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城市景观重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城市景观重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通过对场所文脉的解析,探讨其与城市环境更新设计间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场所文脉常用设计手法在城市环境更新与景观重塑中的应用。

关键词:场所文脉;公共空间环境更新;旧建筑再生;手法;景观重塑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Research on Urban Environment Transformation Design and Landscape Remaking Based on Urban Location Contextualism

Zheng Zhi-quan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such a rapid urban development nowadays,urban Location contextualis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development of urban environment and remaking of landscape . Based on “urban contextualism”,the paper analy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contextualism and redevelopment of urban environment,and discusses major design methods in remaking of urban landscape .

Key words:Location contextualism;redevelopment of open environment;rehabilitation of old buildings;approach;remaking oflandscape

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因而也有自己的个性与特色。

——贝聿铭(I.M.Pei)

在后工业时代,城市新城刻板的功能分区和大尺度的非人性的现代建筑群体造成城市形象特色的衰退、消亡和给城市环境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近年来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城市设计师(或景观设计师),都开始关注在城市环境更新中如何保持和发展原有城市形象特征和旧建筑再利用的课题。为了创造舒适、美观的城市人文景观,发挥建筑、规划、景观等专业的整合作用,开创其共生魅力;为了不让一些有历史价值、情感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科学价值的旧建筑及其场所从城市空间中消失;为了不让我们生存的城市环境进一步沦为消极的、毫无特色的非人性场所。找寻失落的城市积极空间环境;找寻失落的城市场所文脉,找寻一种既能继承和延续历史文脉,又能满足物质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的城市环境更新的方式途径和方法显得十分必要。

一、 场所文脉与城市环境更新设计的互动关系

文脉(context)一词最早源于语言学的定义。有人将它译为“上下文”。它的意义是表达我们所说、所写的语言内在联系。而城市场所文脉,则指场所赖以生存的背景,与城市场所的内在本质相关联、相影响的那些背景因素。本文所指的“场所文脉”(Location Context)主要是指在城市建筑及外部城市空间环境规划设计时要与人的需求、文化、历史、社会和自然生态等外部条件相匹配。在城市环境更新设计中场所文脉的运用大体上体现为两种情形,即为“显性”的场所文脉和“隐形”的场所文脉。“显性”的场所文脉主要是指通过研究城市环境表层物质形态而产生的设计手段和处理方法。如对周围区域环境形势与风格的“复制”,对旧建筑外貌的保护与维护,对典型建筑的表征符号及视觉色彩的提炼与重构等。而“隐形”的场所文脉主要指通过研究城市环境各实体要素和城市环境中潜在隐形规则之间的联系,不仅仅局限于实体要素本身而谋求的城市环境设计的更新方法。在“隐形”的场所文脉中,这些隐形规则主要指城市的内在空间组织秩序、城市的历史文化发展走向和规律和城市形象气质以及“以人为本”的物质生活形态模式演变的规则等等。后工业网络信息时代,城市文化内涵及人的生活行为与工作方式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城市更新和建设中亦将不断运用一些新的城市语言和物质要素。基于场所文脉的设计手法将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传承城市文化特色,保护和发展城市形象的特点,这才是城市环境更新设计与景观重塑的焦点和本质所在。

城市环境更新设计和景观重塑作为城市更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种设计,又是一种策略,基于场所文脉的城市环境更新设计主要涉及到城市区域风貌详细规划设计、城市更新设计、旧建筑及其外部空间场所的改扩建设计以及城市景观美化等改造设计活动。

