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辽东林业发展的忧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辽东林业发展的忧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我国东北三省,辽宁属于海拔较低的中纬度地区。它南衔渤海,北连蒙古高原,东南、西北多山地,属长白山支脉,向中心倾斜,中间是辽阔的辽河平原。从气候特征看,辽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摄氏5度至11度,年降水量为400毫米~1150毫米。辽宁境内有大小河流360余条,形成诸多水系。这种自然地理条件很适宜林木的生长,尤其针叶林,可以说随处可见,是辽宁的代表树种。

辽宁森林分布的主要特点是不均衡,沿海、平原和西部森林稀少,东部较多。以长大线为界,有69.1%的森林分布在辽宁东部。辽东森林覆盖率达47.1%,而全省森林覆盖率为30、95%。辽东森林资源最集中的有四个县:宽甸、桓仁、新宾、清原,林业植被完好,森林覆盖率均在80%以上。

在辽北,基本上看不到大面积的天然林区了,小林区有一些,以人工林为主。辽南则以速生林和低矮树种为主。至于辽西,林业生态已严重破坏。从空中鸟瞰,自锦县以西,连绵的群山基本都是的岩石,由于表层土壤被冲刷殆尽,再难恢复。平原地区也只有一些稀疏的防护林,而且清一色是杨树,经常受美国白蛾等病虫害侵扰。辽西的这种状况是历史上人为造成的,两个世纪以前,辽宁到处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地广人稀。清朝中期,为了就近给京城提供木材,开始在辽西设置伐木场。后来大批移民,毁林开荒。清末民初政局混乱,无人管理,民间滥砍滥伐严重,加上日俄侵略者的疯狂掠夺,使辽西的原始森林不复存在,变成现在的荒山秃岭。由于没有森林植被屏障,水源难以保持,风沙、干旱、盐硷年年肆虐。这里只适宜在低山矮丘培植耐酸硷的针叶林,乔灌木和牧草,栽植节水林木,推广抗旱保活技术。辽西林业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

辽宁现有森林面积506万公顷,林分面积372.83万公顷。其中天然林面积198.45万公顷,人工林面积174.38万公顷。经测量,全省林业用地面积651.84万公顷。有很大潜力可挖,辽宁林业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基本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市场对木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由于木材价格不断攀升,林业产出效益显著增加,反过来必然会刺激加大林木产区的采伐量,但是林业生产有自己的特殊规律,除了对土壤、气候、水源等基本要求外,树木成材还必须达到一定年限,即生长期。俗话说:“十年树木”,至少要十年以上,有的需要几十年才能成材。其中一些珍贵树种如瓜子榆、曲柳、柴椴、红松、黄柏、迟榆等,成材与再生更加缓慢和困难。大家知道,林业生产的最基本原则,是培育大于采伐,至少也要采育相等。近些年采伐量比繁育量大得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一些林业企业急功近利,增加采伐量;另一方面主要由于木材市场管理不规范,造成许多不法之徒上下勾结,盗伐牟利,使辽东良好的木材资源受到很大破坏。这不能不引起人们深深的忧虑。

辽东地区是辽宁省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基地。水源的涵养和保持主要依靠森林植被,树木成长主要依靠土壤中的须根和真菌相互作用,汲取水分和其他营养物质。实验表明,树木落叶中的糖和其他养分,约有40%在叶片腐烂后回归土壤,重新被树木吸收,从而保持生长的连续性。森林蓄积涵养水源能力最好的是阔叶林,阔叶林一般呈非酸性质。在那些保持较好的阔叶林中,大量枯枝败叶年年堆积、腐烂,不仅保持了大量水分,而且肥沃了林下土壤,因为壤土的主要成分就是腐殖质。这样如果每年有计划地合理间伐、再植,便可形成林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广泛生长在温带和亚寒带的针叶林,虽然也具有蓄积和涵养水分的功能,影响环境和气候,但比起阔叶林则相差很多。针叶林喜寒凉,呈酸性,它的落叶也是酸性。这样年深日久,随着叶片不断堆积,林下土壤的酸性逐渐增强。在那些比较密集的针叶林区,到林中看看就会发现,针叶林中很少有其他杂树生长,地面除了平坦的松针叶,其他植物也很少生长,说明酸性土壤的破坏力是很强的。一旦针叶林皆伐后,地面只留下疏松的沙粒和酸性土壤,其中壤土成分很少,再造阔叶林比较困难,再造针叶林长势也不如从前。

在辽东地区林业资源比较集中的四个县,宽甸、桓仁、新宾、清原,上世纪一直是天然阔叶林占主导地位。这里阔叶林的最主要品种是柞树,其次是风桦、白杨、红柳、紫椴、榆树、核桃楸等。由于前些年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兴起了装修热,大量采用木质地板和实木材料,中小地板生产厂遍地而起,许多优质天然阔叶林被采伐、盗伐,结果造成现在针阔叶林比重下差上下的状态。虽然天然林几年前就在辽东禁伐了,但要恢复到以前状态尚需时日。

天然林中,也有部分是针叶林,如柏树、油松、黄花松,这些树种一般以原始针阔叶混交林形式存在,长势优良。除天然林外,辽东的人工林基本上都是针叶林。主要品种为日本落叶松、红松、云杉。人工阔叶林较少,主要是刺槐和一些风景林。以落叶松为主要代表的针叶林,由于树干笔直,生长迅速、适宜性好、成材率高,因而备受市场青睐,被人们大量采用,尤其在建筑业,落叶松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所以,无论国有林场,集体和个人林地,都普遍地大力栽植落叶松,这使辽东的林产业大量增值。辽宁省林科院报告,去除金融危机的影响因素,今年辽宁以林地经济为主的林产业产值将增长15%。然而,辽东林业发展的最大忧患,也正在这里。

