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误区与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误区与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中最普遍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我国学者对课堂提问的调查发现,小学语文每节课的提问数平均为71个,解答提问的时间占整节课的58%。从上述数据中不难看出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但同时也令人深思:在这么多的提问中究竟有几个问题是真正有效的呢?纵观现行的小学课堂教学,不难发现课堂提问存在着不少误区

一、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误区

1.无疑而问,虚假的问。虚假的提问主要指教师在设计教学语言的过程中不够严谨,一堂课往往出现许多看似问题的问题,却无须学生具体回答或根本无法思考。如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时,教师揭题导入的问题为:“同学们,你们认识居里夫人吗?你们对她了解多少呢?谁来介绍一下?”一上来就三个问题,学生到底回答哪个呢,最后落实到介绍居里夫人生平上。实质上,这三个问题都很虚假,不如直接介绍居里夫人。很多教师往往会出现这样的自学提示:“请你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并划下感悟最深的语句,说说你有什么感悟?”细想一下,这边读边想对于学生来说难度系数很大,他们既要解决生字新词,又要理解课文的内容,还要判断哪些是老师需要的语句,还能有感悟吗?真正能好好阅读的恐怕没几个学生,时间上也不允许,这样的问题形同虚设。

2.目标缺失,杂乱的问。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没有通盘的考虑,对一堂课应提几个问题以及为什么要提这些问题缺少深入的思考。课堂提问的目标意识不强或设定目标不清,如我自己在教学《凡卡》一课时,教学到文中一段专门对莫斯科的描写,我提了个问题:为什么凡卡不愿意待在这样的大城市中,而宁愿回到乡下去?我当时考虑到的这个问题的切入是为学习描写凡卡回忆乡村生活中的快乐的片段做准备的。我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感知凡卡和爷爷在乡村里的快乐生活。但后来我发现其实凡卡不愿留在大城市,真正的原因是他缺少亲人的关爱。而我当时只是把这个问题当作课文情节导入,没有进一步深化,把一个过程性的问题简单等同于结果性的问题,导致课堂提问没有深度,流于肤浅。

3.约定俗成,无趣的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鼓舞学生去获得认知和技能的一种力量,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心理动因。而一些教师教学中往往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上课思路,课堂教学过程几乎一致。所提课堂问题都约定俗成,有些问题学生都能背下来了,比如,教学新课时教师必问“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教学生字词时必问,“某某词语是什么意思?”等等这种程式化的课堂提问已经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面对教师的课堂提问学生昏昏欲睡,学习状态非常消极。这是教师懈怠教学提问技巧导致的课堂松懈。

4.重教师提问,轻学生质疑。在日常教学中,常常出现两种极端现象,一是教师提问太多,林林总总,不计其数,满堂问,问满堂。二是学生提问太少,常常是一堂课下来几乎没有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课堂教学应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不能将课堂提问视为自己的专利,而让学生学“答”,学习如何回答别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从而造成中国学生越学越没问题。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美国学者布鲁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遗憾的是,课堂教学中常常是按照老师问学生答的反应模式进行的。这正是我们课题提问中最大的误区。

二、应对小学课堂无效提问的策略

1.以生为本,精心预设提问。“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精心地预设提问是有效的课堂生成的前提。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应一切从生本角度出发,在教学前了解学情,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去考虑提问。一位教师在《舍身炸暗堡》一课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炸暗堡非用手托不可吗?还有其他办法吗?学生由此提出许多设想,有说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但马上被其他学生否定,因桥太高,炸不掉;有说在桥壁上凿个洞放炸药包,又有学生马上否定因为没工具也没时间。学生在不断的设想与否定的辩论中最后真正意识到什么是“舍身”。显然从学生的角度设计的问题乐于被学生接受,他们更会积极地参与,这样的教学效果比教师强行灌输有效且生动得多。

2.依托文本,专题整合问题。课堂提问应做到少而精,要求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问题的有效整合,争取在一堂课上解决一个大问题。例如:教师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接下来学生整堂课围绕这个问题进行有效研读,学生列举了算人、算地、算天的经过,感悟了诸葛亮非常人的聪明。整堂课的教学是个有机的整体,学生的学习状态散而不乱,教学以点带面的进行。再比如《詹天佑》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问题是:詹天佑在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克服了哪些困难?像这类问题的设置都能很好的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专题化提问思路能有效避免课堂上的杂乱和随意提问的现象。

3.改变课堂提问方式,鼓励培养质疑问难。肯尼思・H・胡佛说,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教师要摒弃把学生教到没问题为止的不正常思维,要鼓励学生质疑,适当地把课堂提问的权利放给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布置学生针对课文提出自己觉得有价值的问题;在课中让学生随时提出自己的疑问;甚至在结课时允许学生再次进行质疑问难。还可以学生间就文章学习中进行互问互答,真正的把质疑问难的环节做到实处。培养学生独到的见解,敢于质疑的精神,我们的教学才是真正地朝着育人的方向前行。