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幼儿多元智能测评中观察记录法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引起了全球教育界的热烈反响,同时对幼儿园教育评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幼儿多元智能测评也应运而生。目前,幼儿多元智能测评的方式多样化,其中观察记录法是了解儿童个性特点、智能倾向和发展水平最基本的方法。本文主要探讨观察记录法如何应用,以为幼儿教师观察评价幼儿提供一种思路。
一、观察记录法的含义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科学的观察记录不仅能准确地把握幼儿的发展水平,而且能为教育教学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观察记录法的含义
本文中的观察记录法主要是指运用描述性语言记录幼儿在自然情境中所产生的行为发生过程并加以解读的一种评价幼儿发展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尊重幼儿间的差异,与特定情境相结合,能捕捉行为细节提供完整的记录,这与加德纳提出的在活动中评价幼儿的观点相近,但这种方法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多,需要教师掌握观察的技能技巧才能提高观察的时效性。
(二)观察记录法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对幼儿进行多元智能的测评中,由于教师对观察记录法的认识偏差和教师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观察记录法运用的实效性不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观察缺乏计划性
在了解幼儿智能的过程发展中,每个教师都有固定的观察对象,可以进行个别观察,也可以进行集体观察;可以观察一次活动中的某一项智能表现,也可以观察一次活动中多项智能的交叉表现。但是在具体实施中,教师的观察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观察对象和观察形式随机性较强,观察的指向性不明确。
2.观察记录缺乏准确性和客观性
目前,教师采用的观察记录写作方式主要以“三段式”为主,即原始记录 — 分析 — 措施。从原始记录来看,存在记录不准确和不具体的问题,如记流水账,不能把幼儿活动中有价值的事件或重要细节记录下来。例如,某位幼儿教师所做的一份观察记录:子宣在阅读区翻了大约10分钟的图画书,又去建构区看了看其他小朋友玩乐高,最后去了自然角看小兔子睡觉。
3.观察记录分析不深入
分析是在对原始事件准确记录的基础上,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判断、推理和反思的过程。教师对观察记录的分析存在两种倾向,一是贴标签式的分析,有的教师经常会仅凭一次或几次观察就对幼儿下智能诊断结论。如“从中可以看出某某不善交际”“某某语言智能发展落后于同龄孩子”等。二是分析与观察实录脱节,教师常把自己原有和固有的认识凌驾于幼儿的真实表现上,不少教师期望通过几次观察就能全面了解幼儿某方面智能的水平,往往使观察活动流于形式。
4.观察记录与教学脱节
幼儿教师运用观察记录的目的就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和智能发展倾向,以便正确地评价幼儿,而评价幼儿的最终目的却是为了幼儿健康的发展。因此,教师在了解幼儿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应该考虑怎么做,采取有针对性的高效的措施。然而,在实践中有些教师对观察记录的作用认识不清,仅仅限于看到什么记什么,不能根据幼儿的实际表现作出正确判断,并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二、观察记录法的应用
(一)观察目的要明确
为了解幼儿各智能发展水平,无论是参与观察还是非参与观察,教师的每一次观察都应有明确的指向性,在真实、自然的情景中观察幼儿的言语、动作、表情等行为表现。首先,需要了解被观察对象所处年龄阶段的一般心理特征和学习特征;其次,结合具体活动时间、地点、内容等确定观察目的;再次,需要结合幼儿智能分布与次级智能及其表现确定观察目的。如语言——言语智能的次级智能主要包括听、说、读等方面,了解大班幼儿阅读的发展水平,可以在阅读区投放适合的阅读材料,以了解幼儿阅读积极性、阅读方式和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为观察目的。
(二)观察角度要适中
