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组合作的语文课堂一定高效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组合作的语文课堂一定高效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效应在哪里

小组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是相对而言的,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了疑惑而又无法解决欲寻求帮助而产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是组员们就同一问题交流自己学习心得和思考思路方法的再学习,是学生共享智慧从而生成新的知识和能力的再学习。语文学科有其特殊性,面对同一文本,就其意义来说,一般至少有作者意义、读者意义、社会意义三种。现代解释学理论认为:“文本读解是读者参与的结果。没有读者的参与,文本意义也就无从建构。”读者因为家庭、社区、时代、教育等人生经历和阅读方式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就会形成不同的阅读密码。由于阅读密码的不同,即使面对同一文本,也可能产生不同的解读意义。既然“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那么,小组合作学习中,组员们交流各自的“读者意义”可以,但教师想借此平台来达成一致就也许不妥;组员们交流生成认知的过程可以,但评价孰优孰劣就也许不当。

笔者在教学鲁迅《社戏》时,小组讨论“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地说道……”一句中“感激”的含义时,有一组同学就“六一公公被人偷了豆,他为什么还要‘感激’”发生了激烈的争论,组内五个同学都有不同他人的解读:①“感激”是因为终于有人识他的货;②“感激”表现了他的热情好客,不记恨别人偷了他的豆;③“感激”体现了六一公公的纯朴善良,对孩子们的喜爱;④居然城里的文化人都赞扬他的豆好,他非常高兴;⑤别人都认为六一公公人老了,种不出好豆了,人也没有用了,而“我”认为他的豆好,于是他认为自己还没有老,还有用,因而非常感激。这五种“读者意义”都是因为学生人生视域和阅读方式的不同而产生的,五种意义的产生都有自己的理由,根本不存在孰是孰非的问题,讨论能达成一致吗?这就是“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

不过,“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并不是说学生的所有“读者意义”都正确,有原则的“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是必然,无原则的是荒唐。小组合作中,有些有明显错误的解读可以通过交流否定,而更多的个性化解读,学生是难以评判的。因而,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效应难与数学、物理等学科相等同。

二、哪些问题更需要小组合作学习

就语文教学内容而言,无非是字、词、句、篇、语(语文知识)、修(修辞知识)、逻(逻辑思维)、文(文化文学常识)。就能力而言,无非是听、说、读、写、思(思维能力)、想(联想和想象)的训练。概而言之,语文教学就是通过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的训练增长学生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并得到情感熏陶。那么,上述诸多语文知识和能力,究竟哪些是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而生成呢?恐怕很难有一致的说法。就目前来看,绝大多数老师在“阅读”教学中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最多,特别是在理解文本内容和写作特点时。可阅读理解又恰恰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合作学习组织不好就容易成为一种思想观念的强势干扰。

一位老师教学沈复的《童趣》,在“怎样朗读”时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朗读时该注意些什么。班上交流时,通过每组的发言,老师在黑板上综合了学生的意见,并要求每个小组都按照朗读的方法去读。在班上朗读时,每个组挨个来,可朗读效果并不佳。问题在哪里?让每个小组讨论 “该怎样朗读”然后在班上交流这个做法值得商榷,因为“该怎样朗读”不完全属于生成性知识和技能,并非是在班上让三五个同学说说即可解决此问题。更重要的是“该怎样朗读”没有唯一答案,因读者对文本的理解不同朗读就会有区别。即使组内成员有一个统一的朗读方法,恐怕最终读出来也不会完全一样。

三、小组合作学习合作的“凭借”在哪里

就数学学科而言,每章每节每题都会有非常具体明确的知识点,也同样会有非常具体的教学目标。数学学科的小组合作学习,其实就是通过交流来唤醒学生头脑中存储的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修补学生思维逻辑链条,促使学生的思维贯通流畅,最后完成知识和技能的生成。而语文课堂,虽然教师教学的文本都一样,可怎样能够明确指出每册、每单元、每篇具体的知识点和能力点,以及前后知识点和能力点之间的逻辑联系?具体到某一篇文章,许多教师在“教什么”上是不相同的,甚至是迥乎不同。教师不明白“教什么”,学生更不明白“学什么”。而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用什么来分析演绎推理就全无凭据,因为学生无从知道老师要“问什么”。这样一来,学生就少了合作学习的“凭借”,也不清楚拿什么去“合作”。

一位教师教学《紫藤萝瀑布》,让小组讨论“可不可以把‘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儿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中的‘好不活泼热闹’删去”。这位老师要“问什么”,他要学生合作学习“学什么”,他也许清楚,可学生清楚吗?学生对能用什么知识和技能来参与合作学习清楚吗?学生能感受出此问题隐藏的知识和技能吗?如果都不能,合作学习的价值在哪里?学生拿什么来合作呢?这个题目的设计可以看出老师解读文本和确定教学目标及教学思路设计的随意性。这就是叶圣陶所说的:“我们以为杂乱地把文章给学生读,不论目的何在,是从来国文教学的大毛病。”

四、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大量时间从哪里来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入课堂环节中的小组成员交流讨论、学习成果展示、总结反馈等环节,无疑是相当耗时的。小组成员的讨论、在班上的交流、学习成果的展示等不用较长的时间是难以达到效果的。

在自学生疑的环节,语文不比数学。数学知识是通过例题呈现出来的,所有学生生疑的具体对象相当明确,那就是例题或定理等。而语文教学则不然,学生生疑的对象是一篇文本,因为学生的人生视域和阅读方式不同,文本的信息点就会很多,学生就会把什么问题都提出来,诸如语文问题和非语文问题、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核心问题和边缘问题等。一旦产生,只要学生反映不懂的,教师就不能随意枪毙这些问题,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他们心中,这些问题皆是重要问题。其实,一篇文本,只要抓住三五个主问题做好分析,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或许就没有类似主问题的问题,老师要尊重学生的需要,也就只有按学生的问题进行教学。这就是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费时的原因之一。

小组合作学习确实有其他学习方式不具有的优点,特别是在激励学生自主参与、智慧共享和激发学生团队意识及创新意识方面。许多学科,特别是在理科学习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增长幅度超过了其他学习方式。但在语文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应该审慎的。审慎不是不用,而是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体现语文学科的特色,真正体现自主合作学习的优势。

作者单位: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