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传染病自动化报告系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传染病自动化报告系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我国的传染病报告方式也不断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最初,我国采用信函、电话、传真等传统通讯方式开展传染病报告。从2004年开始我国实行传染病网络报告,报告人员从院内各科室人工收集传染病信息后,再上网填报[1]。此后随着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的普及,报告人员足不出户,直接在HIS上查看共享的传染病信息,然后再手工录入“中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终端(以下简称传染病报告网络)[2]。为了使报告工作进一步信息化,实现信息从HIS到传染病报告网络的自动传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开发了“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传染自动化报告系统”,选择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试点开发、运行,并最终取得成功。所谓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是指连接规划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系统,实现数据汇总、交换与共享的信息平台[3]。由于该系统主要依靠“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收集和中转数据,故命名为“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传染病自动化报告系统”。本文对该系统的运行原理进行介绍,并结合运行情况对其进行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传染病报告数据来源于传染病报告网络,自动报告故障数据来源于日常故障监测报表,传染病漏报资料来源于漏报调查。

1.2 方法

介绍该系统运行的必备条件和原理。对新旧两种报告方式的人工操作时间进行测试,统计各自耗时情况。在运行过程中,对报告质量进行日常监测,分析监测报表,统计数据上传

时间、信息准确率、故障发生情况、成功率和失败率。调查参与运行的27家医院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期间传染病漏报情况,统计漏报率。据上述资料评价该系统优缺点。

1.3 数据上传失败的标准

从预防保健科(以下简称“防保科”)传染病报告人员在HIS工作界面上确认报告到上传至传染病报告网络的时间,甲类传染病>15分钟,其他各类传染病>2小时,即为上传失败。

2 结果

2.1 系统运行基本条件

该系统的运行必须具备3个基本条件:第一,信息从下到上传输的各个节点,依次为:HIS、县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市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省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传染病报告网络。第二,连相邻两个节点,负责信息从下到上单向流通的中转软件。第三,相应的计算机设备和互联网信号。前两个条件需要靠相应的软件开发公司提供,第三个条件由医疗卫生单位自身提供。作为试点的鄞州区,完全具备这些条件。

2.2 系统运行原理

该系统的总体原理就是借助县级、市级及省级三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中介,实现传染病稻荽右皆旱木钟蛲自动上传到传染病报告网络,替代原先由人工将数据录入网络的报告方式。下面从数据流程、系统识别及信息订正三方面对其原理进行介绍。

2.2.1 数据流程 医院各科室(门诊、住院、体检等)临床医生采集需要报告的传染病患者信息,录入HIS,在医院局域网内实现数据共享。防保科医生通过电脑登陆HIS,在审核界面上对信息进行审核,对不符合逻辑要求的信息或填写错误的信息进行更正,经核实正确后正式报告。数据即从医院局域网自动传输至县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再依次经过市级和省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最后传输至传染病报告网络。市级平台除了接收来自县级平台的数据外,还接收来自市级医院的数据,同样省级平台还接受来自省级医院的数据(图1)。

2.2.2 系统识别 对医院HIS软件进行了改造,使其具备能够识别传染病诊断名称的功能。将规定需要报告的传染病诊断名称(包括全称和简称)列入HIS诊断名称数据库,当临床医生诊疗时在HIS中输入疾病诊断名称后,系统会根据数据库中的信息自动识别传染病并提示医生进行报告。如果要新增传染病病种,则将其名称加入HIS诊断名称数据库。

将传染病报告网络中规定必须要采集的病例信息在HIS中设为必填项,当临床医生在HIS中录入病例信息时,如果有缺失的必填项,则不能保存该报卡,强制要求医生补全信息,保证了信息采集的全面性。设置的必填项有患者姓名、年龄≤14岁儿童的家长姓名、性别、联系电话、现住址、职业、工作单位、发病时间、诊断时间、疾病名称、病例分类(实验室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病原携带者等)、填卡医生等。如果是特殊疾病,如艾滋病等,还要将一些与其相关的项目设为必填项,在此不详述。

2.2.3 信息订正 当医院防保科传染病报告人员登陆HIS工作界面时,能看到临床医生新填写的传染病报卡。经判断,若需要报告则对病例的信息进行核实,对不符合逻辑要求的信息或填写错误的信息进行更正,判断正确后正式报告;若不需要报告,则放弃。对于已经通过审核正式报告的报卡,如果因某些信息仍然存在逻辑错误而导致上传失败的,则由软件公司通知报告医院进行订正后继续上传。对于已经成功上传至传染病报告网络的报卡,如果要修改信息,则直接登录传染病报告网络进行修改。如果某个传染病报卡上传失败(甲类距离报告时间超过15分钟,其他传染病距离报告时间超过2小时),将导致病例迟报的,则直接登录传染病报告网络手工补报,以避免法定传染病迟报。

2.3 工作资源节省情况

按照原先的报告方式,防保科传染病报告人员通过HIS将需要报告的病例信息打印成纸张,再手工录入报告网络,整个过程平均耗时5分钟/例。通过该系统报告,预防保健科医生只需在HIS的工作界面上对临床医生采集的信息进行一次审核,然后确认报告,就完成了整个报告过程,平均耗时1分钟/例。即该系统比旧方式平均省时4分钟/例。还能实现无纸化作业,节能环保。

