不凡。全图疏密相宜,并以苍松、浅草、栏杆等背景为衬托,显得淡泊雅趣。

盘子上的题款是“时在乙未夏仲,以为申如仁兄大人清玩,吴士鉴”。吴士鉴是浙江杭州人,晚清榜眼,又是晚清至民国时期的著名书法家。当时的这只盘子是送给著名诗人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的。徐申如(1872――1944),名光溥,字申如,浙江海宁硖石镇人,徐家为古镇一大富商,祖辈相传经营酱园、绸庄、钱庄等企业,到徐申如手里,他先后创办了缫丝、纺织、发电、电话等新兴工业,在上海开了一家钱庄,当辛亥革命席卷浙江时,他暗地里把军火运给革命军,帮助他们占领杭州。因此,徐申如成为他们家族中的一个成功人士。

所谓浅绛彩是借用中国画的术语,指晚清至民国初年流行的一种彩绘瓷器,它以一种浓淡相间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白瓷胎上绘画纹饰后,再染上浅淡的赭石与极少的水绿、草绿、淡蓝等色彩,经低温烧制而成,画面彩料甚薄,色调清淡柔和,艺术风格与纸绢上的浅绛山水画大致相近。浅绛彩瓷是在传统粉彩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釉上彩新品种,它诞生于嘉庆、道光年间,盛行于同治、光绪年间,蜕变并衰亡于民国初年。浅绛彩之所以从诞生到衰亡只有70年左右的时间,是因为民国初年时,由于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再加上浅绛彩瓷绘赋彩较薄,低温烧制,彩料在釉面上黏连不牢固,色泽不够鲜艳,彩绘大多容易污损、脱色、掉彩、磨失,所以,被当时盛行的色彩鲜艳而不易脱落的新粉彩所替代。

浅绛彩虽然在20世纪20年代退出了彩瓷的历史舞台,但浅绛彩瓷画创一代新风,摆脱了传统粉彩的“匠气”,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上面反映的文人画别具一格,充分显示了当时的画家们非凡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因此,有人说:“浅绛是文人画家所绘的瓷器,而‘珠山八友’则是艺人模仿文人画家在瓷器上作中国画。”

由此可见,这只吴士鉴送给徐申如的《携琴访友图》盘子,上面不仅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气息和两人之间的友谊,更给后人留下一段佳话和充满温馨的想像,同时,也给收藏这只盘子的朋友一种心满和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