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应用美学何以可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应用美学何以可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为“应用美学”一词定性颇难,盖因其概念含糊而内涵纷杂。当我们谈起“音乐美学”“设计美学”“建筑美学”,甚至“医学美学”“体育美学”的时候,这种说法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它的学科规范、基础、范畴是什么?美学学科自西方诞生以来,就一直遵循着形而上即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美学虽标举“感性学”,但其并未离开哲学和科学的范畴。如果说鲍姆嘉通通过定义感性学而将美学学科身份合法化和科学化,那么,应用美学合法性身份的确认也需要明证这一学科的哲学基础和科学合理性。面对这一棘手而复杂的理论问题,国内青年学者谷鹏飞的《应用美学学科模式研究》一书进行了大胆尝试。

选择这一题目进行著书立说,不仅需要巨大的学术勇气,还需要坚实的学术根基,更需要迫切的学术责任感。作者指出,“应用美学”这一概念在国外学术界存在一定的争议。西方美学界,特别是英美美学界多用“实用主义美学”(Pragmatist aesthetics)来指称相对于传统“理论”美学的“应用”(applied、angewandte)美学。《国际应用美学互联网杂志第1卷——环境美学》对应用美学研究范围作了这样的限定:“应用美学包括了设计、视觉和图形设计、建筑、多媒体、艺术各分支学科以及环境设计和评估等艺术的、文化的、环境的和美学的领域。”而国际应用美学学会主席阿诺德·伯林特认为,“所谓应用美学,指有意识地将美学价值和准则贯彻到日常生活中、贯彻到具有实际目的的活动与事物中,从穿衣、汽车到船只、建筑等一系列行为。”总体来说,“应用美学”多指美学与各学科融合后的理论表现形式或应用“美学”基本理论而产生的实际产品(工艺、艺术等)。其目的无外乎将美学思想“应用”于日常审美经验的分析中,增进我们对于审美经验的理解。

与国外美学界的态度相反,国内美学界对于应用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多持肯定态度,区别只在于对应用美学学科性质的认定和学科对象的划分上略有不同。作者经研究发现,国内所谓的“应用美学”,实际上包含了“应用美学理论”“艺术部门美学”“审美社会学”“审美设计学”“伦理学美学”和“审美教育学”六大门类,但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作者在导论中开张名义,将应用美学的研究定位于两个方面,即理论的应用美学和实践的应用美学。前者也即学科意义上的应用美学,即主要研究应用美学的学科方法、学科对象、学科性质、学科目标等问题。而实践的应用美学则指称美学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实践性物化存在形态。

全书也正是沿着理论自身的逻辑路径层层推进。作者以高度的逻辑完备性及语言的缜密性构筑了一座应用美学的哥特式大厦。说它是哥特式的,不仅因为它有坚实的柱础、升腾的勇气、现实和理想相结合的精神,更有直面事物本质的锋芒和开拓性。书中几个亮点值得我们关注:

一、应用美学学科自律性研究和他律性研究的结合

自律性也称自足性,即从现象学角度对某一对象的内涵和外延所作的本质性的研究。这一研究抛开社会生活、意识形态等外来因素对它的影响,即悬搁研究对象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单纯对其作“纯粹”意义上的分析和描述。这一研究方式侧重于学科内部,着重研究理论的发生、发展、更替的内在逻辑和过程,也即把研究对象看作是一个自足的发展体系。而他律性是指从学科的外部考察学科历史的方法。它主张研究对象及其理论产生的外部社会经济因素及其相关影响,这一方法置研究对象于更加宽广的境遇。