从场所文脉角度出发,城市环境更新设计采用的互动方式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城市旧建筑及外部空间环境的保护与改造性再利用与城市历史文脉保护与延续的互动。如历史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再现、旧建筑的功能转换与循环利用、城市历史街道和广场等外部空间及其界面在保留场所文脉及城市结构肌理的内在秩序的前提条件下改造与历史重塑,这类的保护与改造提升了城市的人文精神,无论是从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满足于社会和人的需求。另一类是对人的生活形态的更新,延续与创造新的生活方式与场所文脉的互动,这类环境更新设计主要是对“人”的活动空间的重视,回归物质生活,为现代人创造新的、适宜的户外环境。目前在国内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如街道景观环境的改善、提供户外公共活动空间;增加城市的交往空间和城市的开放空间凸显现代城市的特征,促使城市的持续与平衡发展(如利用旧有的消极空间,为人创造出休息、交往的绿色开场空间和城市滨水带景观环境空间等)以及对城市旧有环境设施的改善等。

二、 场所文脉主义在城市环境更新设计及其景观重塑中的应用

城市环境更新设计是一个连续的和不间断的人类创造活动,且具有一定的时空特色。依据场所文脉的设计观点,城市景观环境如果没有传统的、历史的、情感的、社会文化的内涵,就不可能创造出真正富有生命力的景观环境场所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因此,在城市环境更新设计与景观重塑过程中新旧文脉的转换与延续是关键。下面通过一些实例来介绍在场所文脉指导下的城市环境更新设计与景观重塑中采用的相应手法与途径。

1 强调旧建筑改造再生并与现代城市环境共生的文脉手法

该手法主要是指在城市环境更新设计中,力求保护城市原有的内在空间组织的前提下,对待城市的旧建筑采取改造性再利用的态度。20世纪60年代劳伦斯.哈普林(LawrenceHalpren)在将美国旧金山一个旧巧克力工厂改建成生机勃勃的购物餐饮市场的同时,首次提出了“建筑再循环”的理论。从这之后建筑再利用的做法在全球广泛采用。这种设计手法既实现了旧建筑在城市景观活力构建中的社会经济价值、文化生态价值、又促使城市景观环境的历史文化持以延续。然而在具体的操作的过程中有不同的设计策略和方法,对于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物建筑,一般采取“整旧如旧”的保护方针,使得其恢复原有的建筑风貌,保证其“原汁原味”;对于其他类型的旧建筑及其环境,常从历史与景观生态双重社会属性的角度出发,在对其功能延伸及置换的基础上利用适宜的新技术、新材料对原有空间及结构加以改造与调整。赋予旧建筑及其环境以新的生命活力,使其延续场所历史文脉,增加了城市景观环境的认同感。这一方面,如上海“田子坊”,北京的“22院街艺术区”等,在重塑城市景观的同时,又促进了城市创意产业的发展(如图1,2)。

图1-上海田子坊

图2-北京22街艺术区

2 尊重场所意义的文脉手法

这是一种以现代社会生活和人为根本出发点,注重并探寻人与环境有机共存的深层机构的城市环境更新设计方法。从场所意义的角度讲,城市环境是由空间场所组构而成,城市设计“小组10”成员凡•艾克(Van Eyke)认为,场所感是由场所和场合构成,在人的意象中,空间环境是场所,而时间就是场合,人必须融合到时间和空间意义中去,因此这种环境场所感必须在城市环境更新设计过程中得到重新认识与利用。这方面的案例很多,其中著名的包括由景观设计师哈克(Richard Haag)设计的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该设计的特点在于它完全是由一个废弃的煤气厂改建而成,基地中原有的工业设备、厂房设施以及装置构筑物均得到有选择的保留与再塑造。其设计是以对城市传统工业文脉的继承为基础的,充分反映设计师关注环境场所对人的精神感受,体现了对场所现状与历史环境的尊重。因而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没有用西方传统园林模式强加于这块对城市有过重要贡献的工业场所之上,而是在环境改造设计时尊重原有的空间格局,让残留中相当一部分的工业设备与构筑物成为餐饮、休息、儿童游戏等公园景观设施,实现了其历史、美学、生态以及实用的多重价值。让现代城市中的有人能在公园休闲散步时,体验到环境场所历史文脉的延续和体验时空的变迁。国内比较早的经典案例当属俞孔坚教授团队设计的广东中山岐江公园景观,其原为废弃的造船厂,设计在充分尊重基地的历史文脉及城市肌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从传统中国城市形态构图中寻找典型的构图元素和内在秩序及精神,依托规整的道路、多层次水岸生态空间、红色故事盒、工业遗迹构筑物等以解构手法重新组构,使其成为展示城市历史记忆、城市工业文化、生态景观优美的场所,成为人与后工业时代对话的全新城市绿色公园(如图3)。这种方式的环境更新设计的深远意义在于,继承了工业传统和地区的传统环境认知特性而非破坏它,景观的形态美学都来自与对环境的修复和对工业美学的热爱。

