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估体系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与效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估体系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与效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研究并探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估体系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以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10年10月到2011年10月来院就诊的患者800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00例,在观察组中采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估体系,对照组中不采用该体系。对两组患者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临床症状的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呼吸困难荨麻疹等发生率都明显比对照组低,P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估体系;门诊输液室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69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982-01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实施ADR监测的目的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1]。在一种新药或药品的新用途的临床试验中,其治疗剂量尚未确定时,所有有害而非所期望的、与药品应用有因果关系的反应,也应视为药品不良反应。本次试验选择8000例在2010年10月到2011年10月来我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00例,在观察组中采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估体系,对照组中不采用该体系。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比,现将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2010年-2011年之间到我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8000例患者,其中男4327例,女3673例。患者主要是老人和小孩,均采用注射剂治疗。治疗的药品为抗生素类、激素类、解热镇痛类等等各种制剂。将这80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00例,两组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2 方法

1.2.1 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估体系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估体系由急症科主任,输液室护士长以及相关护理人员共同组成。门诊输液室的各个护士主要负责对药品不良的反应监测,收集相关的资料信息,报告给护士长,由护士长汇总报告给急诊科医生,再由急诊科医生来做相应的评估同时提出意见,上报医院相关的药事委员会。

1.2.2 对护士进行ADR的知识培训 护士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估体系中的作用很重要,需要提高护士的ADR的相关知识,明确各个护士的职责。对于护士的知识培训,应由医院的各个相关药师进行,其培训的内容包括ADR的概念,目的,意义以及方法等等[2]。在培训结束之后进行各项内容的考核,每个护士需合格。

1.2.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1.0(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统计软件,数据用χ±s表示,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比较使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DR的总发生率 见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一般ADR与总ADR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ADR临床症状的比较 见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呼吸困难呕吐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在现实生活中,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相当高的,特别是在长期使用或用药量较大时,情况更为严重甚至出现严重的毒副反应。严格地讲,几乎所有药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但是,只要合理使用药物,就能避免或使其危害降到最低限度。这就要求人们在用药前全面地了解该药的药理性质,严格掌握药品的适应症,选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明确药品的禁忌[3]。在用药过程中还应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及时发现药品产生的不良反应,加以处理,尽量避免引起不良的后果。对于一些新药,由于临床经验不够,对其毒副作用观察及了解不够,在使用时就更应十分慎重。

3.2 在上述出现的一般ADR,我们需要找出其发生规律,从而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通过采取进食后输液等相关的干预措施,使得ADR的发生概率得以下降。由此可见,ADR监测评估体系在降低ADR的发生率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容桂荣,廖耀玲,陈薇,等.经济与精神激励机制在门诊输液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9):73-74.

[2]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手册[EB/OL].[2010一01-24].http///zscx/qtdzzl/index.shtml.

[3] 容桂荣,廖耀玲,陈薇,等.门诊输液室开展医、护、药合作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1):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