2.4 报告质量

从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鄞州区参与运行的27家医院共通过该系统报告传染病报卡4360张,成功上传4142条,成功率为95.00%。成功上传的报卡平均上传时间为10分钟,报告网络中的病例与HIS中的病例信息一致数为4142例,一致率为100%。期间参与运行的医院共诊断各类传染病4360例,实际报告4360例(上传失败的报卡由手工补报),漏报0例,漏报率为0.00%。

2.5 故障情况

2.5.1 故障分布 从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共通过该系统报告传染病报卡4360张,共发生故障47次,导致218张报卡传输失败,失败率5.00%。从时间上看,每月发生故障的次数依次为10、9、4、6、5、5、3、3、2次。从发生节点看,医院局域网6次,区级平台11次;市级平台11次;省级平台10次;传染病报告网络9次。

2.5.2 故障原因分析 故障原因主要分硬件故障、软件故障两方面。从硬件故障看,全部由各个节点平台的服务器发生故障而造成,共发生10次。由于医院局域网,县、市、省三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及传染病报告网络这五个节点均设有各自的服务器,24小时运转,容易发生故障,主要故障为服务器存储硬盘损毁、或存储空间不够等,10个月内,医院服务器故障2次,县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服务器故障3次,市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服务器故障4次,省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服务器故障1次,传染病报告网络服务器未发生故障。从软件故障看,主要是县级和市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软件不兼容,共发生24次;其次是HIS与县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软件不兼容,共发生9次;再次是省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与传染病报告网络软件不兼容,共发生4次。软件问题主要发生在运行前五个月,共34次,经过调试修改后明显减少,后5个月仅出现3次。

3讨论

传染病网络报告和HIS的广泛应用给传染病报告方式带来革命性的进步,极大地提高了疾病监测的效率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然而随着公共卫生工作的更深入开展[4],疾病报告的任务也相应增加,很有必要进一步提高疾病报告的效率。原先的报告方式需要将繁杂的信息从HIS人工“搬运”到传染病报告网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报告的效率和质量[5]。该系统终结了原来的手工报告方式,实现了报告信息从源头到终端的自动传输,进一步提高疾病报告的信息化程度,为疾病报告的方式提供了创新思路,是公共卫生领域的一项创举。

与原有的报告方式比,其主要有以下优点:①,该系统节省了时间和人力资源,提高了疾病报告效率。原有的方式存在重复劳动,即同一条病例信息需要临床医生和防保科人员各输入一次,而该系统只需临床医生输入一次即可,防保科人员只需审核纠错。鄞州区近三年年均魅静”卡量约1万例,该系统每年能比原来节省约4万分钟人工劳动时间。如果再加上慢性病、死因、职业中毒等报卡,将省时更多劳动量。这对防保科来说意义重大,因为它们承担着多项公共卫生服务[6],即使专职的疾病报告人员,也要参与其他工作,例如免疫接种,传染病疫情防控等。该系统能节省人力资源以开展其他工作。②,该系统提高了疾病报告质量。首先原先的报告方式,当报告人员将源自HIS里的病例信息手工录入传染病报告网络时,转录过程中难免会出错,例如,有时会出现将病例的诊断时间填错,而造成传染病迟报等问题;而该系统中,信息从源头到终端的传递过程完全由计算机信息技术承担,一般不会出现信息变异的,提高了疾病报告信息的准确性。第二,该系统最大程度降低了疾病的漏报率。由于在开发该系统时,对HIS软件做了改进,加强了疾病报告的提示功能,杜绝了人工遗漏。

当然该系统也存在一些缺点,具体如下。①,报告信息(尤其是县级数据)从源头到终端传输环节较多,任何一个环节软、硬件故障,都会导致数据传输失败,从鄞州区10个月的运行情况看,总的失败率5.00%,当数据传输失败时,需要人工补报。故亟需进一步提高稳定性。②,数据传输过程耗时较长,目前的平均传输时间为10分钟。而传统的网络直报,只要报告后信息会立即从源头上传到在网络终端上,几乎没有时间差。故亟需进一步提高从信息传输速率。③,满足运行的基本条件较高,要建设县、市、省三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还要对医院的HIS做相应的改造。投入运行后,要对相应软、硬件进行长期维护。整个系统的运行需要若干家软件公司提供服务。前期投入和后期维护,成本较高。

综上所述,鉴于该系统能够大大提高疾病报告效率和质量的前提下,在后期的运行中,如能进一步提高性能,保障做到100%的报告成功率和信息传输速率,且进一步降低运行成本,则具有很大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程爱萍. 网络直报前后传染病疫情报告状况的评价比较[J].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06, 3(1): 28-30.

[2] 颜红, 李保杰. 基于HIS的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的实现与应用[J]. 医院数字化, 2013, 34(10): 44-46.

[3] 祝闻华.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的探议[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4, 5(25): 111-112.

[4] 龚向光. 从公共卫生内涵看我国公共卫生走向[J].卫生经济研究, 2003,9: 6-9.

[5] 钟初雷. 医院信息系统与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接口开发与实现[J]. 疾病监测, 2007, 22(10): 696-698.

[6] 王小芳, 陶合献. 浅谈卫生院预防保健科职能定位与发展[J]. 中国社区医师, 2005, 7(111): 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