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危机时刻剑出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危机时刻剑出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0年8月24日是救捞华诞59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笔者走访了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福州基地。在基地二楼会议室里,墙壁上悬挂着多面锦旗,其中一面锦旗格外引人注目:危机时刻亮剑出鞘,心系百姓彰显本色。落款是:福州市马尾区亭江镇阑亭社区。这是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端午节,马尾当地人素来就有在闽江划龙舟的习俗,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6月12日起,基地加强了端午节假期值班待命,时刻应对突发事件。14日正午,福州基地值班室负责人刘少毅正准备走出办公室到饭堂用餐,隐约听到一阵呼喊声。警觉的他立即朝窗外探望,原来在距离码头10多米处有一条龙舟已经倾覆,水面上人头涌动,嘈杂声连成一片。他立即意识到事态严重,即刻返身回到值班室,通知“华英393”艇立即出动,他抬腕看表,时间是11时40分。与此同时,他又向值班领导、基地副主任沈红兴汇报。以救助为己任的基地职工在沈副主任的带领下,迅速集结救助码头,开始了惊心动魄的大营救,有的抛投救生圈、有的施放攀绳索具,为落水者接力。11时50分,“华英393”艇也已赶到现场,并做好了施放橡皮艇、A字架以及攀爬网救人的一切准备,小艇驶向江心处,将已经迷失方向的落水者一一救起,与此同时,“华英393”艇借助艇甲板接触水面较低的特点,双管齐下,直接就近救人。与此同时,基地干部职工会同早先爬上岸的落水者一起,利用攀爬绳索将其他落水人员全部救起,至12时整,落水人员全部上岸,整个救助过程,快速有效,让一边的姊妹龙舟乡亲们喜上眉梢。且说,靠近码头的落水者接到救生圈和绳索,如同天降救星。就这样,从发生海事到落水人员全部救起,全过程只用了30分钟时间,真是兵贵神速。码头上,沈副主任清点人数:37人,一个也没有少。救援还在进行,“华英393”艇考虑到水域流速加快,另一艘进水龙舟可能再一次发生危险,艇长陈兴果断决定施放橡皮艇,协助正在救援的过路船,将龙舟就近抢滩靠岸,让龙舟上37名人员化险为夷。面对橙黄色的身影,龙舟上的村民们连连感叹:天降神兵!

4月21日15时20分,一艘满载矿砂的铁壳船从下游往上游行进,途经乌龙江大桥附近水域时遇到急流。船体无法控制,船老大本能地来了个转舵,顿时,舱内矿石朝一边倾倒,致使船体突然倾斜倒扣在江面上。船生活舱内,还有一名女性船员,情况万分危急,她的生命时刻牵动着远在上海指挥救助的局长孙富民,基地主任董国盛接到指令,亲自带领四名应急队员搭乘“华英393”艇迅速赶往现场救助。16时32分,救助快艇抵达现场,应急队员用榔头击打船底,确认被困人员的位置。董主任根据现场情况,决定实施第一方案:潜水员陈刚先从翻扣船驾驶台船艉左舷舱门进入进行营救。水下,陈刚发现,翻扣船驾驶台被漂浮物堵死无法进入。董主任经过周密思考否定了第二套方案,他认为,船舱内剩余的空气不多,一旦开洞不慎,造成空气外漏,极有可能造成人员危险;再则,据了解,船体倾覆时,舱内两罐液化气筏门还开着,一旦遇到电割枪火花,必然引起爆炸,其后果不堪设想,船底开洞显然行不通。于是,潜水员陈刚继续执行第三套方案,从翻扣船右舷机舱舱门进入。此刻,陈刚通过狭窄的通道,小心翼翼地进入舱室,只见被困妇女战战兢兢,惊慌失措,他忙向水面报告。董主任告诫陈刚不要急躁,稳扎稳打,用手势稳定对方情绪。随后,陈刚将信号绳绑扎在妇女腰间,做好逃生的一切准备。陈刚出水后,携带早已准备好的自携式潜水装具再次回到原地,帮助妇女带好潜水面罩,佩带好潜水装具。董主任密切注视着营救动向,分秒必争。“现在准备就绪!”“好的,离开舱室!”陈刚携着妇女,一起走过通道,然后推开舱门,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陈刚一把抱住妇女,一个腾越,出水了。数百名群众目睹了救助全过程,整整3个多小时,多么漫长啊,是三年,三十年,他们为东海救助船员不屈不饶的职业精神所感动,当在水下被围困的妇女解救出水后,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欢呼声。