辽宁森林分布的另一特点是集体林多,国有林少。集体林占85.4%,国有林仅占11.4%。因此,集体林业是辽宁林业建设的主体。2008年末,辽宁基本完成了林权改革,今年初又加大了林权配套改革。全省因此受惠农户430万户,1473万人。林权改革,正如农村改革开放初期分田到户一样,将集体所有的林木和宜林地划归农民自主经营,并允许转让,这改变了林业资源的权属,使农民增加了收入,有些山区农民因此致富。但它同时也带来新的忧患。

其一,实行林改后,对很多农民来讲,是没有能力,缺少专业技术,难以进行认真管理的。这就必然会使林业资源分配后发生有偿转让。这些林业资源实际上有很大一部分通过各种方式集中在一些农村和地方上的大户,权势人物手里,为少数人所据有,而多数农民由于失去林木和山地,不要说此后发展林牧业,就连打柴也成了实际问题,造成农村新的分化和不平衡。

其二,林改后,集体的林业资产一下子分散到千家万户,天上掉下的馅饼,对贫困农民来讲,最易造成他们的短期行为,不是把分得的山林土地做为致富基础,不愿付出长期劳动和精心护理,因为未来的回报还要等待多年,很多人更愿意将山林砍伐、转让变现,获得眼前小利益。

其三,林业资源改变权属后,由于条块分割,各行其是,缺乏统一领导和集体约束,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实行科学规划和采育。比起集体所有时期,人们的植树造林积极性高了,驱动力很大,这是好事。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人们的投入要追求利益最大化,当然首选的新植林木是生长迅速,效益显著的落叶松。这加重了辽东阔叶林恢复的困难。

近年来,辽宁持续出现干旱,辽西最严重,因为那里的林业生态恶化,地表水易于挥发而难保存,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受到很大影响。辽东情况好一些,这得益于尚完整的森林植被,但在旱情严重时也出现河水断流、用水紧张情况。人们都知道辽东盛产优质大米,但这需要大量淡水来换取。由于水稻单位产出效益高,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高于其他粮食作物,因而大片适宜种稻的土地被开垦利用,几乎所有的河流都被引向农田。加上辽东这几年大力招商引资,新增几万家民营企业和涉外企业,这些企业生产都要用水的。诸多因素,加剧了辽东水资源供求间的矛盾。辽东地下水资源是有限的,开采有一定限制和具体困难,因此人们更多地采用地表水、江河径流。这就使日渐缩减的水源供不应求,前景堪忧。笔者所在的新宾县,20世纪50~60年代,富尔江、太子河、苏子河都有专门摆渡的渡口和船只。那时河水丰沛,水深流急,水中的大鱼能长到几十斤重,水质均在一、二类标准。现在这种情景再也没有了,河面狭窄,水很浅,旱情严重时即断流,水质污染,勉强能达到三、四类标准,不要说几斤重的鱼,连二寸长的小鱼也不多了。一些稀有鱼种如螯鳇、细鳞、黄鳝、甲鱼等濒临灭绝。如何改变辽东水资源紧张的现状,保护并改善水源以使其永续利用,这是个大课题。除了提倡科学用水,工农业节水生产外,最根本的还在于改变林业生态的现状。要增加森林覆盖率,尤其要改变辽东针叶林的主导地位,大力增加阔叶林面积。辽宁省林科院早就提出调整针叶树种和阔叶林树种的比例,但始终没有落实好,这主要由于前面分析的利益制约。作为人工水源林最好的阔叶树种是紫椴、裂叶榆、黄波罗、楸木、水曲柳,已在辽东浑河上游林场实验证明,推广前景广阔。此外还有一些固氮类树种如刺槐、赤杨、沙棘等,也适宜广泛栽种。实践证明,单一的人工针叶林是最不可取的,而混交林的林分生产力和生态效应均优于纯林,应为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综上所述,辽东林业的发展,无论老林网的更新改造还是新林网的配置,必须注重树种的多样化。充分发挥不同种群间的互补、互利作用,并要把林业的发展与农业经营结合起来,形成林――农、林――果、林――牧、林――渔组合模式,获得双重效益。辽东森林的总体布局要在品种优化、树种多样、立体配置的原则下,提高林网的质量和系统的稳定性。

对已分散到千家万户的广大山林和宜林地,绝不能放任自流,由人们随意选择,因为那将造成遍地落叶松的恶果。必须采取强力措施,一开始就做好针阔叶林的科学配置,变单一的针叶林为混交林,增加阔叶林的比重。要采取带状多树种造林,以发挥混交林有效涵养水分的功能和对病虫害传播的隔离作用。要构建稳定的防护林带、海岸林带、基干林带、农田林带;采用速生与中慢生树种搭配、长绿与落叶、耐阴与喜阳、深浅根系树种、肥土与固氮树种搭配,形成乔灌草有机结合,营养空间高效利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林业生态系统,如能这样坚持做下去,可望在本世纪中叶恢复辽东昔日的风采。

参考文献:

《辽宁省林业概况》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意见》

《浑河上游林业生态工程体系建设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