在观察目的明确的基础上,观察者应找准观察角度,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观察谁,二是观察什么。观察谁是解决观察对象的问题,教师需要了解幼儿智能发展状况与学习水平,常采用个别观察或定人观察。因此,教师需要对单个幼儿的活动情况做基本记录,通过循环观察对幼儿智能的发展水平做全面了解,当观察任务完成或问题解决后再转向其他的幼儿。另外,由于涉及的智能领域多样,而且每种智能又有诸多次级智能,延伸到外在行为上更具有多样性,同时幼儿园活动多样,因此需要教师有明确的观察意识,从大量复杂的行为中寻找典型、有价值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而不是面面俱到。如在语言为主的活动中,重点观察幼儿在故事创编环节中的表现,了解其语言运用的能力。
(三)要灵活运用观察记录方法
观察记录方法多样,不同的观察记录方法有不同的优缺点,有各自的适用范围。本文所论述的主要以叙述性观察法为主,主要包括实况详录法、日记描述法和轶事记录法。其中日记描述法的使用由于要与观察对象长期共同相处,对大多数教师不适用。因此,在多元智能评价中,教师需要灵活选用各种观察方法,以达到最优的观察效果。
1.将轶事记录与实况详录相结合
轶事记录法操作简单,教师在观察目的明确的前提下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幼儿典型的、异常的个事件记录下来即可,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儿童的个性特征、各项智能发展水平,探讨影响儿童发展的各种因素等。实况详录法的操作相对复杂,记录较难,教师需要在特定情景下详细记录幼儿的各种行为表现,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儿童的行为线索以及智能倾向。教师可以根据观察目的和观察场景等选择观察方法。
2.现场记录和事后补记有效结合
叙述性观察法记录的特性需要用文字详细记录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等,尤其是幼儿的语言、行为甚至非言语动作等。现场记录和事后补记可以相互弥补,为了减少记录的偏差,一是教师需要明确观察记录的基本要素,包括幼儿姓名、年龄、地点、观察情景、观察目的、观察实录、观察分析、教育措施等;二是需要把握观察记录的注意事项,尤其是观察实录中需要把事件发生的主要细节表述清楚,记录语言流畅准确、具体朴实。事后补记要及时有效,为配合记录的完整性,必要时可采取录音、录像、拍照等记录方法。
3.记录幼儿的作品
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蕴含的信息丰富,反映幼儿对某方面活动的倾向性和水平,教师需要用文字把所观察幼儿的各类作品的内容记录下来,如绘画作品、口述语言作品、手工制品等。记录方式不限定,教师可直接在作品旁做文字记录,对于幼儿泥塑、建构等作品,教师也可拍成照片并记录孩子的有关口述。
(四)观察记录分析客观、措施要得当
观察记录分析是对幼儿特定情景下产生的行为进行解释,对行为发生的原因进行阐述的思维活动。好的观察分析是教师理性自觉的表现,往往在分析中同时伴随着对幼儿智能发展的评价。因此,观察记录分析必须紧密联系幼儿行为,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不能带着固有认识评价幼儿;二是不能凭借几次观察对幼儿作绝对性的评价;三是从多个角度剖析幼儿行为的成因。
(五)观察记录要与幼儿成长档案袋结合
多元智能评价非常注重为每个儿童建立光盘档案,即有意识地收集儿童在各领域的正式和非正式的资料,其中包括观察表、家长访谈记录、学生作品及照片、录像或光盘等。这不仅能反映每个儿童的一般发展状况,还能体现儿童的优势智能领域。幼儿园中的幼儿成长档案袋是对幼儿成长的追踪过程,是幼儿、教师、家长共建的产物,教师把观察记录法的应用和幼儿成长档案袋有机结合,可以提高观察记录的计划性和针对性,能从智能诸方面进行深入总结,并能促进教师的不断反思,在教育活动中促进幼儿优势智能的迁移。
多元智能的测评与培养是一个活动的两个方面,幼儿多元智能测评贯穿于活动的始终。鉴于幼儿独特的年龄特征,观察记录法是幼儿多元智能测评的基本方法,教师应该重视这种方法的应用,不断提高自身的观察意识和观察能力。
【注:本文系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项目“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施”(课题批准号:BSY2010-13)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王月莲,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李仁英,包头市育才幼儿园,内蒙古 包头,014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