――2月11日20时56分,闽江口突起大风,四艘渔船遇险,船上15名渔民逃生到岛礁上,“华英393”艇紧急出动,顶风冒浪驶往现场搜寻。救助艇员只有一个念头:早日让渔民脱险。救助快艇冒着倾盆大雨,凭着过硬的夜航本领,在“禁航区”艰难地行进着。前方,是一道拦江坝,而坝内是层层叠加的礁石群,快艇吃水一点五米,艇长陈兴敏感到,现在是大平潮,一个多小时后,又将是落潮,全部救助必须在这个时间段内完成,否则,快艇将被封锁在坝内,要等待12个小时后才能解脱。时间不等人,快艇加足马力,越过拦江坝。为了让受困渔民发现救助快艇,他下令打开探照灯和备用灯,几经周折,终于行驶至偏僻的角落。一位应急队员隐约发现前方有线索,一丝微弱的灯光在暴雨中闪烁:“有人!”顿时,“华英393”艇全体艇员兴奋起来。艇长陈兴寻找遮风面小的角度,立即下令放橡皮艇。很快一名渔民救上了艇。从渔民口里获悉,另外14名渔民此刻在距离300米处的无名礁避风。这时,海面风雨大作,浪涛滚滚,救助快艇如同一叶小舟,时而托起在浪峰,时而陷入浪谷,时间不等人,顺着渔民指点的方向,“华英393”艇勇往直前,艰难地驶往礁区,先后五次施放橡皮艇,将14名渔民救起。这起救助引起了福建各大媒体记者关注,对专业救助队伍给予了高度评价。

福州基地与厦门基地同是东海救助局在福建地区的救助前沿阵地。年初,在局工作会议后,基地主任董国盛一直在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凸显“救助前沿阵地”的形象?基地领导班子召开了专题会议,一致认为,前沿阵地要有前沿思维、前沿思路、前沿动作,体现应急抢险的速度、判断和能力。面对突发事件,反应要敏捷,出动要迅速,救助要有效。福州基地的行动目标是:把握机会,主动作为,大胆创新,寻求突破。截至8月24日,基地共执行救助任务30起,救助遇险者57人,创造了两个系统记录:全系统“华英”单次救助成功率百分之百记录:全系统救助基地单次救助人数最多的记录。

今年福州基地的执行救助任务的特点是:救助难度提高,突发事件增多,救助难度加大,实际上也是对基地全体干部职工“救助责任度”的一次检阅。从锦旗中,笔者找到了答案。今年4月14日,福州市南屿镇江口村在建排涝站闸门被大水淹没,接到求援,基地应急分队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在为一艘船舶清除缠绕物任务后,连夜赶到排涝站,用二个多小时就将闸门打捞出水,为地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奉献了救助人的一份力量。7月中旬起,福建南平出现泥石流险情,福州基地与厦门基地联手应急抢险,显示了国家专业救助队伍主动出击的风范。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从东海救助局诞生第一天起,救助人就开始了“东海救助文化”的构建,经过七年多的实践,形成了完整的东海救助文化“核心价值”:承载使命,守望和谐。东海救助文化离不开妈祖文化的熏陶,是妈祖文化的传承和延伸。基地应急分队驻地,原是救捞救助站,建筑和场地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产物,已经陈旧不堪,破损严重。基地领导班子在研究部署新一年工作时,把改善应急分队队员居住环境提上了议事日程。在局领导的支持下,春节后,基地用较少的钱对房屋进行了大修,并对场地进行了重新铺设。五一节后,应急队员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房屋,就有了到家的感觉。在这次大修中,还重点对厨房、活动室和工作室进行了规划,体现了“人文关怀”。基地还对应急分队队员推行了民主管理,指定专人负责操练和内务管理,舒适的环境带来了舒畅的人际关系,舒畅的人际关系又带来了团队舒卷心情,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基地政令畅通,得心应手。新基地起用五年来,绿树成荫,目前已栽种各种树木300多株,其中,还有芒果树10多株,每棵树结果30多枚。绿色为基地职工带来青春的活力,他们看着茁壮成长的树木,内心感到异常舒坦。基地与福州市海警中队一支队是邻居,彼此创建了良好的共建关系,笔者到基地采风,恰遇基地青年与一支队队员举行篮球赛,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基地党总支书记黄少华带队,赛场如火如荼。此外,福州基地还与长乐市公安局签定了共建条约,与福州特勤大队开展技能练兵活动,彼此联系畅通,交流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