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复方大黄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复方大黄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目的:观察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自拟复方黄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结果:此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复方大黄汤

资料与方法

32例皆为本院门诊患者,其中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龄35岁。临床表现皆符合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

治疗方法 自拟复方大黄汤治疗。药物组成:大黄10g,厚朴10g,枳实10g,莪术10g,木香6g,火麻仁20g,杏仁10g,藿香梗6g,紫苏梗6g,生甘草4g。加减:①大肠实热型:症见数日不大便,坚硬难出,色黄臭燥,腹痛拒按,灼热,小便短赤,口苦咽干,舌质红,苔黄燥,脉洪数。加生地20g,黄芩10g,全栝蒌15g,芒硝15g,清泄热结。②湿热阻滞型:症见大便黏腻,伴脓液、肛坠,腹痛便意感,纳呆、呕吐,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濡数。加鱼腥草15g,槟榔10g,法半夏10g,黄芩10g,茯苓10g,白蔻仁4g,佩兰8g,减去麻仁、莪术,大黄减至5g,清化湿热。③血虚津燥型:症见大便干枯如珠难出,伴血丝,睡眠欠佳,干渴食少,舌质瘦红,无苔,脉细数。加生地、郁李仁、柏子仁、麦冬、当归、白芍,润肠通便。④气滞血瘀型:症见大便先硬后溏,色暗紫,胁下胀痛拒按,面色青滞,舌质暗红,无苔或少苔,脉细涩。加川楝子20g,青皮8g,当归10g,川芎8g,桃仁8g,红花8g,理气化瘀。

结 果 32例病人中,痊愈12例,显效14例,好转6例。

典型病例 患者,女,43岁,农民,2006年4月5日门诊。腹痛阵发,痛时即欲大便,日发3-4次,大便先硬后溏,色青紫块状,伴左胁下灼热胀痛,咽中梗阻,重时恶心呕吐。月经正常,白带稀少,舌质淡红,苔薄白,舌根腻,脉右尺细数,余脉微弱。治以疏肝理气止痛,通腑化湿浊。自拟复方大黄汤加川楝20g,青皮8g,白芍10g,当归10g,法半夏10g,茯苓10g,车前10g。每日1剂,水煎服,10天为1疗程。服5剂,症状减轻,续服14剂而愈,继以香砂六君子丸调理肠胃。

讨 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起病缓慢,病程迁延,症状轻重不一。本病多为慢性起病,病程可迁延数年至十余年。常有反复发作或持续加重,偶有暴发。饮食失调、精神刺激、劳累过度常为发作诱因。腹泻多因炎症刺激,使肠蠕动增加及肠内水钠吸收障碍,产生腹泻。轻者每日3-5次,腹泻与便秘交替,重者每日10-20次。粪便呈糊状及稀水状,混有黏液脓血。病变累及直肠,多伴有里急后重。腹痛一般轻度至中度,多为隐痛、钝痛,少数绞痛,常局限于下腹部或左下腹部,亦可全腹痛,有腹痛一便意一便后缓解的规律,常伴腹胀。重者可有恶心、呕吐。

中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多因饮食不节,导致消化不良,热毒蓄积,阻滞肠胃气机流通。经云:“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六腑以通为补,恰似江河阻塞,务必疏通,不通则痛,故以“通”字立法。在复方大黄汤中,考大黄功效,“下肠胃积滞,下血分实热,止吐血衄,逐瘀破瘕,通经”,为方中君药,大便通否,必增减使用。佐厚朴、枳实、木香、莪术,行气化瘀止通;麻仁、杏仁,润肠宣肺;藿香梗、紫苏梗,理气开胃化浊,甘草和药缓痛,共奏行气除胀,化瘀荡实,宣肺润便之效。在治疗中,持重应机,知常达变,药贵专精,主次分明,方可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