图3-中山岐江公园

3 注重景观文化生态的文脉手法

人与环境以何种方式共存,人怎样塑造环境,物质环境如何影响人并影响到何种程度,这是注重景观文化生态的文脉手法所关注的焦点。该手法的代表人物拉波波特则借助文化人类学和社会生态学的综合理论来研究该文脉手法。具体运用时主要从人与环境这对主客体出发,在城市环境更新设计中尊重城市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考虑在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导致现代城市中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途径的相应变化来进行城市环境更新设计,以保持和增加环境文化的认同感,调适快节奏的工作生活带来的巨大压力。同样现代城市环境改造设计若不适应人的生活形态更新的角度出发,环境更新设计亦将是无生命力及社会意义的。从景观文化生态的文脉手法角度出发,最成功的环境更新设计应该是满足现代社会人的需求而提出的新功能(行为方式)与原有城市环境中各物质要素达到最小冲突,而不应是一种激进式的置换(重建),其目标实现应遵守一定的准则,如景观生态学准则等,如上海世博会期间,后滩公园的设计与景观环境的重塑(如图4)。因此维持良好的生态系统和改善生存环境质量必须成为城市环境更新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图4-后滩公园

4 城市公共艺术和景观环境设施的设计与营造

城市景观的艺术性是城市活力的重要体现。这种艺术性一方面体现在城市公共空间和建筑的艺术性上,另一方面还体现在像公共艺术品、户外家具设施等景观元素细部的深入设计上。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后者往往成为城市文化深度与城市艺术品格的写照。在这方面比较著名的实例有由席哈克与德欧集团共同创造的“首都巴黎都市设施改造计划”是体现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佳例。其中的“毛利斯海报柱” 、“伊多尔夫街灯”等传统的都市景观设施,现在仍然是巴黎都市文化的有利写照。从城市历史文化及人的生活情趣的角度重视城市环境中公共艺术品及环境设施设计,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整体环境艺术品格。另外我国设计师在北京王府井大街景观环境更新设计中(如图5),一些公共艺术品的设计虽然采用超写实的手法反映过去街道口的拉洋车、剃头的、唱曲的情景,但却真实地再现该地段的历史情形,能充分激起现代人一股浓浓的怀旧热情,获得一种文化与地域的归属感,因而恰到好处,显现了公共艺术品设计在现代景观环境构建中的重要作用。

图5-王府井商业街上的公共艺术品

三、 结语

总之,城市环境更新设计与景观重塑作为现代城市设计实践的重要类型之一,对其改造存在着不同态度和价值取向,场所历史文脉的继承与创新可作为一种衡量标准,自始至终贯穿于城市环境更新设计的前期调查过程,具体设计过程以及使用评估过程之中。场所文脉是城市环境更新设计中一个十分重要方法,其对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增加城市景观文化的认同或加强城市的形象特色等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改造过程的具体操作又存在着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因势利导,兼收并蓄,创造多元共生及个性特色鲜明的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城市景观环境是我们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王建国.城市设计(第3版) [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4]乔晓红.历史地段建筑环境的再生与创新[J]. 建筑学报,2001.

[5]王阔,郝培绕,董丽.创意产业中的植物景观浅析[J]. 景观设计,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