《应用美学学科模式研究》将两种研究方法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学科准备、学科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等方面做了深入而细致的自律性挖掘和阐释。这是此项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这座建筑的柱础。而作者并未在此停留,当学科的建立和发展面临一个时代的狂飙突进时,仅做单一而自律的研究显然不能逮其理论精髓。因此作者指出,对待20世纪以来的应用美学的产生,不能仅仅停留在其单一理论表述或“言说方式”上,而要进一步考察应用美学在日常的实践中是如何被应用的?是如何参与大众的审美活动?是如何参与20世纪文化生产与传播,并影响改变20世纪文化生产与传播模式的?是谁在从事美学的生产与传播等一些不同于经典美学理论的美学应用工作?因此要讨论美学理论家在美学的实际应用中是否起了作用,起了多大作用?美学理论家与美学符号、美学产品的生产者、传播者在20世纪美学发展大潮中彼此的影响及权力嬗变格局如何?这种影响与嬗变又是如何与美学的应用形成一种互动关系的?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将应用美学的研究置于更广阔境遇之中进行考察,将审美现代性、大众文化、视觉时代等联系起来,做自律性和他律性相结合的研究。

二、应用美学与美学的应用

既言之“应用美学”,必逃脱不了美学之如何应用,即“实践的应用美学”如何可能。因此,作者在严密的逻辑体系中加入了实证性的研究。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美学阐释即为其中亮点。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作为北京城市以中轴线为特色的建筑美学的自然延伸,是北京城市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功能与形式统一之美”“时代与民族相称之美”“统一与均衡谐调之美”“理性与情感和谐之美”及“抽象与象征调和之美”等多重美学原则展现了当代公共建筑的审美特色。这种特色既是对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美学和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承续,也是对当代西方建筑审美特色的积极借鉴,同时还表现了现代奥林匹克精神。作者指出,奥林匹克公园建筑设计的美学价值在于,作为全球化背景下当代建筑美学的重要事件,它为世界各国在文化信仰、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平等对话、实现多元文化交流互补提供一个重要舞台,为应用美学展示自身魅力、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一个最合法化、最引人注目的契机。这一具体研究为应用美学的学科应用提供了疏通的渠道和研究范例,这也使本书的书写鲜活生动起来。

三、应用美学研究中人文情怀的建构

如果说“应用美学”是将美的原则“应用”到其各相关领域而言,应用美学存在于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和广大的人生实践领域,以及与这些领域有密切关联的实用性艺术和美学领域;那么,美学之应用的目的是什么呢?作者由此指出,那就是:第一,美学应用到经济领域以参与现代社会发展观之重建;第二,美学应用到人生领域以完成现代社会国民性之塑造。

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与这一理论相互印证,其中现今发展起来且方兴未艾的企业形象美学即为重要一例。企业形象美学是将美学引入到企业内部形象和外部形象的塑造之中,形成形象战略和美学竞争力,从而获得丰厚而长久的利润回报。这一现象也证实了作者的观点,即在现代社会,经济社会生活呈现出两种基本发展取向:第一,经济学已经成为主导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而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同时也表明,美学已经成为经济思想和经济运行的重要要素融入到经济活动的全部过程和结果之中;第二,美学以多种形态消融在百姓生活用品中,作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中。事实上,在现代社会,美学已显现出它的强大力量并渗透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下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即它的表现形式。正如贝恩特·史密特、亚历克斯·西蒙斯所说,美学并不是神秘而遥不可及的。美学在顾客生活中的生命力,使组织有机会通过不同的感受体验来吸引顾客,从而通过顾客的满意和忠诚,使顾客和组织双方受益。这些机会并不仅限于时装、化妆品及娱乐等与美学产品相关的行业,也不仅限于为高消费层设计的时髦奢侈品。任何组织——无论属于什么行业,面对哪一类顾客群;无论是赢利组织还是非盈利组织,政府机构还是私人机构;无论是消费品行业、工业品行业还是服务行业——都可以利用美学而获益。

以上可见,《应用美学的学科模式研究》并非一本从理论到理论的空泛架构之作,而是理论性与实证性结合、科学性与人文性相标举、现实性与理想性相交织的血肉丰满的理论著作。当人们叩问“应用美学何以可能”时,作者已经作了清晰而有力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